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滁州市“百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完美收官 五年来新增森林面积141万亩


来源:安徽网

回望五年前,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占全省1/6 造林任务的滁州市承担了全省造林任务的“半壁江山”。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全椒县、明光市、南谯区、来安县、琅琊区5个县、市、区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天长市铜城镇、来安舜山镇等39 个乡镇创建“省级森林城镇”,全椒县八波村、定远县岱山村、明光市梅郢村等209 个村创建“省级森林村庄”。

来安县张山乡桃花林

来安县张山乡桃花林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滁州市森林资源丰富,区位交通优势显著,用科技创新推动林业产业化大发展

滁州市有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有大量的林业产业基地,如何把手里的资源用好盘活,取得更大的效益,是滁州市林业下一步大发展的必答问题。如今,滁州正在通过深挖森林生态资源,打好生态旅游牌;找科技要动力,推进林业“互联网+”等创新举措,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全椒孤山林场550亩薄壳山核桃造林基地

全椒孤山林场550亩薄壳山核桃造林基地

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林业

浙江安吉县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论的发源地。该县天荒坪镇余村村转变思路,重新调整发展规划,关停经济效益显著的矿山和水泥厂,加强生态资源保护,逐步形成旅游观光、果蔬采摘、农事体验的休闲旅游产业链,实现了从“卖资源”到“卖风景”的华丽转变。

浙江德清县莫干山镇则在关停、拆除区域企业后,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利用莫干山得天独厚的资源和交通优势,打造“洋家乐”森林旅游度假区,仅该镇鸭蛋坞村年旅游收入就有300多万元,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而乐清市雁荡山林场利用丰富的林木资源发展仿野生石斛林下经济,实现了“一亩山万元钱”的经济目标。滁州林业学习浙江的先进经验,得出的结论是,滁州市森林资源丰富,区位交通优势显著,但特色林产业效益还不明显,只要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就一定能干好,走出一条有滁州特色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道路。

桃花源里创业热情高

在来安县施官镇张储村、桃庄村有一块连片2000 亩的桃园,如今桃花含苞待放,桃丰专业合作社的当家人——宋金叶更是忙个不停,刚刚安排完一拨人施肥,又布置一批人排灌。

说起选择发展有机桃项目,宋金叶说,他原来在南京市一家园艺公司任技术总监,从事果树栽培30年,听说家乡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他坐不住了,回到施官镇开展调研,并邀请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林业局的郭见早高级农艺师,在研究分析项目区气候和土壤条件后认为,这里具备发展有机桃生产的环境条件,可以依靠区位优势,在桃园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加大生态旅游文化的投入。

选准项目后,他积极与施官镇桃庄村的农户沟通协调,流转山场、坡耕地发展建设桃园。2012 年2月,首先在桃庄村王郢组承包160亩土地,发展冬红脆桃,成活率达99%,长势喜人,2013 年试挂果,2014 年进入初产期。在取得初步成功后,2012 年10 月,他一次性在施官镇张储村和桃庄村流转土地1100 亩,栽植了冬红脆桃等13 个桃树品种,错季节上市;2014 年和

2015 年在张储村又先后栽植桃树140 亩和600 亩,与先前基地连成一片,形成总面积2000 亩的有机桃高密植速成高效示范园。先期建设的桃园陆续进入产果期,初期建设的桃园亩产1000 公斤以上,亩均收入已达2万元。

该合作社已经注册“桃丰”商标,申请成功有机果品认证,带动农户200 多户,发展建设桃园2000 多亩,2014 年被省林业厅命名为“安徽省林业专业合作示范社”。不仅经济效益可观,社会效益也很显著。森林增长工程建设促进了林业发展,在桃丰生态农业合作社得到了明显体现。

百亿麻栎基地初具规模

麻栎树就像安吉的竹子一样,是滁州市非常普遍的乡土树种,其最大特点就是适应性强,适合在干旱瘠薄的山地生长,其生长周期快、采伐周期短,因此成为当地重要的生物质能源树种。

