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安徽:跨越发展 在接续奋斗中铸造辉煌


来源:凤凰网安徽综合

原标题:安徽:跨越发展,在接续奋斗中铸造辉煌滚滚长江,高扬百舸争流的奋进风帆。汤汤淮水,激荡不舍昼夜的前行足音。40年光阴荏苒,奋斗者用她创造历史。改革开放前,安徽是传统农业大省,1978年安徽生产总

原标题:安徽:跨越发展,在接续奋斗中铸造辉煌

滚滚长江,高扬百舸争流的奋进风帆。汤汤淮水,激荡不舍昼夜的前行足音。

40年光阴荏苒,奋斗者用她创造历史。改革开放前,安徽是传统农业大省,1978年安徽生产总值仅为113.96亿元。如今,在中国中东部交汇之处、南北方过渡地带,一个新兴的工业大省已然崛起,生产总值逼近3万亿元关口。在活力喷薄的中国经济版图中,奏响跨越奋进的时代强音。

40年白驹过隙,改革者用她勇开新局。从小岗村大包干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从年广九瓜子作坊的风波曲折到100多万家民营企业竞相发展,从上海经济区横向经济联合到推动长三角迈向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从第一艘万吨级巨轮“皖如”号首次驶出国门到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敢闯敢试,勇往直前,改革引擎牵引着安徽经济乘风破浪。

40年时光斗转,创新者用她引领未来。从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填补国内空白到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遨游太空,从第一个国家实验室——中科大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建设到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启航,从轻工大省享誉全国到人工智能和芯片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正汇聚起一个内陆省份从跟跑并跑到并跑领跑的蔚然动力。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风云激荡的大时代,唯变革者进、变革者强。 7000万江淮儿女,传承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基因,开启高质量发展航程,正在奋力绘就现代化美好安徽的恢弘篇章。

农业大省的崛起之路: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协同演进,新兴工业大省奋力迈向现代化

11月28日,江淮汽车集团与大众汽车及其旗下西班牙最大的汽车企业西雅特汽车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决定在处于全球汽车产业前沿的电动汽车领域构建起从研发到销售的深度合作体系,正在西班牙进行国事访事的国家主席习近平见证签约仪式。

如今,这样的“高光时刻”中越来越多地闪现着安徽企业的身影:首届中国国际进博会上,安徽产的太赫兹守护着数百万人的安全;全球最大的证券交易所纽交所的报价盘上,有了安徽企业的名字;德国的高铁列车上,将首次装载由安徽企业制造的时速320公里的高速车轮……

在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业版图上,安徽的产业竞争力可谓“小荷才露尖尖角”,蓬勃活力备受关注。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迪斯说,与江淮汽车的合作体现了“全球化视角及跨市场合作的重要性”。作为工业革命的故乡,英国德比郡最高行政长官百瑞·路易斯不到半年内两度率团赴安徽访问,印证他“非常注重与安徽的交流合作并派驻专人推动”一席话所言非虚。西哥特兰省是瑞典工业和科教最发达的省份,该省省长安德士·丹尼尔森在参观安徽新能源企业后,表示要亲手推动在该省公共机构屋顶装上安徽产的光伏发电系统。

崛起的发展热土上,孕育着近悦远来的充沛商机。新兴的现代产业体系中,蕴藏着开放开拓的盎然生机。

时光若有情,当生发恍若隔世的感慨。一个曾经被称作“老大难”的省份,在现代化进程中迎来了华彩蝶变。

发生于1977年的一段往事,足可见改革开放大幕拉开之际安徽处境艰难。那一年夏天,万里同志来到安徽任省委第一书记。原本他被安排去另外一个省工作,但中央最终决定让他到安徽主政,因为“安徽这个‘老大难’,需要有个得力的干部去”。

长江、淮河穿境而过,润泽千里沃野;南北气候交汇过渡,赋予丰富多样的农作物资源。但是,在生产力水平低、防灾抗灾能力弱的情形下,这也是多灾多难的“源头”。当时的安徽确实是“老大难”:全省287238个生产队中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全省25%的人年均收入在40元以下。 1978年,遭遇一场多年未遇的大旱,粮食减产几十亿公斤。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这是改革开放之初,严峻的发展现实向全省上下揭示的深刻发展规律,更是一种来之不易的观念变革与认识飞跃。一位多年参与省内相关报告起草和规划编制工作的同志曾感慨:在改革开放的前几年,每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如果不把农业放在第一位,就会遭到很大的质疑与反对。但是,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工业化逐渐成为最强音。

