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安徽青阳:在产业扶贫中将产业“特色”做成扶贫“亮色”


来源:凤凰网安徽综合

原标题:青阳:把产业特色做成扶贫亮色提起青阳,很多人会想起九华黄精。“九华黄精”声名远播,种植黄精是当地农民的拿手好戏。为发展壮大黄精产业,助力脱贫攻坚,青阳县每年设立九华黄精

原标题:青阳:把产业特色做成扶贫亮色

提起青阳,很多人会想起九华黄精。“九华黄精”声名远播,种植黄精是当地农民的拿手好戏。为发展壮大黄精产业,助力脱贫攻坚,青阳县每年设立九华黄精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0万元,去年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就业、扶持贫困户自主种植等方式,共带动贫困户223户增收。当然这是青阳县在产业扶贫中将产业“特色”做成扶贫“亮色”的缩影。

青阳县位于皖南北部,境内山、丘、圩并存,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还有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七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造就了青阳的宜人生态,但现实中也成为脱贫奔小康的障碍。近年来,青阳县紧紧围绕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这条主线,将产业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治本之策”,依托本地农业特色产业资源优势,充分挖掘产业扶贫潜力,逐步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目前全县已实现13个贫困村出列,净脱贫3181户、7764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9%。

“发展产业,是实现精准扶贫从‘输血’到‘造血’的必经之路。如果产业没做起来、村级经济没做起来,贫困户很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返贫。”蓉城镇新中村村党支部书记杨桂深知这个道理。新中村是一个有着4000多人的大村落,虽然地理条件优越,环境优美,土地肥沃,但传统的种植模式并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多大的收益。

“特别是一些贫困户,多是因病因弱致贫,没有一技之长,不能外出务工。怎么才能带动他们在家门口致富?”杨桂说,2016年新中村引进安徽渔众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公司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实行“种养结合+农业观光+农产品深加工+冷链仓储+电商销售”五位一体的现代农业开发模式,贫困户把土地流转给企业,贷资入股,从农民变身股东,与企业捆绑发展。

“去年公司农产品销量有2000多万元,而这些农产品收购多来自黄山等周边地区。”公司负责人陶小伟告诉记者,如果农产品收购能实现本土化,当地农民的致富就不是问题。今年他与新中村村民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由企业制定生产订单、统一提供种苗,全程提供技术,农民分散耕种,企业再以高于市场价回收。

让贫困户致富增收,产业发展是关键,而产业发展龙头带动是关键,渔众生态农业公司就是本地重点扶贫企业。通过扶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等农村经济主体做大做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导贫困户自主积极投身产业,这是青阳县产业扶贫的重要举措。到目前为止,全县共组织242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3579户贫困户发展产业。

同时,青阳县还先后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不仅对贫困户发展种养业分门别类地给予财政资金扶持,而且对发展特色种养业达标的贫困村、贫困户和带动的经营主体分别进行奖补,同时对获得信用贷款的贫困户还按贷款额度的5%予以贴息支持。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有效破解了贫困村、贫困群众产业发展资金短缺的难题。

通过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建设,每个贫困村都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业。有了产业,也就有了“造血功能”。目前,该县特色种养业扶贫对象共有贫困村18个、贫困户4144户。到2018年底,该县特色种养业扶贫年度到户覆盖率不低于75%;18个贫困村每个村发展1项特色种养业达标、建成1个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2000个自种自养贫困户达到产业发展标准。(池州日报)

[责任编辑:王顺]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