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庐阳,在首善路上# 新老合肥“双城记”之一:漫步长江中路 穿越合肥历史


来源:安徽网

原标题:#庐阳,在首善路上# 新老合肥“双城记”之一:漫步长江中路穿越合肥历史说起合肥的道路,总有一条路让你流连难忘,而长江中路则是众多合肥人最挂怀的那一条。有着“

原标题:#庐阳,在首善路上# 新老合肥“双城记”之一:漫步长江中路穿越合肥历史

说起合肥的道路,总有一条路让你流连难忘,而长江中路则是众多合肥人最挂怀的那一条。有着“安徽第一路”之称的长江中路,承载了几代合肥人的情怀记忆,它历经一次次改造,拓宽、延伸和立体式发展。它的“成长”,是合肥70年来城市发展、社会变迁最好的见证。长江中路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是一部浓缩的合肥城建史,也记录了半部合肥历史。

漫步在长江中路,踏着曾数次大规模改扩建的路面,领略沿街跨越世纪的建筑,历史的传承和时空的交错,甚至会给人带来一种恍惚感。

【老照片里的往昔】从黑白到彩色,长江中路与城市同迎新生

长江中路的前身是长江路,更早则叫“前大街”。“前大街”东起四牌楼,西到三孝口,后来分别延伸到小东门和大西门,成了当时合肥最长、最宽、横贯老城区的主干道。再后来,环城西路以西的“长江西路”和滁州路以东的“长江东路”,曾经都被统称为“长江路”。而人们习惯上称之为" 安徽第一路"的长江路,在2000年后已更名为“长江中路”(环城西路至马鞍山路)。

"过去的长江中路,两个车道,很窄,没有人行道,大家都从边上走。"提起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长江路,记者采访的"老合肥"们都反映,当年的长江路,路面狭窄,是土石混合的道路,坑坑洼洼。"有时下雨道路泥泞,老人们就用竹篮找一些石子帮填平"。

作为老合肥人,75岁的安徽大学教授王光汉,说起当年的长江路,也有很多感慨:"我到那边去,两边房屋都破烂不堪,基本上都是小瓦房,很矮,砖墙瓦房,有些还不一定是砖墙,就是土墙,上面盖一些小平瓦。沿街的店面是很怪的,现在我们也很少能看到。沿街的店面,廊檐非常长,里面缩进去很多,进去吃饭买油条什么的,到里面都看不清。"

解放初的前大街(今长江中路),路面狭窄,道路泥泞。马昭运摄

新中国成立后,长江中路开始迎来了多次改造。其中,1954年7月,由合肥市政府建设局组织施工,分别扩建了前大街、小东门街、西门大街3条主路,同年年底竣工。经过这次"脱胎换骨"之后,长江中路的路面从5米多宽一下子加宽至25米,真正成为合肥市第一条横贯老城区的主干道。

1955年,“前大街”正式更名为“长江路”。从此,长江路(2005年前后更名为长江中路)真正"走"入合肥人心中,留下了众多老合肥人的记忆,记录了合肥的历史,见证合肥的变迁。在此前后,安徽省委、省委政府的办公大楼也落户长江路。1958年,毛泽东主席乘坐敞篷车,在长江路会见了合肥20万民众。

从此开始,长江中路既是安徽的政治中心,也是全省的商业聚集地。1956年,安徽大旅社(后改名为“长江饭店”)在长江中路上开业;1959年8月,合肥百货大楼建成开业;华侨饭店、黄山大厦、青云楼、科教书店、红旗饭店等一批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矗立在长江中路上。

伴随着长江中路的新生,合肥这座千年古城也逐渐苏醒,并迎来重生。

1975年的长江中路,道路宽敞洁净,旁边已高楼林立。

【改革开放中蝶变】商业大潮助推长江中路成就繁华中心

时间进入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大潮中的长江中路,已经发展成为合肥市乃至安徽省的商业中心。它不仅承担着城市主干道的交通功能,也聚集着合肥乃至安徽省最热闹的商圈,以红旗百货大楼、龙图商厦、汇通商厦为代表的三孝口在商业领域悄然崛起。

1985年,为了让市民交通出行更便捷,合肥市政管理处组织施工,将长江中路加铺9米宽、5厘米厚的黑色碎石。此时,长江中路的路况得到大幅提升,真正告别了路面坑洼不平、颠簸难行的状况。

