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以民为本谋福祉——马鞍山积极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来源:凤凰网安徽综合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2018年,我市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着力推进城乡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的统筹协

原标题:以民为本谋福祉— — 我市积极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QQ图片20190102092125.png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2018年,我市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着力推进城乡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的统筹协调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的硕果。

实施民生工程织牢保障体系

民生,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老百姓的获得感检验着民生改善的含金量。2018年,我市共实施33项民生工程,其中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马鞍山无任务,实际实施31项。全年计划投入资金55.08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39.25亿元,同比增长10.5%。

枯燥的数字背后是一幅幅温暖的民生图景:城乡居民养老、医疗等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多项扶助低收入群体、残疾人群体的政策出台……

2018年底,涂登权来到中岗社区,帮母亲查看养老保险领取情况。涂登权的母亲赵存云过去在家务农,如今搬来和子女同住。“以前务农还要交农业税,现在不仅不交了,国家还给一部分养老金。”涂登权说,老母亲每个月能领到170元基础养老金,加上90岁以上补助的100元,每个月共有270元收入做补贴。2018年,我市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低缴费档次从100元提高到200元;保险基础养老金从2018年元月份开始增加35元,全市的人均养老金由2017年104元提升到2018年的147元,约增长41%。目前我市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均缴费水平和人均养老金水平都位于全省前列。

我市还先后出台了《马鞍山市2018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办法》《关于养老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度任务分解的通知》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运营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着力政策创制、机制创新,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发展环境,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安排市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2452.76万元;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养老机构,2018年新增社会办养老机构4个,新增床位1089张,社会化运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6个,嵌入式社区养老机构4个;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养老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完成马鞍山市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7-2030)编制工作并出台实施;全市所有养老机构均参加了综合责任险,覆盖率100%。

除了养老,社会保障类其他民生工程亦稳步向前。在特困人员供养及机构运行维护方面,我市根据省、市民生工程相关要求,特困供养对象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不低于上年度当地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60%,大力提升特困供养对象生活水平和质量。此外,我市还不断深化城乡医疗救助工作,进一步巩固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管理服务成果。

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共治共享

我市广泛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与社会各界力量,走多元共治之路,鼓励和引导广大志愿者积极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共享平安和谐。

住进了新楼房、乘上了公交车、吃上了自来水、用上了天然气……在郑蒲港新区姥桥镇,很多村民感慨:“姥桥镇越来越有城市样了!”不仅如此,姥桥镇信访案件、治安案件也连年下降。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社会治安状况明显改善。村民们都说,多亏了“大管家”,多年的“老大难”变成了幸福村。

村居“大管家”是个以网格为基本单元、党小组为基本单位、党员为骨干力量,零距离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综合性平台。通过24小时热线电话、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网格党员走访等多个渠道,村居“大管家”服务平台汇集群众诉求、政务服务信息,并将诉求分类管理,派送给各个基层网格员或协调部门联动处置。为了密切联系群众,姥桥镇结合村居“大管家”开展“三下三进”活动,13名党政负责人分别联系镇上的10个村,并每周安排至少一天用于接待群众来访。“镇干部每周到村里的党群服务中心、每月第五天到网格党小组报到,并对反映问题比较多的村民小组集中走访。”姥桥镇党委书记郑李龙说,通过村民事村民议等活动,群众的凝聚力不断增强。

群众需要什么,就实践什么;群众需求在哪,志愿服务就覆盖到哪。在当涂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群众点单、志愿者接单的方式,精准提供志愿服务。

太白村是典型的农村新型社区,房屋征迁后建成一色的安置房,3700多亩土地流转给了种养大户,除小部分劳动力返聘当农工外,出现了400多名剩余劳力。大家显然不能只靠每亩750元的流转费过日子,要趟出一条创业就业的新路。摆在眼前的课题是,创业就业需要技能,技能需要培训。然而,培训什么?既要听村民的意见,还要结合当地产业特色。既要提供公共产品,又要提供个性化需求。“是技能培训成就了我们这支队伍,让我们享受到了创业政策的利好,让我们有了创业技能。如今,我们的建造业务已做到了青岛,注册成立有100多名员工的建筑公司。”王华是村里的创业典型,说的是身边的人和事,乡亲们很是信服,便点单由他来给大家上一课。前来听课的村民都说:“有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想要的服务都是量身定制的。”

厚植文明基因创建为民惠民

初冬时节,金瑞新城一村的小广场上,孩子们开心玩耍,大人们悠闲健身,其乐融融。“看得见的变化,摸得着的实惠。”居民徐茂生一语道出心声。2017年11月开工,2018年5月竣工。不到半年时间,金瑞新城一村、二村旧貌换新颜,1800多户居民生活环境大变样。社区党总支书记沙慧君眼里,小区改造如此顺利,是因为“改到了我们居民的心坎上,居民非常支持”。道路坑洼、下水不通、路灯不亮、绿化损坏……这些以往居民生活的痛点、文明创建的短板,通过改造全面补齐,痛点变成了亮点。

老旧小区居民的幸福新生活,折射出马鞍山为民惠民的创建理念。群众的关注点,就是创建的着力点,把创建工作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与为民办实事好事结合起来,从关系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从一件件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具体事情做起,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幸福。

多年来,马鞍山以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统筹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创建活动,开展“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治理、“四整治四提升”行动、全域环境综合整治、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美丽马鞍山·文明再升级”文明创建三大行动、“打造文明城市升级版,向全国第一看齐”……一系列群众受益的综合治理项目强力推进,城乡环境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实施“碧水、蓝天、绿地”工程,治理黑臭水体,改造背街小巷,整治老旧小区,新建城市基础设施,推进公交服务升级,投放公共自行车,开通便民服务平台,实现市区“精品”“四优”社区全覆盖……一项项群众期盼的民生工程落地实施,人居生活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一块块奖牌,筑起了城市文明、美好生活的新高度。(记者 张莹)

[责任编辑:查亚栋]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