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文旅肥西| 走进三河 品读《烟水记》


来源:合肥在线网

原标题:晨读| 烟水记清晨拉开客栈的窗帘,雨已歇,河上的水烟仍在,黑瓦白墙的古民居刚刚开启木门扉,觉得自己已经在这里住了半世……三河古镇的米酒颜色好看,一汪酡红的秾丽,古静

原标题:晨读| 烟水记

清晨拉开客栈的窗帘,雨已歇,河上的水烟仍在,黑瓦白墙的古民居刚刚开启木门扉,觉得自己已经在这里住了半世……

三河古镇的米酒颜色好看,一汪酡红的秾丽,古静清和,如同陈年的普洱,初入眼不免惊艳。灯下轻轻摇晃酒器,黏黏的酒液微微荡漾,飘舞起伏仿若红丝带,泛着古铜的光泽。酒的滋味也好,进口香醇甜糯,细细品来朴厚纤绵,入腹温润妥帖。以为舌尖上有稻作文明、青草、田野、杜若蘅芜、莲蓬初长成的味道,有原上风、岸边柳和新安江源头之水的气息。据说,这款米酒初酿出来时是乳白色,经由时间的沉积,色泽渐变,最后呈现出清高富丽的红。三河的麻鸭、茶干、米饺、七彩小炒和水豆腐无一不好吃,与米酒也是绝配。

这几年,以旅行或者文学的名义,我三次到三河,却是第一次喝三河的米酒。太好喝,又因长途赶来有些困乏,也就多喝了一点。挥兹一觞,复挥兹一觞,促席延旧雨,挥觞道平素,于是骨头有些软,身体有些飘,眼神有些迷离。想起古人的诗:“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我有旨酒,与汝乐之。”

三河有美酒,斟来云霞光。三河人的话听起来像庐剧,在懂与不懂之间。却也无妨,三酉君是媒介更是使者,像三河水波上的一叶扁舟,沟通陌生宾主如同旧相识。

那一天三河风雨大作,是台风雨,淅淅杀暑如切瓜,古镇清凉而安适,来访者也不多。正午时分,我撑着一把伞,走在三河老街的青石板路面上,望着比素日空了许多的宽窄巷子、廊桥、楼台、店铺、杨振宁旧居、董寅初纪念馆、孙立人故居、刘同兴隆庄、连连绵绵黑白二色的老房子,恍惚以为回到了民国,觉得自己就像《雨巷》里的戴望舒。

前两次来,镇子上南腔北调人潮澎湃,几乎没有立足之地,太繁华也太热闹,叫我心生畏懦。我是一个耽于安静的人,繁华与热闹会让我在其中迷失本心。雨天的三河挂着水帘子,蒙着白白的雨烟,有浓郁的民国风,可以怀旧,也可以旁若无人地歌唱,譬如“笑莫笑,悲莫悲,此刻我乘风远去。往日意,今日痴,他朝两忘烟水里。”

赋写《沧海一声笑》《上海滩》《两忘烟水里》的黄霑,骨子里一身慷慨任侠气。那年他归道山时,我伤感过,听了一夜的《两忘烟水里》,心间戚戚。远去的人都是逝水,不可追,姗姗而来赳赳而来的人,也只不过是将逝之水。三河古镇已经两千五百多岁了,见过吴楚相争的鹊岸之战,见过太平军大胜湘军,见过明清徽商鼓鼓的褡裢和漫长的盛衰,自然也见识过太多的人事代谢往来古今。

时间一样的流水,流水一样的时间,这样慢,那样长。幸而有米酒可以慰行旅,有烟水可以暖苍凉,有文章可以供骀荡。这几天读归有光,听他在故纸上说:“文章,天地之元气,得之者直与天地同流。”三河是可以写一篇大文章的,甚至可以写一部大书,从战国写到今天,从舒鸠国写到古娱坊。三条河的水,可供研墨,可以洗笔,也可以作巨幅的纸张——三河的前世今生写在水上。

夜里,雨仍在断断续续地下,我希望雨一直下到明朝。秋水时至,小南河、杭埠河、丰乐河三川泾流相灌,两涘之间不辨人影灯影。晚饭后,与同行诸君趁着酒兴,坐小舟游弋于水上,看河,看柳,看灯,看船,看舟剪绿波,看水幕电影,看看夜景的人,雨烟和灯烟如小虫,如小篆,簌簌扑人面,回头看树影苍苍处,忽觉人间烟水茫茫。

三河的雨夜很安静,也很唯美,叫人起投迹归此地之心。想起来,这样的话我在别处也曾经说过,扪心自问,无一不是真心。

晚间早早睡了,清晨拉开客栈的窗帘,雨已歇,河上的水烟仍在,黑瓦白墙的古民居刚刚开启木门扉,觉得自己已经在这里住了半世。低声咕哝一句:我还是喜欢三河原来的名字,鹊渚,或者鹊岸。记得写《临川四梦》的汤显祖写过:“鹊渚逢人报好音,龙舒君长挟青琴。”以为这话清而吉,可以刻在三河的石头门阕上。(合肥日报)(文/储劲松 图/记者宋炎骏 摄)

[责任编辑:袁瑾]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