1985年,长江路改建工程的一段,路边绿化树茂密葱郁。

1992年4月2日,长江中路迎来140个昼夜的封闭施工,全长约3000米的长江路,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眼前。长江中路拓宽为33米,有了宽约4米的慢车道。而90年代,除了已成地标的合肥百货大楼,长江中路沿线迅速聚集了一大批商业中心,如鼓楼商厦、商之都、乐普生等,其商业地位不仅在安徽省首屈一指,在全国也是叫得响的。

“当年,长江中路上有名三八布店,一度出现了排队抢购的盛况。那时的长江中路,真是承载着老合肥人的城市记忆,购物一定是要去长江中路的。"说起当年长江中路的商业盛景,合肥老市民李明华老人还津津乐道。

【新世纪后全面升级】立体交通开启长江中路新生命

进入新世纪,合肥迎来跨越式发展。可以说,每次合肥市的大规模城市建设,都是从长江中路开启的,甚至被作为“主战场”。

2005年8月7日,合肥市召开长江路违法建设集中拆除整治动员大会,全场25公路的长江路开始“大拆违”,掀起了合肥“大拆违”以及后来“大建设”的序幕。

2008年4月25日,为了缓解交通压力,长江中路再次迎来了改造。长江中路拓宽改造后,路幅宽达46米,双向8车道,勾勒起一条崭新宽敞的沥青路面。

随着长江中路越来越宽,路况越来越好,长江中路立体化发展的脚步也从未停歇。2017年12月26日,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开通运营,长江路开启了从地面向地下拓展的大幕,为长江中路沿线注入新的生命活力。

“修地铁时,长江路半封闭了好几年,当时出行受到一些影响,2号线开通当天我就迫不及待去乘坐了,从四牌楼到三里庵那边,以前要差不多半小时,现在不到10分钟就到了。”合肥90后女孩陈小姐告诉记者。

2013年6月17日,合肥长江中路,轨道交通2号线站点正在建设中。

2017年底,轨道交通2号线开通,合肥人出行更便捷。

【新时代老城更新迎契机】长江中路再次升华、蜕变

随着庐阳区开启老城更新战略,2017年11月,长江中路迎来的史上最大规模"变脸"。从道路、绿化、立面再到夜景亮化,长江中路改造处处体现着城市精修的概念。

如今,红花毛鹃、法国冬青、月季、鸡冠花……长江中路的两侧,随处可见层次分明、五颜六色的鲜花组成的花境,穿插于硬化的道路与建筑之间;绿化带则种植造型桂花、北美海棠、银杏等为主的乔木,另外保留法梧,补植香樟,使得整个长江中路增加5万多平方米绿化,一年四季花香绿色萦绕。

随着长江中路沿街立面整治工程完成竣工验收,长江中路沿街50多栋标志性楼宇"身披盛装"再放光彩,绚丽夺目。"我们在尊重和保护长江中路各历史时期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又兼具现代化的设计,并尽可能还原人们记忆中的建筑色彩,让长江中路实现一次新的蜕变和升华。" 庐阳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庐阳区还将在合肥市直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提升安徽省委原办公地点东侧节点、四牌楼节点、六安路节点、桐城路图书城节点、井梧巷节点、金巷节点等六大节点,在保持老建筑原貌的同时,修复老建筑,并结合现代元素,让修复后的建筑既有历史韵味,更具现代美感。目前,安徽省委原办公地点东侧节点雏形初现,被时尚外衣包裹着的旧建筑与改造后的长江中路互相辉映,现代的繁华与历史的厚重这此交汇。

长江中路上的长江饭店,已成合肥知名地标。

如今的长江中路道路宽阔,车辆畅行无阻。

如今,合肥各种新兴商业形态出现,复兴长江中路商业圈已成为庐阳老城更新战略发展的必然选择。庐阳区已从空间完善、商业活化等领域着手,将把四牌楼和三孝口区域联动起来,打造成融时尚消费、智慧体验、历史人文为一体的全国知名特色商圈,重塑商业繁华。

从泥泞土路变成沥青大道;从地面穿梭到地铁穿行;从曾经的狭窄局促到如今的“颜值担当”,长江中路的华彩蝶变,见证着合肥城70年的发展变迁,也让生活在合肥这座城市的居民对它有更多的期许。

[责任编辑:杨胜男]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