据林业专家介绍,麻栎树浑身是“宝”,不仅树干可烧炭、切片、造纸或做刨花板原料、做地板、家具,而且枝桠可做香菇、木耳、银耳、灵芝的生长基质,其树皮因单宁含量高,可制作染料,树叶还可养蚕,生产蚕丝、食用蚕蛹和保健药品、多种化工产品,种子还可做饲料、豆腐、酿酒等等。

“每亩山地产麻栎树薪材6 吨,4 吨可烧制1 吨黑炭,7 吨可烧制1 吨白炭,按国内市场价每吨黑炭2400元和白炭7000 元(出口价万元以上)计,仅烧炭一项,麻栎树年亩产值就可达500多元,是普通木材经济效益3 倍以上!”薛玉苍掰着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薛玉苍分析说,江淮丘陵地区人口密度大、资源贫乏,农村燃料主要靠薪柴,大力发展麻栎产业,不仅解决农村能源问题,而且给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农村大量干旱瘠薄山地得到广泛利用,不仅披上了绿装,而且还可以发展旅游业。

据了解,早在上世纪90 年代初,我省就在滁州市南谯区实施短轮伐期人工栽培麻栎烧制木炭可持续经营试验,得到当地农民认可。目前,该区已经发展麻栎人工林20万亩,每年采伐麻栎人工林4 万亩,年产木炭5 万吨,占目前国内栎炭出口国际市场份额60%以上。

“目前南谯区麻栎产业优势已经凸显,而且完全可以复制到其他几个县、市,现在我们已经建议着手规划国家级麻栎产业示范园,将麻栎打造成百亿级产业。”薛玉苍信心十足地对记者说。

打造百亿山核桃基地薄壳山核桃是世界著名的高档干果,也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其油脂含量高达70%以上。薄壳山核桃树体高大雄伟,枝叶茂密,树姿优美,在园林中是优良的上层骨干树种。不仅如此,因树干材质坚韧,还是优良的军工和高档家具用材,薄壳山核桃是集材用、果用、观赏等于一体的多用途珍贵树种。

上世纪70 年代,全椒县引种以来,因其良好的表现得到广泛推广。截至目前,全椒县已经发展薄壳山核桃3 万多亩,已经得到国家、省有关领导及林业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和认可,成为国家木本油料林重点县,在滁州发展前景广阔。

林业专家告诉记者,薄壳山核桃树15~25 年生株产量可达20~30千克,按该树种丰产栽培技术规范每亩最少保留10 株计,亩产量达200~300 千克,按市场价25 元/千克计算,亩产值可达5000~7500 元。

按最低亩产5000 元计算,1000 亩年均销售额为500 万元。扣除后期抚育管理、间苗起苗、施肥等费用约145 万元/年,年纯利润可达355 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针对薄壳山核桃“造林密度低、生长期长、前期投入大”的特点,全椒县还专门制定激励政策,积极引导企业走“以短养长”的创新之路,实行“林药间作、林苗间作和林下养禽”方法,种植黄豆、薏米、滁菊、三七、白芷等林下经济作物和中草药,使亩均增收2000元。

“良种薄壳山核桃生长结果期可达上百年。”薛玉苍说,目前,全椒县在上级部门指导下,科学编制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规划,把薄壳山核桃打造成百亿产业基地。

薛玉苍告诉记者,通过五年努力,目前全椒县已经建立了6 个500亩标准化示范基地,其中孤山林场薄壳山核桃基地被国家山核桃工程研究中心确定为“国家林业局山核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示范园”。打造百亿森林旅游基地据介绍,滁州市共有35 个国有林场、4 个国家级、5 个省级森林公园、2 个湿地公园、2 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必然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因此打造好新型森林生态旅游成为当前重点。

目前,滁州市林业部门正在编制计划,盘活国有林场现有固定资产,成立林投公司,积极争取国家投融资政策支持和吸纳民间资本,大力发展森林体验和森林康养等朝阳产业,开展林区马拉松、徒步穿越、自行车运动等森林生态活动,打造成百亿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基地。“下一步我们不仅把招商引资作为林业产业发展的急中之急,更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林业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薛玉苍的心中,一盘林业的“大棋”正在形成。

[责任编辑:康鹏飞]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