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70年看合肥!乡村美如画 老乡奔小康


来源:凤凰网安徽综合

今天上午9: 00,“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场在市政务中心举行。发布会上,合肥市

今天上午9: 00,“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场在市政务中心举行。发布会上,合肥市农业农村局和市扶贫办负责人介绍了合肥市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市农业农村局

坚持城乡融合推动乡村振兴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合肥市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大力推进都市现代农业,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农业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城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迈出坚定步伐,谱写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美丽富强的宏伟篇章。

计划经济体制的现代化建设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全市农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1.3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8.0亿元,年均增长6.2%;粮食产量由47.2万吨增加到161.7万吨,年均增长4.2%;农业机械从无到有,农机总动力51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955台、小型拖拉机7762台,机耕面积58千公顷,有效灌溉面积298.8千公顷,合肥市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肥西县山南公社小井庄在全国率先实行包产到户,得到了“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充分肯定,拉开了全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从1978年到2017年的39年间,合肥的“三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7年全市农业总产值485.91亿元,较1978年增长60.5倍,年均递增11.1%;农民人均纯收入18594元,较1978年增长179.5倍,年均递增14.3%。在此期间,农业生产力持续提升,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长丰县造甲乡宋岗村

2018年,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合肥市粮食总产、菜篮子产品综合生产保障能力分别跃升至第5、第6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实现跨千元增长,突破2万元,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从2012年的第17位跃升至2018年的第8位。

都市现代农业持续发展。建设各类农业园区445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8个、市级34个,设施农业面积51.6千公顷。化肥、化学农药使用量较2012年分别下降22%、28%。2018年全市粮食总产301.35万吨,较1978年增长86%,年均递增1.9%;肉蛋奶总产77.6万吨,较1978年增长11.2倍,年均递增7.4%;水产品总产21.6万吨,较1978年增长44.7倍,年均递增11.8%。全市粮食亩产382公斤,油料亩产200公斤,棉花亩产49公斤,分别比1978年增长1.02倍、1.88倍、1.37倍。中国驰名商标25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16个,安徽省著名商标210个,注册商标突破1.5万个,累计认证“三品一标”总数达1028个。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485万千瓦,较1978年的51万千瓦增长9.5倍;各类农业机械发展到54.5万台,比1978年的8.3万台增长5.6倍,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综合水平达81.7%。

肥西县花岗镇现代农业示范区标准化农业大棚

农村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460.57千公顷,比1978年的298.8千公顷增长54%;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总面积比重达82.7%。农村用电量17.12亿千瓦时,人均用电量403.5万千瓦时,分别比1978年增长11.2倍、8.8倍。农村电话从无到有,2018年农村固定电话户数14.85万户,每百户有移动电话239部。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1.42万公里(三级及其以上公路2327公里),建成1.02万公里,完成投资129亿元。85个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厂全面建成,348个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与美丽乡村同步建成,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9.55%,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农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方面,1978年全市一二三产值结构73.9:10.9:15.2,2018年为3.5:46.2:50.3,全市产业结构由一产为主向二三产业为主转变。农业结构方面,197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产值结构84.5:0.5:14.5:0.5,2018为52.7:4.6:26.9:15.8,产业结构由种植业为主向林牧渔业全面发展转变,形成优质粮油、草莓、蔬菜、生猪、家禽、乳制品、淡水产品等十大年产值超10亿元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长丰草莓成为全国设施草莓第一大县,品牌价值66.4亿元。

农村经营制度创新突破。1978年肥西县小井庄在全国率先实现包产到户以来,合肥市不断创新农业经营制度,激活农村发展活力。如在全国省会城市率先出台了《合肥市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土地准入和监管制度(试行)》;在全国率先出台家庭农场管理服务规范;在全省率先构建家庭农场工商注册、服务标准、示范认定、政策扶持四大机制;在全省率先出台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登记的管理服务政策措施;在全国首创了不新增机构、编制、人员,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农村产权交易载体的“合肥模式”等。合肥市打造“种业之都”步伐扎实迈进,1997年丰乐种业成为主板上市种业第一股,2010年荃银高科成为创业板上市种业第一股,2015年江淮园艺成为新三板上市种业第一股。

航拍下风景如画的小井庄新农村郭如琦摄

农民生活质量持续提高。2018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89元,高于全省平均6393元,高于全国平均5772元,比1978年增长198倍。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659元,比1978年增长122倍;恩格尔系数34.7%,比1978年下降近38个百分点;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2.8平方米,是1978年的5倍。每百户农民拥有小汽车23.3辆,农民出行更加方便。

市扶贫办

坚持城乡统筹推进扶贫开发

加快推进合肥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2014年,合肥市建档立卡贫困村112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2万户、21.56万人。2016年底,全市112个省级重点贫困村全部出列。目前,全市下剩未脱贫人口74户、249人,贫困发生率由建档立卡时的4.8%降至0.0058%。

农民收入明显增加。以1986年国家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为标志,自1986年至2018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呈逐年增长态势。纵向看,2018年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89元,是1986年402元的50倍。横向看,2018年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全省分别高5772元、6393元。

在肥东县八斗镇陆还村,村民在扶贫蔬菜瓜果产业园里采摘西葫芦

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大力推进农村“双基”建设,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建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2300多公里,肥西县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大力实施土地整治,连续20年实现占补平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持续稳步推进,到2018年底,解决了350.1万农村居民和学校师生接通自来水问题,全市农村自来水管网覆盖77个乡镇1194个行政村。2018年开始实施“五化三改”工程,完成贫困村整治20个,贫困户改厕10000户,安装路灯1.4万盏;2019年整治贫困村40个,贫困户改厕2.7万户,安装路灯2.1万盏。贫困村人居环境大为改善,基本实现走硬化路、住整洁房、饮安全水、上卫生厕,发展绿色产业、安居绿色家园、享受绿色生活的目标。

“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肥西县的美丽农村公路。周彬摄

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大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农村电网改造、农村道路建设、教育文化卫生设施等民生项目向贫困村和有贫困人口的非贫困村倾斜。 农村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 村级卫生所、计生服务站、便民农家店设置更加合理便捷。

农村社会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 长丰、肥东、肥西三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居民医保“二险合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 建立健全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实现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全覆盖,因“老弱病残”致贫、返贫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严格落实“351”“180”政策,年享受综合医保报销政策贫困人口共6.7万人次,平均保险补偿比90%左右。 大病专项救治总数达到15种。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602元/月,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 临时救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全市10余万名贫困人口在提标中受益。

农村贫困人口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以“雨露计划”为抓手,整合阳光工程、农民工技能培训,绝大多数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人口掌握了一门实用技术,增强了外出务工和就地就业创业能力。 大力开展“三业一岗”就业扶贫,2016年以来累计有8292名贫困劳动者实现帮扶后就业,5535人参加技能脱贫培训,开发居家就业岗位21855个、辅助岗位5632个、各类公益岗位托底安置就业6000余人,已建在建扶贫驿站45个、扶贫车间61个、电商中心45个、一站式服务中心45个。(合肥市农业农村局、合肥市扶贫办、合肥市人民政府发布)

[责任编辑:王顺]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