注册

公车改革后业务部门称车补不够 安徽:线上+线下新组合


来源:澎湃新闻网

昔日,在几乎看不见人的黑色轿车里,一张固定的车牌号就是身份的识别器。车改后,地市副厅级“相对固定用车”待遇被取消,黄凡的领导在市内的出行不再有公车接送。林增是某省直机关副局长(副厅级),车改之前坐了十几年公车。

“车改后”的新问题

像剥笋一样,公车改革正在一层一层完成。

据了解,安徽省内地市级车改基本完成,部分区县也正在实施。多地的公车改革被当作2016年改革的第一枪在积极推进中,县域车改动员大会则较集中地在3月份前后举行,一位车改领导小组组长曾在动员大会上表态:“公车改革,既要改成,又要改好”。

事实也显示出,车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改与变,往往是复杂与辩证的。

长丰县杜集乡纪委书记朱迎春告诉记者:“以前讲公车,就是三个三分之一,领导办公三分之一,领导家事三分之一,驾驶员三分之一。虽是调侃,但基本就是现状,公私兼顾。”

含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田斌锋告诉《决策》:“车改之后,自己感觉非常轻松,没有每天安排车辆、照顾不周的压力;没有经常被要求保养、维修、加油的烦恼;也没有看着浪费心疼却碍于情面、三缄其口的无奈。”

毋庸置疑,车改遏制了公车浪费与公车私用。严管的氛围下,没有人会再去冒公车私用的风险。不过,车改后一些新的忧虑也显现出来。

“从上面下来调研的大幅度减少了。”从省到市县,调研减少的现象无一例外地相同。

林增告诉记者:“调研减少现象虽与用车不是直接关系,但用车是影响因素之一。”林增坦言,“省里改了市里也改了,你到人家那里去,人家也不方便。”

在林增的印象里,以前的调研“客观上存在多和滥,干扰基层、骚扰基层的现象是存在的。”但他同时认为“很多必要的调研也是应该的。现在除了很必须很必要的下去外,更多的是通过文件资料传递信息,包括会议、开视频会,这种方法很便捷,传递意思也很明确。反过来思考,它又是与当面去布置是有差距的。文件资料看得再多,纸上得来终觉浅,跟实际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还是有差距的。”

林增还告诉记者:“你不深入调研,人家给你写上来的东西都是官话成分多。车改之后,重点工作重心任务会选择下去调研,像这样的调研申请用车是有保障的,但保障也是有条件的,另外还需要努力争取。不像从前,想好了问题协调好了随时都可以走。”

除此之外,与基层对接密度大的部门干部对公车改革的担忧相对更多一点。“对于开发区和一些业务部门来说,需要经常深入企业,最远的地方有近50公里,坐公交车需要一两个小时,打的需要一百多元,每月车补是远远不够用的。”一位问卷调查对象留言说。

朱迎春透露,一碗水端平很难做到,也存在部门受车改影响工作的。“比如需要上级验收的,上级部门说‘没车,我去不了。’实在没办法,我们就只能派车去接一下,因为很多事情是你去找上级部门,而不是他们来找你。”朱迎春坦言,“时间上我们拖不起,一项工作在手上耽误了,项目资金可能就拨不下来。”

车改正在向基层末梢延伸,改革前进中,欣喜与忧虑同在。对于车改中出现的新问题将来如何消解,林增说:“也只有通过改革的办法来解决。”

(文中黄凡、林增、陈广运、李青、朱芸、高盛、陈华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王娟]

  • 笑抽
  • 泪奔
  • 惊呆
  • 无聊
  • 气炸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