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实施“十大”工程——乡村振兴的“定远之路”


来源:凤凰网安徽综合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5句话20字”总要求。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5句话20字”总要求。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动员令。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对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具体安排部署。县委、县政府趁着强劲的东风,乘势而上,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紧密结合定远实际,积极组织实施乡村振兴“十大”工程,努力探索一条乡村振兴的“定远之路”。

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工程

稳步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集中力量打造优质粮油、畜禽、水产、果蔬、土特食品、林特、药业、食用菌8大产业集群,建立各产业内部现代种养殖、收储加工、食品制造、营销贸易等领域分工合作和利益联结机制,完善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开展“产购储加销”联合,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做到“原粮不出县”。持续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围绕重点产业,大力培育一批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品牌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引领行业发展的“甲级队”和“排头兵”。

大力实施精品农业打造工程

优化农业空间布局。依托生产条件与发展基础差异,构建“两带、四区、六片”农业空间格局。推动养殖业高效发展。全力打造特色养殖基地。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推动蔬菜瓜果、花卉苗木、杂粮杂豆、中药材和特色养殖等产业提档升级。强化蔬菜水果标准化建设,争创市级以上果蔬标准园6个。大力开发定远土特产品,实现加工产值10亿元。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努力实现林特经济产值15亿元。

大力实施农产品质量升级工程

大力开展品牌创建。完善品牌创建激励机制,加大对特色农产品品牌开发力度,打造“定字号”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支持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申请注册商标,申报驰名、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等品牌创建。大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努力到2020年,全部乡镇集贸市场实现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系统全覆盖,80%农产品实现可追溯。

大力实施示范区创建工程

高标准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在现有24个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基础上,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引进、主导产业发展等方面下功夫。加大示范区创建升级力度,力争每年创建市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区2个,争取国家级1个。高水平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转型升级。力争到2020年全县示范园区转型创建省级“四区”各达到2个。

大力实施新业态培育工程

大力度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旅游+”“生态+”“农事+”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水利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区、森林人家、康养福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力争每年新增市级以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星级农家乐4个,实现休闲旅游综合收入12亿元。大力度加快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力争到2020年培育农业电子商务示范乡镇2个、示范村5个、示范主体100个,实现农产品电商交易额3亿元。大力度推动农村创业创新。力争到2020年,建设农村创业创新园区20个,创业创新经营主体达到3000个。

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工程

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三大革命”。加快农村改水改厕步伐,同步实施粪污治理,力争到2020年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深化村庄环境整治、农村垃圾、生活污水专项治理行动。推行县乡(镇)“河长制”,促进河道水质和水环境持续改善,主要流域水质优良率达90%。实施乡村绿化行动,全面落实“林长制”,推进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建设,加强保护古树名木,森林覆盖率达26%。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完成2018年18个省级中心村、2019年30个省级中心村、2020年36个省级中心村建设。重点打造宜居宜业特色小镇。

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采取休耕、轮作,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种植绿肥等措施,稳步提升耕地质量。加快现代农业机械装备推广和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加强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不断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稳步推进基本农田、粮食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完成水利工程,继续实施“泵站串塘”。大力发展农村交通。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全面建成农村配电网。

大力实施乡村治理工程

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实施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进一步选优配强村班子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要全面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派出第一书记。大力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实施规范化建设、公平正义、法律素质提升三项工程,提升乡镇为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企业服务管理站(室)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努力打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大力推进德治乡村建设。全力培育以“善文化”为核心的人文品牌,筑牢“德治”根基。大力推进村(社区)自治建设。健全基层民主管理机制,以“群众管钱、干部管事、制度管人”的三管机制,扎实推进“阳光工程”建设。发挥辖区内各社会组织作用,全面推行“党建工作联做、社区资源联享、精神文明联创、服务难题联解、公益事业联办、生活环境联建”,共创美好和谐新农村(社区)。

大力实施农民增收促进工程

要抓重点,大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确保到2020年,实现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要强弱项,加快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力争2020年土地流转率达到70%,引导小农户与土地流转大户紧密合作,以土地、劳力入股,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要补短板,确保省级贫困县摘帽。要借外力,做好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

大力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

要坚持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大力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着力塑造优秀乡村文化,培育向上向善新风尚。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要做好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和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进乡村文明建设。(三色定远)

[责任编辑:许启明]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