40年安徽改革开放的奋斗史,就是一段矢志不渝加速工业化的发展历程,更是一段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的崛起进程。

从建设轻工大省到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力推进“三重一创”建设,实施“制造强省”战略。安徽坚持壮大工业经济总量与调优结构并重,提升速度与提高质量并举,顺应工业化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不断调整完善着新型工业化的战略路径,牢牢把壮大以工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作为发展战略之基。 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15万亿元,是1978年的317倍,年均增长15.9%,新兴工业大省地位基本确立,正在向制造强省加速迈进。

从1982年提出把发展小城镇作为“改变农村面貌的前进基地”,到世纪之交提出推进“两点(合肥、黄山)一线(沿江城市带)”布局,再到明确提出壮大中心城市。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都市圈、城市群,以城带乡、城乡协调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更加明确的路径。 2017年,全省城镇常住人口3345.7万人,是1978年的近6倍,全省人口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2.3%一举提升至53.5%,合肥市发展成为市区人口超过300万的大城市,被定位为长三角区域副中心城市。

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驱动着安徽经济航船驶向重要关口,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

扬帆远航,必须闯关夺隘。发展不足、发展不优、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根源于总量不大与结构不优互为因果、相互制约。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迈向高质量发展是奋力攻坚的战略路径。

质量变革是主体。跳不出“原字号”产业,一度是安徽产业结构的不可承受之“重”。如今,通过万亿元的技术改造,上游能源原材料产业焕发新的发展动能,成为工业利润的重要贡献者。同时,以新型显示、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成为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居全国前十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正在深度融合,供给体系质量水平正在持续迈上新台阶。

效率变革是主线。企业数量不足、实力不强一直是安徽发展的突出短板。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全省企业数量首次突破100万户。市场主体活力迸发,生产要素组合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在过去5年内净增超过1万亿元,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

动力变革是基础。技术和产业创新成果“墙内开花墙外香”曾经是一大痛点。如今,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六成。量子通信、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前沿研发成果的产业化纷纷落地。拥有超过228万名专业技术人才,22万人专注于研发创新,劳动力资源大省的数量红利正在向技工大省的质量红利转换,全要素生产率正在持续提升。

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聚焦聚力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安徽供给结构持续优化,供给体系质量效率不断攀升,正在加速成长为活力充沛的新兴工业大省。

科教大省的领跑之路:大创新,大发展。勠力集聚创新资源,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并驱,创新能力全国居前,创新型省份实力跃升

12月初,国内首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成为源自我省的又一项领先性创新成果。与科技研发持续突破并行的,是产业创新梯队的加速成长。在上交所科创板首发上市的备选企业阵容中,安徽企业数量居全国前列。如今的安徽,活跃于国内外创新前沿。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创新,就牵住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创新实力厚植而深耕,创新能力就会厚积而薄发。 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发出“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伟大号召,作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安徽敏锐把握了“科学春天”的第一缕讯息,积极响应、果断行动,率先抓住了改革开放之初国家科技资源布局调整的机遇,在集聚科技资源上展现出深远的战略眼光,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奠定坚实根基。

当年9月,中科院合肥分院就成立了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成为国内领先的大科学工程性基础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8研究所、43研究所等国内顶尖的大院大所,在上世纪80年代初相继开启从西部地区外迁的历程,几经辗转之后相继落户安徽。这是因为安徽向他们张开了最为热情的怀抱,在物资紧缺的背景下,主动克服各种困难,竭尽全力为他们创造更好的落户条件。 1982年6月,国务院批准了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作为一个后起的省会,被赋予国家重要科教基地的定位。

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一以贯之的战略引领。

安徽改革开放的40年征程,就是创新战略不断深化、创新举措不断完善、创新影响力持续渗透到经济发展各个领域的进程。从明确提出“科教兴皖”战略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从启动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到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建设,从建设合肥重要科教基地到建设合肥滨湖科学城,安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路径愈发清晰,步履更加坚定。

创新是一个梯次演进的能力系统,需要构建持续进步的区域创新体系作为支撑。

从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到引进吸收再创新,从前瞻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到工程技术创新,40年来,安徽在创新能力建设上全面布局、多点突围、重点突破。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中科大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就建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实验室。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性能计算中心、国内第一个微型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第一个专门从事量子信息研究的开放实验室,这些在改革开放浪潮中涌现的领先研发机构,成为支撑安徽创新区域体系的中坚力量。

