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 安徽省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来源:凤凰网安徽综合

原标题: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省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编者按】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是我国基础教育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也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热切关注的民生问题。在省政协本月召开的月度专题协商会上

原标题: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省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编者按】

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是我国基础教育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也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热切关注的民生问题。在省政协本月召开的月度专题协商会上,与会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中小学生家长代表,围绕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积极建言献策。

多措并举形成育人合力

“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有着深刻复杂的多种社会原因。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提高认识水平。 ”省政协副主席李修松表示,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探索构建符合教育规律的多种考试方式和多种录取模式相结合的招录体系。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真正减去违背教育规律和少年儿童成长规律的过重课外负担,坚决取消功利化教学行为,取缔违规办学。

李修松建议,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做到开齐开足课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吃透教学内容,得到必要的训练,从而减轻课外作业量。继续以专项治理为抓手,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重点整治“安全隐患、证照不全、超纲超前培训”问题,并逐步与社会诚信机制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并支持正规校外培训机构对孩子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发挥其对校内教学的有益补充作用,形成校内校外育人合力。

改革学生学业评价体系

“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不科学,是造成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民建安徽省委认为,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必须积极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

民建安徽省委建议,深化高考和中考制度以及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积极探索学生“宽进严出”培养模式,降低入学门槛,提高毕业门槛,让学生在大学里真正学到实用的专业知识。引导高校大力加强应用型、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力度。规范教育质量评价行为,探索建立以学生综合素养提升、身心健康、快乐学习作为教育评价标准。

“加强对社会用人观和家长观念的引导。 ”民建安徽省委提出,引导用人单位招录岗位需要的人才,不盲目攀比,营造公平的人才竞争环境。政府要着力缩小不同行业的待遇差别,引导有能力、有素养的劳动者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发挥特长,奉献社会。要引导家长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

家校协同推进减负增效

“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统筹治理,标本兼治,真正形成‘减负增效’的保障体系。 ”省政协委员孙道胜说。

孙道胜建议,探索完善制度设计,引导规范办学行为。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应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深化改革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大力推行启发式教学、探究性学习,努力把学习的“困惑”“疑虑”解决在课堂上。

“加强家校协同合作,倡导理性家庭教育。 ”孙道胜认为,加强学校与家庭教育的相互协同尤为重要。要构建多层面交互型的家校协同教育网络,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和尊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理性看待校外学科类培训的作用与影响。家长要与孩子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而非一厢情愿地增加课外学习负担与施加压力。

充分发挥学校主体作用

“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涉及多主体、多层面、多因素,需要综合治理。 ”省政协委员李琳琦表示,从已有的治理实践及其效果和经验看,有必要充分发挥中小学校在“减负”攻坚战中的主体、主导、主场作用。

李琳琦认为,作为首要主体,学校必须进一步反思改进,寻找“减负”空间,挖掘“减负”潜力,进一步发挥“减负”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社会公众、特别是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成功观;要帮助家长对孩子进行合理合法的校外培训和合情合适的补缺补差,努力做到“增效不增负”。

“中小学校应该成为‘减负’的主场。 ”李琳琦建议,通过政府出资购买社会教育服务入校,公开招标引入有资质的社会培训机构,辅助开设丰富的活动课程,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同时,做好校内的课外活动来“减负增效”,通过多种方式筹资增设下午活动课、作业辅导课等个性化课程,适当延长在校时间,既解决了家长的“三点半”困境,又解决了学生“自学难”困扰。

综合施策破解课后难题

“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孩子困难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 ”省政协常委陆峰说。

陆峰表示,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开展课后服务活动,坚决防止校内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要始终坚持把安全管理放在首位,重点健全完善三项制度:一是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课后服务人员责任,切实保障参加课后服务活动的学生安全。二是完善工作管理制度,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规范课后服务行为,纳入学校教学管理;统筹校内资源,开发学校课后服务课程,积极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课后服务工作模式。三是完善工作考评机制,制定专门的管理与考核办法,体现学生和家长对课后服务的评价权重,将管理人员、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范围。

严格整治校外培训机构

“当前,校外培训机构中存在准入门槛过低、违背教育规律超纲教学等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省政协委员刘育红表示,目前各地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基本完成了校外培训机构的调查,下一步必须按照“规范一批、整改一批、取缔一批”的总体部署全力推进。

刘育红建议,要明确校外培训机构准入标准,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尽快出台标准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审批,使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步入法治化轨道。要加强部门协作形成整治合力,完善现有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工作领导机构,建议在政府领导下,由教育部门牵头,工商、人社、民政、公安等部门配合,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在校外培训机构整治中的职责,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共享相关数据,加大联合执法的力度,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引导家长回归教育理性

“现实生活中,部分家长对孩子未来期望过高、有‘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和担忧,因此导致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过重,已超出了中小学生身心成长可接受的程度。 ”省政协委员秦金根说。

秦金根认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作为,不断深化基础教育和中高考改革,努力提高中小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改革评价体系,尊重学生个性和兴趣,满足家庭对孩子培养的多样需求。学校应积极推动家校互动、家校协同,依托家委会、家长学校等,加强对家长的培训和指导,宣传先进教育理念和科学育人方式,避免“学校减负、家长增负”情况的发生。要加强对家长教育教学规律的培训,让家长能够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根据孩子不同的个性和禀赋,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要重视舆论引导,让家长真正能够从孩子成长的实际出发,尊重教育规律,回归教育理性。

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是人生知识、人生观启蒙阶段。由浅入深,并不是越深越好;由近及远,并不是越远越好;由低到高,并不是越高越好。 ”合肥市屯溪路小学学生家长刘佳颐认为,小学生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把培养具有健全人格、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公民作为教育目标。

“作为家长,要有一颗平常心,真正尊重孩子、关心孩子,不苛求孩子。 ”刘佳颐表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和家长应努力在培养学生乐学方面下功夫,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喜欢学习,学习效果自然就好。(中安在线)

[责任编辑:王顺]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