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合肥“银发族”的“十二时辰”


来源:新安晚报

原标题:合肥“银发族”的“十二时辰”近日,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收官,该剧剧情跌宕起伏,演员服化也很精致,尤其是剧中安排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

原标题:合肥“银发族”的“十二时辰”

近日,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收官,该剧剧情跌宕起伏,演员服化也很精致,尤其是剧中安排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间段,正对应现在人们常用的“二十四小时”,但又多了些含义。古时的各个时间段与现在的时间段是否还能一一对应?现在的人们还在遵从古时的习俗都在干些什么呢?近日,记者找到了几位老人,和他们聊了聊一天的生活。

人物:史常宏

年龄:78岁

坐标:肥东县双桥社区

坚持早睡早起,多动脑不忘事

每天6 时起床已经成了肥东县双桥社区史常宏大爷的习惯。老伴前两年走了,儿女隔三差五会来看他。“上次我大女儿过来,和我说天天不要起那么早,早上多睡会。但是这是我几十年来的习惯了,超过那个点,我就睡不着了。”如今78 岁的史大爷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家里的东西全都翻一遍,整理好。比如年轻时当老师的教材、和老伴的照片,用他的话说就是“多动动脑子,怕忘事,也怕哪天得老年痴呆。”

7 点左右,史大爷开始吃早饭,然后出门遛弯、唠嗑,一待就是一上午。“现在家里也没什么事让我操心了,不用干活了,我就天天和楼下那帮老头老太聊天,冬天晒太阳,夏天找阴凉,我用不惯什么空调,憋得慌。”

10 点,上班族还在忙碌的时候,史大爷已经开始吃午饭了。因而11 点,老爷子便开始午睡。“我一般要睡两个多小时才够,不然起来没一会就没什么精神。”下午两点,到了老爷子的“健身”时间,围着小区慢跑一圈,回来洗个热水澡已经成为习惯。

下午四五点,“一向吃饭早”的史大爷准备吃晚饭了。饭后暑气消散,好乘凉,也好和邻里谈天说地。冬天,他便把晚饭后的活动改为看社会新闻,“我就爱看这些,看看安徽的老百姓都发生了什么事,一看就看到八九点。”

到了晚上十点,史大爷准备睡觉,结束一天的生活。在问及如此日复一日是否无聊时,史大爷回答“哪有什么无不无聊,我老了,很满意现在的生活,只想每天晒晒太阳,逗逗鸟,自己做做菜。”史大爷也感慨,老伴走了,鸟没过多久也走了,如果她们都还在该多好。

人物:郝梅

年龄:58岁

坐标:合肥丁香社区

生命在于运动,才能充实有趣

合肥丁香社区的郝梅阿姨是一位健身达人,从55 岁退休之后,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她总结了一套健康、规律和养生的生活作息,让每天的生活过得充实有趣。

每天早上第一缕阳光照进窗子的时候,郝阿姨就起床了,此时一般六点还没有到。先把泡了一夜的豆子放进豆浆机里煮成豆浆,然后便开始打扫除尘了。拖地、烧水、搓衣,忙碌到七点钟再优哉游哉地下楼,买几根油条和两张大饼上来,再喊老头子起床,两个人一起吃个早饭,再各自出门活动锻炼去了,时间才刚指向八点多。

郝阿姨说,自己是从农村上来的,早年家里还有地的时候,尤其在夏天,都要趁着烈日当头之前,把早上的事情给做掉,即便到了城里,郝阿姨依旧保持着早起劳作的习惯。郝阿姨上午的活动比较丰富,有时候去朋友的模特队里锻炼一下形体,有时候则跟几个关系好的老姐妹们在大蜀山附近的公园里遛个弯,有时候自己跳健美操。

差不多忙活到十一点左右,她就回家做饭了。“我和老头子比较简单,但中午要多吃一点,做两个菜,一荤一素,再加个汤基本上就可以了。”忙活完厨房的工作,郝阿姨和老伴都会睡个午觉。而电饭锅里则定时预约了银耳汤或者绿豆汤等不同的汤品,郝阿姨说,在她看来,老年人要少食多餐,而且汤品老年人也好吸收。“睡到三点起来,补充点能量,忙碌忙碌家务,把晚饭的食材准备好,再出去遛遛弯。”郝阿姨说,五点左右出门,太阳也没有那么大,老人和小孩们都在这个时间出来透透气。

