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徽眼第78期:客居贵州屯堡的凤阳人


来源:凤凰网安徽综合

树高不离土,叶落仍归根。“我来接你回家了,嬢嬢。”嬢嬢笑着看向招手的谢冬梅。客居安顺屯堡的老嬢嬢终于能回到心心念念的故乡——凤阳了。

树高不离土,叶落仍归根。“我来接你回家了,嬢嬢。”嬢嬢笑着看向招手的谢冬梅。客居贵州安顺屯堡的老嬢嬢终于能回到心心念念的故乡——凤阳了。(凤凰网安徽 余洋/摄 邓燕铭/编辑)

20年前,凤画传承人谢冬梅去安顺旅行,刚到贵州安顺,就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明明安顺凤阳两地相距1500公里。安顺屯堡里斑驳的古城墙、古驿道、古遗址;和它的口音、服饰、建筑都和家乡凤阳有不少相似之处。

直到遇见了老嬢嬢这个谜团才被解开,冬梅和嬢嬢一见如故。“你刚来安顺玩,明天啊,我来给你当导游。”嬢嬢和冬梅说道。

接下来的这几天,老嬢嬢带着冬梅四处转悠,闲聊间,才知道600百年前那个“调北征南”故事。

“那都是很久之前的事了,还是朱元璋当皇帝那时候,他下了道圣旨,把将军傅友德带的十几万人的军队调到了这里,我的祖辈们就在这里扎根生活了下来,在这里守着边地,日子就一天一天的这么过了下去。”老嬢嬢一边回忆一边告诉冬梅。

“应天策马驰黔中,戍边息戈重商农。烽烟远逝屯堡韵,千载犹存大明风。”600年沧桑岁月里,客居安顺屯堡的凤阳人乡音未改,汉装未变,一代代传承着汉民族文化,坚守着自己的精神世界。

客居安顺屯堡的凤阳人至今已繁衍20代,现有族裔数万人,形成了数百个屯堡村寨。可他们心中,可以称之为故乡的仍然是1500公里之外的叫做凤阳的地方。

所有人都挥之不去的情感叫做乡愁,客居安顺屯堡的凤阳人在这里种下乡愁,生长希望。

老嬢嬢常常和冬梅念叨着凤阳“小时候,长辈们总说,让我有机会一定要回老家凤阳看看,现在,人老喽!怕是没机会了。”老人言语中充满着惋惜和无奈。

从安顺回来后,那个600年前的故事就在谢冬梅的心里深深扎下了根。在查阅了许多资料之后,冬梅成了一名屯堡文化的“义务宣传员”。

冬梅常常想,600年里,客居安顺屯堡的凤阳人与家乡遥遥相隔,不曾回来看过一眼。

“嬢嬢,相信我,我一定会带你回家!”谢冬梅下定决心要接嬢嬢回家。

“喂!老嬢嬢,我是冬梅啊!对对对,您放心,这边我已经安排好啦!明天,我就来接您回家!”电话这头的谢冬梅回答着嬢嬢。

一大早,谢冬梅就带着嬢嬢开始了这场客居安顺屯堡的凤阳人等待了600年的回家之路。

经过一路奔波,带着满腔思念的老嬢嬢终于踏上了故乡的土地——凤阳。“嬢嬢,欢迎回家。”冬梅说道。

冬梅带着老嬢嬢从大包干纪念馆走到明皇陵,从凤阳花鼓看到凤画。

“我想给嬢嬢看家乡的最好的地方。每一个特色都变成一份回忆。”谢冬梅说道。

在明皇陵,老嬢嬢看着石像,突然一声长长的叹息,那一声好像诉说了所有客居安顺屯堡的凤阳人那太长的等待。“我这次回来,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看到了朱元璋的墓,看到了朱元璋的像。而且在冬梅家,他的父母和我年纪差不多大,我就像看到了亲人。”老嬢嬢说道。

600年风雨飘摇,600年沧桑巨变,600年的思乡之情,如今终于回来了,我的亲人,我的父老乡亲,我的兄弟姐妹们。曾经养育着我祖先的江淮大地,我们等了整整600年,我们回来了!

[责任编辑:邓燕铭]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