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暖新闻

安徽暖新闻1月盘点:用无私的爱谱写动人之歌

来源:凤凰网安徽综合

2019-02-13 第期

2019年1月,安徽暖新闻共收录暖心稿件7篇。爱是春风化雨,爱是润物无声!古稀老人选择一生行善,照顾盲兄、善待养女;退伍军人化身“公益摄影师”,用镜头为民发声;寒往暑来,孝媳用善良底色谱写一曲孝道之歌;不忘初心,耄耋老人用多年的勤俭节约与无私奉献助力公益事业。今日,凤凰网安徽带您走进了解这些暖心的故事。

芜湖古稀老人不离不弃照顾盲兄、善待养女

芜湖市三山区龙湖街道螃蟹矶村村民金家牛照顾因病而双目失明的哥哥金家珠长达三十多年,他和老伴两人共同悉心照顾哥哥,喂饭喂水、浆洗衣物,照顾生活中所有的大小事宜,不离不弃。

28年前他更是收养了一名丢弃在草丛中的弃婴,并且悉心照顾直到长大成人。夫妻俩对养女视如己出,从来没有动手打过女儿一次,骂过女儿一次。女儿做什么决定他都尊重,悉心教导。他和养女的关系虽然不是亲生、却胜似亲生,对养女的付出不比任何的亲生父亲要少。

不管是对失明的哥哥,三十多年来一如既往的照顾还是对养女视如己出的爱。金家牛不仅对待家人如此,对待外人也更是如此。他先后三次勇救落水乡亲,被乡亲们称为螃蟹矶村的“平民英雄”。

人们常说大爱无痕,说的是大爱就像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但金家牛的大爱是“有痕的”,他的大爱在失明哥哥的眼睛里、在养女上扬的嘴角里、在被救者今后幸福的生活里。做好人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人,一辈子行善心。

亳州一退伍军人用镜头为民发声

从2017年3月份正式开始从事新媒体工作以来,高亚男先后驱车几万公里,到农村田间地头、困难群众家中拍摄大量的正能量和公益类稿件。两年来,他共拍摄各类图片故事1000多篇,公益和正能量稿件100多篇。

通过他的报道,很多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其中孝亲敬老、拾金不昧等模范事迹得到大力宣传,近10名先进典型被评为被评为“中国好人”“安徽好人”和“亳州好人”。

从一名“战地记者”到“公益摄影师”,高亚男退伍不褪色,始终选择把相机对准普通民众,用脚步去丈量城市,挖掘他们的感人故事,讴歌普通人身上的真善美,传递着人间的真情大爱。

行侠仗义,拔刀相助,这是江湖人的侠肝义胆。在网友们的眼中,高亚男就是最朴实的“侠客”。他默默用手中的笔和相机记录着别人的苦难,改变着他人的生活。在别人看来,他现在做的事情,耗神费力,有时候还要搭钱,图个啥?但高亚男有自己的追求与信仰,他说:“我干的事就和风风火火仗剑行走江湖的侠客一样,能到处帮助别人,帮助别人就是快乐我自己。”

马鞍山一好儿媳数年如一日照顾生病公婆

在和县善厚镇,有一位人人称道的农家好媳妇,数年如一日地照顾瘫痪在床的公公和老年痴呆的婆婆。寒来暑往,她以善良的底色谱写了一曲孝道之歌,她叫林莉。

2012年,一向身体健康的婆婆出现了老年痴呆的症状,当林莉夫妻俩正准备携带婆婆外出治疗时,刚刚65岁的公公身体也出现了异常,先是双手颤抖,后是两腿走路不稳,说话也变得口齿不清。夫妻俩只好带着双亲辗转北京、南京等多家医院求医问诊。公公诊断的结果是“脑萎缩”,治疗后生命是保住了,但双腿失去知觉,成了“瘫子”。而婆婆的老年痴呆症一直难以根治,只得带回家靠药物慢慢治疗好生照顾调养。

原本好好的家庭一下子倒了两根顶梁柱,公婆不仅失去了劳动能力,而且还得需要人看护照顾,自此家庭状况一落千丈。苍天把一道艰难卓绝的考题无情地甩给了林莉,是畏惧退缩还是默默承担?林莉告诫自己:别无选择,只能义无反顾抬起头来朝前走。

村民陈寿银老大妈见证了这些年来林莉的默默付出,老人说:“这些年来可苦了人家闺女,人心都是肉长的。莉莉这丫头自己患有高血压,还要照顾公公婆婆,这份孝心天下少找啊。”

亳州一对老夫妻省吃俭用近20万元资助贫困学子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有一对老夫妇,捐赠了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近20万元资助贫困学子,助力脱贫攻坚事业。这对老夫妇,丈夫名叫刘文贵,1929年8月生,妻子名叫杨秀荣,1933年4月出生,二人均是退休干部。2017年11月,他们入选“中国好人榜”;2018年9月被评为“亳州市第六届道德模范”。

几十年来,刘文贵夫妇俩一直坚持为社会奉献着爱心:老年学会慰问贫困家庭活动,他们捐款4000元;老年公寓改造,他们捐款5000元……

不忘初心,一心向党。两位耄耋老人用多年的勤俭节约与无私奉献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歌,唱出对党和人民的毕生追求,唱出对家乡学子的殷殷深情。

凤凰安徽官方微信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暖新闻
欢迎投稿:city_ah@ifeng.com

联合共建合作伙伴

  •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新华社北京分社

合作媒体

  • 南方都市报 新民晚报 华西都市报 华商报 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