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图片故事:淮南古镇上的打铁兄弟


来源:新华网

在寿县正阳关古镇的南街住着张氏俩兄弟,以打铁为生,老大叫张增龙,老二叫张增山,这份手艺在他们家已经传了三代,历经百年。在古镇的南街住着张氏两兄弟,以打铁为生,老大叫张增龙,老二叫张增山,这份手艺在他们家已经传了三代,历经百年。

图片故事:古镇上的打铁兄弟

兄弟俩土生土长在寿县正阳关这座古镇,始终坚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劳作规律。新华网发(谢一湖摄)

兄弟俩的铁匠铺新做了一个招牌,上面的图案是铭文阴印“龙”形字,他们打制的每一个产品上都刻有这个独特的字形,每天早上到店铺里,他们都会小心冀冀地把招牌挂上。

这就是张氏铁匠铺,一炉一墩一缸一锤,典型的老作坊模样。烧料、锻打、抛钢、淬火、回火、泽油、打磨,每一道工序都需精湛的技艺,打铁不仅需要身强力壮,还得心灵手巧。

烧料,是将铁器放在火炉上烧红,使其充分受热、软化。无论寒冬酷暑,这都是必需的工序,兄弟俩常年被这炉火灼着,皮肤黝黑发亮。

锻打是个体力活,抡起十几斤重的铁锤不停地锤打着墩子上烧红的铁器,一瞬间,火花四溅,一块方铁便被打成或圆或扁或长或尖的形状。

淬火的技术十分重要,它决定着产品的硬度及耐磨性,将通红的铁块迅速浸入水缸,吱吱几声,一股白烟骤起,袅袅升空,恍若穿越千年的云烟。

打磨抛光是铁器成型的最后程序,也是一个细致活。

张家的老父亲,年过八旬,虽然已经无力举起铁锤,但他每天都会到店铺里转一转,送点开水,偶尔当个“监工”,对于两个儿子对打铁的热爱与坚持,老爷子感到非常欣慰。

铁匠铺所在的老街后面就是正阳淮堤,张增山说:“想当年,这里可是四通八达的大码头,那时候船上用的铁链、铁锚、铁钉等物件全是靠手工打制,镇上铁匠铺多达十几家。今非昔比,如今跑的船少了,铁匠铺也一个接着一个地关了门。”

不善言辞的张增龙说:“上一辈传下来的手艺,不能在我们手上丢了,不管怎么样,我们都会一直坚持到抡不动锤子的那一天!”

在古老破旧的店铺里忙碌了一天,傍晚,收工后兄弟俩回到各自的家,张增龙喜欢养花养鸟,张增山则喜欢逗宠物狗玩。

结束了一天的劳作,锃亮的砧子安静地躺在铺子里,是对历史岁月斑驳的记忆,是对兄弟俩执着坚守的褒奖,同时也是对手工铸铁技艺传承的期盼。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正阳关,一座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镇,中华名关,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曾为淮上重镇。她地处淮河、颖河、淠河三水交汇处,有“七十二水通正阳之说”,自古就是淮河中游重要货物集散地,自明代成化元年设立收钞关以来,一直是淮河中游的商贸大镇。因得水运之利,打铁业在这个镇上一度兴旺发达,然而随着陆路交通的迅猛发展,正阳关的繁荣景象渐失光环,铁匠铺的生意也大不如前,只能打制一些日用刀具和农具供四乡八邻来零星采购。

在古镇的南街住着张氏两兄弟,以打铁为生,老大叫张增龙,老二叫张增山,这份手艺在他们家已经传了三代,历经百年。当90年代的打工潮风起云涌时,身边的同龄人相继出门打工,为了这份祖业,他们选择了坚守,如今,自己的孩子们长大也先后在外地求学和工作,他们仍然选择坚守。

俗话说,人生有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张氏兄弟觉得,虽然打铁很苦很累,但是这么多年下来,他们练就了一副好身板,也练就了吃苦耐劳的精神,现在唯一忧虑的是怎样才能让这份祖业继续传承下去?

张增龙说:“不知道还有谁会愿意来学这门手艺?只要他愿学我就愿教!”

张增山说:“要是我们这份祖传技艺能够申请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许会得到更多的关注与保护!”(谢一湖)

[责任编辑:康鹏飞]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