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暖新闻

合肥:十二年风雨无阻 “义务打捞队”守护巢湖水清岸绿

来源:安徽网

2019-04-25 第719期

原标题:【担当作为再出发】“义务打捞队”守护巢湖水清岸绿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强调,安徽山水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美好,要把好山好水保护好,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徽样板”,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在烟波浩渺的巢湖岸边,至今活跃着一支义务打捞队。他们以船为伴,每天在河道和湖面穿梭,只为留住水清岸绿。

姜清泉和队友们忙碌地打捞河面的垃圾和水草。

义务打捞队坚守巢湖岸线

清晨7点,家住合肥市滨湖瑞园的姜清泉来到塘西河段,换上统一的工作马甲,与打捞队的老队友们寒暄了一会,拿起工具便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打捞河面上的漂浮物和杂草垃圾。

姜清泉是合肥市包河区义城街道义务打捞队的队长,今年已有65岁。人生前半段,姜清泉一直和水打交道,跑了20多年船,当了20多年船长。

2007 年,退休回到义城的姜清泉看到了义城街道招募“义务打捞队”,要求熟悉水性,身体好,他第一个报了名。

义城街道辖区内有十五里河、塘西河和南淝河三条河流,由于地处下游入湖口,水面常有垃圾,影响水环境。“我们家那时候就住在水边,如果水面有蓝藻,到处都是腥臭味。所以一听说打捞队招人,我们附近很多人报了名。”姜清泉回忆道。

刚成立的义务打捞队有20多人,基本是生活在巢湖边的渔民,平均年龄在50 多岁。他们每天至少工作8 个小时,驾着船活跃在塘西河、十五里河和巢湖上,和水中的垃圾、水草打交道。“这活确实很累,气味也很难闻,但既然选择做了,就要坚持下去。”姜清泉说,前些年,每年到了5 月份,蓝藻就开始增多,一直持续到9、10 月份,这段时间是打捞队最忙的时候。

每天他们都要把从河道里打捞上来的蓝藻和垃圾送去统一处理,一直忙活到天黑。姜清泉回忆,“刚开始打捞清理的时候,河道淤积阻塞、鱼虾不生,每天都能拉上来好几吨垃圾,很多都是沿岸养殖场和居民丢弃的废物、垃圾……现在这些作坊都搬走了,塘西河、十五里河水质一天天变好,游客来了都说干净。”

配合“河长制”改善水环境

环巢湖水域的生态环境一天天好转,姜清泉和队友们看在眼里,欣慰在心。2015 年底,包河区推行“渔民上岸”,姜清泉把家里的两艘船交了,搬到了安置小区。“街道成立了渔业合作社,这是好事,巢湖的水质、生态都会有改善。”姜清泉十分坚定地说,“以前一艘船上五六部柴油机,设备陈旧老化,废油、垃圾都落进了巢湖。现在船只统一进行‘油改气’,污染和噪音都会小很多。”

前几年,包河区率先在合肥市实行“巢湖生态一公里责任岗”,姜清泉所在的义务打捞队成为巢湖上第一支正规化的“生态卫士”队伍,担负起巢湖沿线、道路两侧、入湖河流环境的监管任务。每逢暴雨,水平面上涨,水面垃圾增多,义务打捞队全体就冲向前线,及时清理水面的垃圾。“我们守护的是进入巢湖的最后一道防线,不能让垃圾进入巢湖。”

2017年8月,义城街道全面建成街道、村(居)二级河长体系,并开始24 小时不间断巡查机制。“河长制实施后,义务打捞队在正常打捞的基础上,还会全力配合河长制工作。”姜清泉说,河道垃圾是动态的,有时刚清理完,上游又漂来了。所以河段长在巡河时发现有垃圾等问题,会立即和他联系,他则要立即安排人员处理。而义务打捞队每天也会排班巡河,如果在夏季,巡河的次数会增加,还会安排一次夜间巡河,力保河道的垃圾不进入巢湖。

十二年间,姜清泉带领的义务打捞队风雨无阻坚守在环巢湖岸线和三条入湖河道上,几乎没有中断。队员也大多变成了花甲之年的老人。“刚开始我老伴和家人都还不同意,觉得这活又累又没什么钱,但人总要有点奉献精神。”姜清泉说,所有人都在为巢湖水环境努力。经过环巢湖治理,现在巢湖水质大幅好转,塘西河、十五里河、南淝河也比原来清澈,水里也能见到鱼了,“这是造福后代的好事。只要我干得动,肯定还会继续做下去。”(刘风云 记者吴碧琦摄影报道

凤凰安徽官方微信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暖新闻
欢迎投稿:city_ah@ifeng.com

联合共建合作伙伴

  •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新华社北京分社

合作媒体

  • 南方都市报 新民晚报 华西都市报 华商报 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