如今,国家实验室和国家大科学装置的集中布局,正在让安徽成为国内原创科研成果的重要源头。合肥同步辐射装置、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不断突破科技前沿,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先进光源、强磁光综合实验装置等新的大科学装置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国之重器”,都搭载着源自安徽的领先性创新成果。

创新是一个生机蓬勃的开放生态圈,需要释放制度创新的红利来广聚资源、厚植动力。

1999年11月,由中国科大创办的科大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刘庆峰等6名学生因在核心技术研发上的突出贡献获得668.85万元的配股,首开股权激励先河。如今,科大讯飞已经发展成为国内语音技术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这在很大程度上正得益于制度创新激发的充沛活力。

当今世界,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时间正在不断缩短,重大技术创新往往都是实验室、中试基地、生产车间直接“贯通”,一手研发、一手转化,研发创造应用、应用完善研发。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作为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整体推进超过70项制度创新,在科技成果转化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分配,科技人员的激励机制创新、实施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的普惠财税政策等方面,进行了突破性的制度设计,畅通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对接通道,推动着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太赫兹芯片、离子医学、燃气轮机等一批未来型产业由“种子期”步入“成长期”,积极抢占产业创新的制高点。

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原始创新重要策源地;建设合肥滨湖科学城,打造技术创新密集区;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产业创新引领区;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打造制度创新先行区。 40年的风雨兼程、执着探索,构建起成熟完善的“创新版图”,必将引领安徽在跨越赶超之路上阔步前行。

资源大省的转型之路:补短板,增后劲。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多极协同、多点支撑,发展速度全国领先、发展势头更可持续

12月7日,“华米星”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华米科技在全球范围内第一个试验用可穿戴设备连接卫星通讯。创立于2013年12月的华米科技,成为可穿戴领域发展最快的新兴企业之一。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新增长点不断涌现,新增长极支撑强化,新发展动能不断迸发。安徽,紧随时代进步,迈出转型步伐,拓展跨越发展广阔前景。

协调发展,就要找出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安徽区位条件独特,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区域板块差异明显。扬强项,补短板,把资源红利转化成发展红利,始终是后发赶超的关键路径。

这是一条补齐结构短板、加快动力转换的产业振兴之路。

改革开放之初,安徽是典型的农业主导型经济结构和资源依赖型产业结构,一产比重在50%以上。源自两淮的煤电资源源源不断输送至华东地区,支撑了沿海省份的工业化进程,而自身却陷入资源依赖,经济增长表现出“上得慢、下得快”的强周期性特征。

传统资源型产业从有到优、从弱到强,一条资源深加工、提高附加值的升级之路,贯穿安徽工业化进程。

1978年安徽工业增加值为36.3亿元,主要以传统工业为主,多数行业生产能力低下,一些行业门类甚至是空白。改革开放之初,安徽确立以发展轻纺工业、兴办集体经济、发展中小企业、实施内涵改造的工业发展方针。上世纪90年代初,立足资源优势,发展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轻工、家电、纺织、食品等产业,推动安徽工业增加值在1996年时历史性超越农业,迈开了一个农业大省向工业省份转型跨越的新步伐。

进入新世纪,安徽工业化步伐提速,工业化进程向纵深推进,特别是皖北这样一个典型的农业地区,勠力探索立足自身实际的工业化之路,煤炭资源深加工的煤化盐化一体化工程曾经被列为皖北振兴“一号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在推进能源原材料产业化解过剩产能的同时,实施了超过万亿元的传统产业技术改造项目,让上游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工业经济利润增长的重要动力源。

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条创新驱动、奋力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引领之路,加快了安徽构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的进程。

从汽车产业的异军突起,到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从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到加快推进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效应凸显,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一批超千亿元产业加速孕育壮大。

今天的安徽,在全国乃至全球创新型产业格局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贡献了全球20%的智能手机液晶屏、30%的平板电脑显示屏,笔记本电脑产量占全球1/10。

这是一条补齐区域短板、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振兴之路。

看皖北。曾经的“皖北不振兴,安徽难崛起”感慨言犹在耳,如今,皖北地区正在成为安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亳州、阜阳、宿州等市,部分重要经济指标增长持续在全省居前。从大力实施皖北振兴战略到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皖北地区正在成为支撑安徽崛起的希望之地。

看皖江。从加快皖江开发开放到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地区一直是引领安徽发展的龙头。如今,皖江地区是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这里创造了全省67%的生产总值,聚集着全省6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集中布局着量子通信、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离子医疗装备等高端产业,更成为安徽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

