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岳西:高质量发展的绿色路径


来源:凤凰网安徽综合

原标题:筑牢生态底色咬定青山不放 岳西:高质量发展的绿色路径国家级生态县、第二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第二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原标题:筑牢生态底色咬定青山不放 岳西:高质量发展的绿色路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岳西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岳西县委宣传部提供)

国家级生态县、第二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第二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近年来,多项国字号荣誉相继落户岳西县。曾经交通闭塞的国家重点贫困山区县,有今日之成绩,它的发展密码是筑牢生态底色,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

生态好绿色足

夯实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初冬的鹭鸶河,流水潺潺,清澈如许。走在毛尖山乡平精村河段,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污水横流、垃圾成堆。

“现在河里的水总是清的,沿着岸边还建了小公园,再也闻不到怪味了。”说起家门口这条河的变化,平精村村民王凤兰一个字总结:“好。”

带来这些变化的是从2017年开始的鹭鸶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工程,这也是岳西县筑牢生态底色的缩影。

“岳西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示范区,生态资源是我们最大的资源和优势,也是我们最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资源。”岳西县委副书记、县长江春生说。

“咬定青山不放松”,是岳西县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岳西建立健全三级林长、河长责任体系,扎实开展“清零”“绿盾”“美园”专项行动,围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聚焦中央环保督察反馈和省市县检查发现问题,狠抓整改落实。关闭拆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7座小水电站,取缔非法大小采砂场125个,关闭搬迁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户)42家,整治“散乱污”企业100余家。统筹推进“五水共治”和三大一强等14个专项行动。

此外,岳西在项目引进时,设置“绿色门槛”。在产业准入上,严格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对生态环保不达标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完成城镇、农业、生态空间“三区”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夯实底色,岳西县各项生态指标持续向好。

到2018年底,森林覆盖率达到76.4%;截至2019年8月,空气优良率为92.4%,优良率较上一年同期上升12.4%;出境水水质达Ⅱ类以上。

道路通环境美

打通高质量发展“任督二脉”

“万水千山、开门见山、山外有山”是岳西的典型特征,许多群众戏言“岳西好风景,出门就爬岭,不是葛藤绊着腿,就是芭茅锁着颈”。

道路不通,谈何发展。

近年来,岳西县全力建设“四好农村路”。

如今,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893.4公里,六潜高速、岳武高速两条彩带“十字交叉”,105国道、318国道两条国道打造“川藏线”,自然村公路通车率达100%,县城内通所有乡镇两小时以内、外联合肥和武汉两大城市均在两小时左右。

几年间,岳西县实现了从落后闭塞的山区县到外通内畅示范县的蜕变转身。

除了路路畅通,该县人居环境改善也在序时推进。

冶溪镇金盆村按照“春有花、夏有阴、秋有果、冬有绿”的标准,实施村庄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和村容村貌改造工程,2017年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随后该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画家村”“摄影村”。

金盆村的变化在岳西俯拾即是。

岳西县强力推进“五清三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投资4.6亿,累计改厕2万余个,改造房屋1.6万余户,实现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环境整治全覆盖,实施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136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74.7%,城乡生活垃圾实行一体化处理运营,县城和农村垃圾收集率、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和95%。

转型了民富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过去种稻,可山区条件不行,收入不好,百姓受穷。2004年开始,改种茶叶,转型对了路子。”冶溪镇琥珀村党支部书记刘国乔说。

从最初的十几亩到现在的2180亩,琥珀村茶叶种植面积已达到人均1亩,年产值超1200万,2018年人均收入超全县人均收入10%。

变对抗性传统种植为适应性特色种植,这是琥珀村的发展路径,也是岳西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目前,保水土性能好、经济附加值高的茶桑产业分别达到17.13万亩和6.7万亩,建成全国最大的高山茭白产业基地5.7万亩,毛竹、油茶、香榧等特色经济林20万亩,茶、桑、菜、果、药等综合收入超过50亿元。已培育有机茶、生态桑、高山菜、道地药、特色种养等绿色产业,2019年9月,入选第二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有机产业先行一步,已列入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示范县试点。