晚上六点半,准时回家做饭,晚饭就简单了很多,煮点粥或者下面条就好了。吃完饭差不多七点多,郝阿姨还会去小区门口的广场舞再溜达一下,跳到八点半就回来洗洗睡觉了。“一天的运动量还是比较大的,我晚上也不太看电视,早点休息睡觉第二天才能继续保持一个好精神。”

人物:谢阿姨

年龄:57岁

坐标:合肥湖畔春天小区

不与社会脱节,活出年轻姿态

家住合肥市政务区湖畔春天小区的谢阿姨如今57 岁,有一种不服老的气度。“我不觉得五六十岁就是老年人。我现在虽然不跳广场舞,但是每晚出去锻炼,也和好朋友一起逛街。”

每天8 点谢阿姨准时起床,给家里人准备早饭。“孩子们上班都是朝九晚五,我8 点起来做早饭,既保证饭菜不凉,又不用他们等。”

当家里人都出门以后,谢阿姨便开始打扫卫生,一直持续到10 点左右。“我喜欢看着家里又干净又整洁,一家人住着都舒服。”打扫完家中里里外外,谢阿姨便去买菜,中午只做自己一人的份,剩下的等晚上再做,保证新鲜。

12 点,谢阿姨开始吃午饭,午饭后是例行的“追剧”“刷朋友圈”时间。“虽然我年纪大了,但是年轻人会玩的,我都会去学,不然生活多枯燥。”下午两点左右,谢阿姨即将出门“上班”。“其实挣不了钱,就是帮人看店,但是找份工作,生活不至于无趣。”

下午5 点下班后,谢阿姨回家准备晚饭,等待儿女、丈夫回家。其间她会在沙发上看杂志、报纸以打发时间。饭后,谢阿姨会去和自己的“姐妹”们一起散步、逛街,直到八九点才回来。

“我不喜欢太早睡觉,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最后结果就是玩手机,不如自己去逛街,锻炼。我一般回来还要和孩子们聊聊天,11 点左右才睡。”

而到了周末,以上作息方式也会有些变化。有人为她分担家务,她余下的时间便去和朋友遛弯谈心,或者看书读报,“我挺满意这样的生活的,家人在旁边,生活也不无聊,真的很好。”

杨玉婷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陈牧

1

□专家说

十二时辰对应健康作息

现代人作息还沿用古代的时辰吗?这些时辰背后又代表了什么意思?记者找到了安徽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程燕,专门研究古汉语的程老师向记者解释了十二时辰的由来。“古时人们发现,被太阳照射的物体,其影子长短、投影方向都会随时间改变。于是古代的人们运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时,由此出现了现代类似于时钟的东西,即‘日晷’。通过表盘上的‘晷针’来读时间,这就是这‘十二时辰’的由来。”

程燕解释,这些时辰的起名,都有它所对应的含义(详见上图),“比如子时是一天的第一个时辰,也称为子夜,指23 点到凌晨1 点,就是夜半的意思。”程燕说,‘子’有孕育的意思,这个时段基本上大部分人都在睡觉,当然也有漂泊异乡的,比如张继写‘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个‘夜半’就是子时。”再比如“丑时”也称“鸡鸣”“荒鸡”,是指凌晨1 点至3 点,这个时段,鸡开始打鸣,白居易在《醉歌》中就说过“黄鸡催晓丑时鸣”这样的话。

程燕说,这十二个时辰很是考究,依据太阳投射的影子划分,不同地区日晷倾斜面也不同,人们依照这十二个时辰每日作息、生活,这是人们最健康、也是最适合人体作息生物钟的生活方式。而这样的生活方式已经延续了几千年。“他们是怎样发现这样的生活方式最为合适的?这涉及到了气候、阴阳学等多方位知识,这种生活方式是先民智慧的体现,而古人的智慧,我们其实也难窥一斑。”程燕说。

[责任编辑:查亚栋]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