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安徽城市年均PM2.5浓度 三年后降低18%


来源:中安在线

据安徽商报报道,到2020年,我省城市PM2.5年均浓度由58微克/立方米下降至48微克/立方米,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规划明确,我省建立以提高环境质量为主线,综合反映水、大气、土壤、生态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总量减排的综合指标体系。

原标题:安徽城市年均PM2.5浓度三年后降低18%

到2020年,我省城市PM2.5年均浓度由58微克/立方米下降至48微克/立方米,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日前,《安徽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正式出台。根据规划目标,到2020年,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强度持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规划将强化调控、治污减排、防控风险、保护生态、提升能力作为主要任务。

[现状]16市中仅黄山、池州空气达标

“十二五”期间,全省16个市中,仅黄山、池州2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2015年,全省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55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0.57倍,PM2.5已成为影响空气质量首要污染物。

[目标]未达标城市PM2.5要降至48微克/立方米

我省“十三五”环境保护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强度持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规划明确,我省建立以提高环境质量为主线,综合反映水、大气、土壤、生态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总量减排的综合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共有15项指标,其中11项是约束性指标。在2015年基础上,到2020年,未达标设区市城市PM2.5年均浓度由58微克/立方米下降至48微克/立方米,平均下降18%;森林覆盖率由29%上升为大于30%。

[发展]城市规划要设“通风廊道”

强化市县政府空间管控能力划定“城市开发边界”;

预留环境污染净化空间科学编制城市规划;

建设城市绿色廊道和通风廊道缓解热岛效应;

适时启动区域城市群生态环境保护空间规划研究;

未来四年,我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强化调控,构建绿色发展模式;治污减排,确保提高环境质量;防控风险,实现环境系统安全;保护生态,维护生态健康安全。为此,我省今年年底前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020年底前,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

[责任编辑:李梦然]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