向生态农业转型之时,另一种转型也在发生。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市场经济大潮下,上山砍树、开山采矿,一度成为岳西百姓的致富路径,山林被破坏,水土在流失。再看今天的岳西,山水早已重披绿衣。这是观念的转变,是生产方式的转型。

“以前种地,现在办农家乐,预计一年毛收入在30万。”包家乡鹞落坪村村民张院生说。在当地,农家乐从2011年3家增长到现在的63家,全村1399人中就有700余人从事农家乐,2019年人均收入超11000元。

靠着绿水青山就有吃不完的金山银山。据统计,2018年,岳西共接待游客118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80.5亿元。全县农家乐和民宿已超过800家,43100户林农受益于生态红利,数万贫困户通过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实现脱贫增收。2018年8月,岳西在全省率先脱贫,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76元,较2016年增长21.65%。

首位兴动能新

高质量发展闯新路

自2017年以来,岳西县将大健康、大数据产业确定为首位产业,认真落实“十个一”工作机制,顶级设计,高位推动,首位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成为岳西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新动能。

岳西县中关村·筑梦小镇大数据展示中心,十几块液晶屏幕上数据正不断更新跳动。在这背后做数据支撑的,是东华公司以A类机房标准投资建设的安庆大数据中心。

岳西大数据产业领导发展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晖介绍,目前在做好县内数据资源汇聚的同时,不断推动数据存储和灾备业务向安庆市及其他地区拓展。将来,这些数据可更加精准服务于健康、旅游、水利、社会治理等方方面面。

截至2019年底,大数据产业园二期工程正稳步推进,3家大数据企业、2家总部经济企业、2家人工智能企业正式入驻,东华软件、浙江大华在岳西设立区域性总部,已与11家大数据企业正式签约。据统计,2019年该县大数据产值达10亿元以上。

集养生、养老、运动、食品、医药、医疗为一体的大健康产业,正加速推进。

安庆回音必制药公司投资8亿元的乘风中药健康产业园稳步推进;惠康医疗、西农药业、爱德马天然弱碱水等项目已落户开发区;蓝城温泉特色小镇、融创天堂湖、大汉隆城妙道山康养小镇等一批绿色发展项目相继落户……一二三产不断融合,产业集群不断壮大,2019年前三季度,岳西县大健康企业近3800家,大健康产业产值达74亿元。

“三年来,岳西县虽然实现了脱贫摘帽,乡村振兴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实现老区全面振兴和经济、生态高质量发展使命光荣、任重道远!”江春生说。

记者手记:

在岳西采访中,记者听到两件事,颇为感慨:

第一件事:一个乡镇主要领导千辛万苦招来一个武汉大老板,但当该老板前来考察时,却因为山路难走,车开到一半就调头回去。

第二件事: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包家乡流传着一句话——砍树一个月造就一个万元户。

曾经的岳西,交通薄弱、山高水远,青山绿水是发展屏障,人们只能以不可持续发展的方式靠山吃山。

但如今的岳西不同了,水泥路通到家门口,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一年四季有游客,靠山吃山有了新“吃”法。

将原先的劣势转变为优势,这是岳西坚持生态优先,走出的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为了更高质量的发展,大健康、大数据首位产业确立。大健康产业囊括了养生、养老、运动、食品、医药、医疗六个方面内容,但目前发展最好的还是旅游项目带动的养生和以绿色农业带动的食品,其他几个方面所占份额很小。此外还有产业层次不优、产业链不深、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门类不齐全、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短缺、龙头企业带动不足、产业集聚效应未充分显现等短板。

大健康产业涵盖太广,资源要素如何集聚?大数据产业为谁服务?可能都是岳西需要再思考的问题。

(安庆新闻网)

[责任编辑:蔡庆]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