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暖新闻

"最美家庭"之淮北张秀丽家庭 夫妻俩捐献造血干细胞

来源:中安在线

2017-12-06 第566期

原标题:安徽"最美家庭"之张秀丽家庭:一家两人捐献造血干细胞

张秀丽家庭

她是淮北造血干细胞捐助第一人,先后资助8名贫困学生——她就是43岁的淮北市交通运输局办公室档案员张秀丽。当媒体们争相追逐报道她的捐献事迹时,她平静地说:“作为一个母亲,我深知一个孩子得了白血病对于整个家庭和孩子本人意味着什么,能为一个孩子燃起生命之火,为一个家庭带去希望,我感到无比荣幸,即使受点罪也是值得的。”在张秀丽的精神感召下,她的丈夫赵波也成为了淮北市造血干细胞的志愿捐献者。

他们的家庭虽然普通,却是名副其实的公益之家,多年来一直热衷公益事业。张秀丽曾被评为全国“五星志愿者”,他们的家庭今年先后被评为了全国“最美家庭”,安徽省“最美家庭”。

用爱心换来白血病女孩的新生

“你愿不愿意捐献骨髓给这个女孩?”电话那头的人紧张地问。

“当然愿意啊”张秀丽斩钉截铁地说。

原来电话那头是安徽省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他告诉张秀丽:“你的骨髓与一位9岁患白血病的小女孩低配成功。”

2013年10月8日,张秀丽又到血站抽了血进行高配采样。当天血液样本就被送到北京,一个星期后反馈配型成功。

可自己要去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情家里面人并不知情,她怕家里的老人孩子担心,决定先隐瞒他们这件事,她拜托唯一之情的大姐照顾孩子,自己和丈夫则提前前往合肥进行捐献准备。

捐献前两个月的时间里,张秀丽坚持天天锻炼,并且给自己制定了非常严格的饮食计划。因为担心感冒等原因影响捐献,她平时尽量不去人多的场合,为的就是能够给孩子提供健康的造血干细胞。

在医院一周里,她每天早晚都要打一针动员剂。随着动员剂在体内的深入,她出现了浑身酸痛无力,失眠的症状,整个人也变得憔悴不堪。

2013年12月24日,这一天是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日子,早上8点,打完最后一针动员剂后张秀丽进了采集室,因为血管比较细而针头比较粗,稍有挪动就会导致血管爆裂影响捐献。为了不影响捐献,张秀丽一动不动的在手术床上躺了整整5个半小时,整个身体都麻木了,最后失去了知觉,人也休克了。

张秀丽坦言:“那段期间真的非常痛苦,但想想孩子受的苦比我还多,而且能让孩子重获新生,自己咬咬牙也就坚持了下来。”

张秀丽也因此成为了淮北市造血干细胞捐助第一人。据了解,截至2017年8月,中华骨髓库累计库容236万人份,为临床提供造血干细胞仅6705例。“我能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给孩子也是一种缘分,我们未曾谋面,但她已经成为我内心最深的牵挂,希望她今后能够健康、平安、快乐。”张秀丽说。

张秀丽的丈夫赵波也是淮北市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者。他经常参与献血活动,是一名献血志愿者和社区活动志愿者。自2013年以来,赵波共献血1800毫升。2014年10月,张秀丽一家外出旅游,接到了淮北市血站O型血短缺的消息,他们二话没说,立马开车回去,到达淮北已经是深夜,赵波顾不得休息,第二天一早就去血站献了400毫升血。

先后资助8名贫困学生

张秀丽是淮北市交通运输局办公室的一名档案员,整理档案,传送资料,和复杂繁琐的事情打交道,这就是她每天的工作。他的丈夫赵波,一直在淮北供电公司上班,十几年如一日,默默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他们的女儿今年上高一,学习刻苦,成绩优秀。

虽然张秀丽和丈夫的工资并不高,但他们一直热衷于做好事。她坦言:“就是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吧,能帮的就不会犹豫。”

2005年以来,张秀丽先后资助8名贫困学生帮助她们重返课堂。资助相山区李楼村韩亚萍同学圆了大学梦,2016年7月份,张秀丽从援藏同学的微信里得知日喀则樟木镇有个8岁的藏族女孩小巴桑得了脊柱结核、陈旧性肾结核及肠结核等疾病,家庭极度困难,已无力再继续治疗。她立即汇去了3000元钱。孩子的父亲不会汉语,委托他家乡的医生给她回了个短信:“我是次旺医生,因为孩子爸不认识字更不会写字,所以我帮他答谢您。他说您的3000元爱心善款已收到,谢谢您的大慈大悲,危难时刻有您们的帮助,我感激不尽。愿好人一生平安!”

她是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经常带着衣服和学习用品去周边乡村看望留守儿童,陪他们聊天,玩游戏,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她还是淮北市眼角膜和器官的捐献志愿者,她说:“我希望在我去世后,我的眼角膜可以帮助盲人重见光明,让他们看清世界的样子,希望在我去世以后依然能帮助到急需帮助的人。”

除了自己投身公益以外,张秀丽还带动身边的朋友同事献爱心,做善事。今年重阳节期间,张秀丽在2003级党校微信群里倡议开展敬老活动,得到了大家的广泛支持,筹集善款两千多块,买了礼品一起下乡去探望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众。

在采访中,张秀丽一直重复着对记者说,自己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爱心是需要坚持的,我希望自己的这些行为能够感染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的行列中来,关注公益事业,参与公益事业,献出自己的爱心,让爱触手可及。”

一善之功不为难,难于不懈付年年。这就是平凡而又伟大的张秀丽家庭。(实习生 王安泽 记者 汪乔)

凤凰安徽官方微信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暖新闻
欢迎投稿:city_ah@ifeng.com

联合共建合作伙伴

  •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新华社北京分社

合作媒体

  • 南方都市报 新民晚报 华西都市报 华商报 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