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暖新闻

默默奉献18年 滁州教师坚持无偿献血近8000毫升

来源:凤凰网安徽综合

2018-08-21 第648期

原标题:王宝童:默默奉献18年坚持无偿献血近8000毫升

王宝童,今年40岁,是滁州市扬子路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从教20多年来,他先后辗转5所村小,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他热心公益、乐于助人,18年间,坚持无偿献血,累计献血达7800ml,帮助和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用实际行动谱写着一曲爱岗敬业与无私奉献的人生赞歌。

无偿献血,用爱心无私帮助他人

1997年7月,王宝童从安徽省肥西师范毕业,同年8月分配到琅琊区扬子办事处八里小学任教,工作中他关爱学生,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社会志愿服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

1999年,工作第三年,学校组织教师集体献血,那次献血的经历让王宝童记忆深刻。在血站工作人员的细心讲解下,他不但获得了血液相关的知识,也了解了献血不但对身体没有影响而且可以帮助他人。此后的十八年,他的献血行为从未间断过,从最初的学校组织到现在自发去血站采血点,从最初的一次献200 ml到现在的一次400 ml,他没有半点犹豫,他总说:“既然献血有利于自己身体健康,还可以挽救他人生命,何乐而不为呢?”

十八年来,王宝童累计献血7800ml,而且献血还在继续,一年献两次血他从不缺席,“我会一直坚持献血,直到不能献为止。”看着一本本献血证上的献血记录,不由得让人心灵震撼,用他自己的话说,每当想到自己献出的血液能够挽救他人的生命时,就感到激动和开心,这样的付出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当发现身边还有很多人不了解献血,对献血存在认识误区时,他主动担当献血宣传员,经常参与献血事业的宣传,特别是献血知识的普及,他用行动证明献血有益健康,之所以坚持参加无偿献血,是发自内心的奉献爱心、挽救生命,让更多的人了解无偿献血的价值和意义,希望能影响到更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

在献血过程中,王宝童接触了更多的爱心人士,了解更多的志愿服务活动,他也积极加入其中,他填写了骨髓干细胞捐献申请表,成为一名骨髓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他认为这样会有更多的机会帮助患者,挽救他们的生命。在他的影响下,年幼的儿子王楠也积极参加学校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学校留守儿童,获得2017年滁州市“美德少年”称号。

扎根村小,用责任呵护学生成长

二十一年平凡的教学岗位,王宝童用爱、用责任、用心教书育人,王老师师范刚刚毕业时,分配至偏远的八里小学,学校离家里二十多里,每天骑自行车上班,他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王老师爱生如子,对家庭特别困难的孩子总是自掏腰包垫付费用,孩子知道后很感动,用心好好学习,报答老师的辛劳付出。

为了照顾家庭别的老师总是越调越近,而王老师为了把更好的机会留给需要的老师他越调越远。2004年,他到高郢小学任教,那里离家有四十里路,当时高郢小学在农村庄子里面,离大路约有两里路,而且还是泥巴路,下雨天的时候,泥泞很深。王老师就经常把摩托车停在路边农户家,光着脚来回背没有家长送的孩子,有时王老师会在学校简单的做上饭菜邀请孩子们一起吃。在交流中鼓励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孩子端正学习态度,王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每一个自己教过的孩子,孩子们在王老师的关心、教导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后来调至官山小学、十里小学,王老师也一直坚持护送一些家长没来接的学生,因为学校留守儿童很多,他经常利用双休日进行家访,给班里的孩子们带来温暖。

二十一年,王老师用青春浇灌祖国的花朵,用爱心温暖孩子们的心田,写满爱的诗篇;十八年,王老师坚持无偿献血的行为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献血和其他志愿服务中来,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

凤凰安徽官方微信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暖新闻
欢迎投稿:city_ah@ifeng.com

联合共建合作伙伴

  •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新华社北京分社

合作媒体

  • 南方都市报 新民晚报 华西都市报 华商报 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