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暖新闻

安徽肥东一教师扎根农村三十五载 育桃李塑高尚师德

来源:凤凰网安徽综合

2018-09-11 第656期

原标题:扎根农村三十五载 育桃李塑高尚师德

赵济刚,是肥东县王城学校一名普通的农村教师。从教三十五年来,他以饱满的热情、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在三尺讲台上潜心育学子,一路走来,芬芳满地。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1983年8月,他还是一名民办教师,任教于偏远的农村学校(原王城乡南赵小学)。望着孩子们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他坚定了从教的决心,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中。白天教孩子,晚上在煤油灯下钻研教学业务,同时兼任扫盲班老师。这么多年来,他一直以校为家,埋头苦干,勤奋敬业。工作上,勇挑重担,始终任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班级课程,并长期担任班主任。无论是班级管理、教学授课,还是课余生活,他总能以爱自己孩子之心发自肺腑地关爱鼓励学生,为他们排忧解难,全面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塑造和学业的进步。1997年,凭借着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经过严格的考核和进修学习,他由民办教师转为正式教师。

多年来,他是最了解学生的老师,学生最敬爱的老师。他能肯定学生点滴优点,能通过沟通及时纠正学生不足,并替他们保密。凡遇学生有烦恼,他及时开导安慰,热心支招,极力化解,成为学生信任、敬爱而不忘的良师益友。

用爱给予留守儿童温暖

随着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农村留守儿童增多。赵老师任教的班级几乎都是留守儿童。通过家访深入了解,他掌握每个孩子家庭的真实情况,针对家庭不同情况,用爱感召孩子。

就在2013年,有一名叫小丽(化名)的学生所在的村庄距离学校较远,家庭经济条件特别差,父母离异,父亲常年在外打工,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因为家庭变故,亲情温暖缺失,孩子的身心受到了很大打击。作为班主任的赵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为此他倾心倾力,为她买书、生活用品;放学后专门为她“开小灶”,在她情绪低落时及时找她谈心,开导。通过五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小丽由缄默不语变成了积极乐观的班级小干部,成绩优秀,每年组织班级同学参加学校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并自导自演,年年拿下学校多项大奖。考虑到孩子家庭经济条件,2017年六年级升初中,赵老师推荐她上公办学校肥东三中就读,并通过熟人找到肥东三中领导说明情况,减免了她的学杂费等。孩子的爷爷奶奶深情地对赵老师说:“你就是我孙女的亲人,没有你就没有孩子的今天”。

三十五年来,赵老师一直坚守“爱的教育”,用爱点亮孩子们的心灵,不落下任何一个,深受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精准扶贫送教上门

赵老师还积极投身扶贫(教育)队伍,对于包保的六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学生,冒严寒顶烈日,做到一周上门走访一次,宣传扶贫政策,采集家庭信息,核对扶贫资金是否及时发放到位,孩子在校就读情况……让老百姓感受到党的政策温暖人心,坚定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其中,他包保的一户家庭孩子小强(化名)学籍在他班,但因天生残疾,不能走路,智力缺失,不能去学校就读。为让孩子多识字读书,感知社会温暖,赵老师决定“送教上门”。每周三次,带着他自制的识字板和图片,登门施教。半年后,孩子说:“老师,我想上学”,家长笑了,赵老师的眼泪夺眶而出。

潜心教学硕果累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赵老师追求的境界。教学中,他潜心钻研教材,反复研讨新课标,坚持业务自学,认真做好笔记,广泛汲取营养,及时反思,转变观念,捕捉新的教学信息,勇于探索教育规律,大胆采用新教学手段。他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进修的机会,及时把学习经验应用到教学上。自踏上三尺讲台那天起,他就把一颗心全交给了学生。他时刻牢记:教书是良心活,再穷不能“穷”孩子。在教育教学和学习生活中,他一直信奉“爱的教育”,让学生徜徉在爱的海洋里。因为爱,他收获了爱,收获了丰富的教学成果,先后于1992年、2006年、2009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1991年、2006年、2014年被评为乡、镇“优秀党员”;2016~2017年度考核荣获优秀等次,2017年度所任教班级荣获肥东县“优秀班集体”称号,2018年荣获“合肥市师德楷模”光荣称号。(合肥日报)

凤凰安徽官方微信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暖新闻
欢迎投稿:city_ah@ifeng.com

联合共建合作伙伴

  •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新华社北京分社

合作媒体

  • 南方都市报 新民晚报 华西都市报 华商报 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