南北携手的新实践,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加快推进南北合作共建皖北现代产业园区建设,为皖北振兴培育新的支撑点。合肥和阜阳共建的现代产业园区,7年多来,已经入驻160家企业,集聚8万人口,创造7亿元财政收入,在皖北地区闯出一条充满生机的产城融合之路。

看皖南,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的深入推进,正在向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迈进。看大别山区,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老区振兴之路越走越宽,老区面貌日新月异。五大区域板块竞相发展,不断拓展安徽发展新的潜力和后劲。

这是一条促进以城带乡、实现融合发展的城乡统筹之路。

改革开放40年,安徽一直在为农村发展探寻出路,从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大力发展小城镇,到探索建设“阜阳乡镇企业制度建设试验区”,再到鼓励乡镇企业大力发展“块状经济”,贯穿其中的就是全力探索县域工业化之路。

进入新世纪,立足资源优势、以发展特色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县域工业化持续加速,县域经济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度一度与城市经济并驾齐驱。如今,安徽进一步明确了县域高质量发展路径,启动建设县域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抢抓数字经济机遇,激发县域发展新动能,同步实施县城提质扩容工程。振兴县域经济,为城乡统筹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闯出一条可行路径。

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发展速度一直居于全国前列。更加协调更可持续的发展,让安徽日益绽放令人刮目相看的活力和魅力。

内陆省份的开放之路:开放越深入,经济越繁荣。 “引进来”“走出去”互促互进,“买全球”“卖全球”相得益彰,内陆开放新高地勇立潮头

“安徽位于中国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不仅坐拥沿海经济的优势,更是连接国内多个主要商贸重镇的桥梁。 ”法兰克福展览集团总裁马赋康说,该集团是全球知名展会主办机构。

40年扩大开放的进程,不断刷新全球产业界对安徽这个内陆省份的认知,也不断拓展安徽参与全球经济分工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如今,超过1/6的全球500强企业已经布局安徽。

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越主动越深入,经济发展就越繁荣、越有活力。

改革开放的40年,是安徽积极把握全球化机遇、纵深推进对外开放的40年,是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发展的40年。从上世纪80年代“远学粤闽、近学江浙”到90年代“开发皖江、呼应浦东”,从实施“外向带动”“东向发展”战略到融入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建设,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安徽开放发展的定位愈加精准、开放发展的姿态愈加主动、开放发展的舞台愈加广阔。

对标沪苏浙,共舞长三角。 200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一年,长三角的大门向安徽敞开。 2009年,安徽作为正式成员出席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沪苏浙皖从此共同构成完整的长三角拼图。 10年来,安徽从后来者到“当主人”,在长三角这个大舞台上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戏份”,日益成为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全方位“走出去”,大力度“引进来”。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开发两个市场,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重要节点的安徽,已经站在对外开放的前沿,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

40年来,全省进出口额从1978年的1063万美元增长到今年预计63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约为24.3%。从1984年成立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以来,34年间安徽累计利用外资约1217亿美元。从1997年第一家安徽企业在境外设立分公司以来,目前“走出去”企业已有700多家,在109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兴业,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达到30多个,同当地人民共建共享发展成果。

“买全球、卖全球”,得益于纵深推进大开放,畅通大通道,构筑大平台,推进大通关。

口岸是开放的重要平台,是建设高质量开放型经济的门户。改革开放之初,安徽没有对外开放口岸,进出口货物和出入境人员只能从沿海口岸进出。1980年2月,国务院批准芜湖口岸对外开放,开启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徽直接外运的历史。截至目前,安徽已建成国家一类开放口岸7个,全省一类口岸的数量居中部第1位。

从2014年开通以来,“合新欧”国际货运班列已经开行300多列,把产自安徽的家电、汽车等优势产品源源不断发往欧洲市场,成为安徽对外开放的重要品牌。

铁海联运、多式联运、货运包机,不断拓宽互联互通的开放通道。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跨境电商试验区,日益构筑起完备的开放平台。

打造亲商文化、创造便商环境,是扩大开放必行之举。安徽深入推进开放领域“放管服”改革,深化外资管理和外贸体制改革,积极推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全面实施“单一窗口”和通关一体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加快形成,正在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安徽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张、结构不断优化,实际使用外资从1985年仅为163万美元增长到今年的170亿美元,年均增长约32.4%。

回望是层峦叠嶂,放眼是风光无限。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勇立开放潮头,安徽经济的航船,正在现代化新航程中劈波斩浪、勇往直前。 (安徽日报)

[责任编辑:许启明]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