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马鞍山:创新促转型 赋能高质量发展


来源:凤凰网安徽综合

日前,科技部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分别公布《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19》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9》。在全国72个创新型城市中,马鞍山排名第39位。这是马鞍山持续创新动能

日前,科技部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分别公布《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19》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9》。在全国72个创新型城市中,马鞍山排名第39位。

这是马鞍山持续创新动能加速成长,推进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的有力佐证。

放眼长三角,融入长三角。马鞍山凭借科技创新打造竞争新优势,为马鞍山的高质量发展引来“活力源泉”。  

科技创新点亮发展“高质量”

近年来,马鞍山市紧扣“生态福地、智造名城”城市定位,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主线,聚焦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创新合作、创新环境四个关键环节,构建落实“4×3”科技创新工作矩阵,全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高质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战略支撑。通过努力,国家创新型城市七大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明显。

坚持科技创新,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马鞍山不断通过创新动能加速成长,不断加码“马鞍山智慧”力量,成绩斐然:2019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38.4%,全省第1。高新技术企业达489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3.6件,均居全省第3……省科技厅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同比增幅15.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累计增速达16.1%,新登记省科技成果1527项,全市技术合同输出和吸纳共693份,合同交易额27亿元,分别位居全省第3位和第6位。

科技创新成就“亩均英雄”

以“亩均论英雄”,倒逼“寸土生寸金”;向科技要效益,满城尽展创新旗。

同一个车间,新生产线的人均劳动生产率近100万元/年,是老生产线的1.6倍;同一道加工工序,通过技改实现智能生产,生产效率从过去一天最多加工3件提高到现在40分钟加工1件,产品质量和加工精度大幅提升……“在用地‘分母’不变的情况下,我们通过技改创新、产品升级不断做大做优‘分子’,进一步提升了发展质效。”马鞍山方圆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鲍治国表示。

“亩均论英雄”的方圆实践,正是马鞍山深入实施亩均效益评价,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目前,马鞍山市规上工业企业1071家,高新技术企业489家。除了像方圆这样的市级骨干企业通过技术革新成为亩产先锋外,马鞍山一大批传统企业也纷纷发挥技改投入的乘数效应,一些传统优势企业更是成为典范。瑞泰马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

4万吨的生产线,1万多平方米的厂房内,几乎看不到人影,密集的物料箱或装或卸,行云流水,快速精准。因为“智造”,这样的生产场景发生在瑞泰马钢这个以生产耐火材料为主的传统企业。瑞泰马钢公司建立之初,就将科技创新作为重点,将科研投入项目化,于2017年9月开工建设“节能环保型高温材料智能化制造基地和钢铁高温材料创新中心”项目,2018年9月投产。科技创新从成立之初就已经渗入企业的基因之中,公司副总经理郁书中介绍,截至目前,企业已投入研发经费共计8000多万元。2018年,企业实现营收12.4亿元,2019年预计实现营收12.5亿元。 同样生产耐火材料的马鞍山利尔开元新材料有限公司,崛起的秘诀也是技术创新。在引入北京利尔后,马鞍山利尔开元新材料有限公司通过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对原有生产线进行了彻底升级,丰富了产品种类,提升了产品品质和环保水平,从连年亏损到2018年实现产值4亿元。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驱动马鞍山不断迈步向前的不竭动力,为“智造名城”建设持续注入磅礴动力。 2019年以来,马鞍山市利用功能区的优势,始终将提高企业发展质量放在首位,坚持“以亩均论英雄”,以最小的土地消耗和资源消耗,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科技创新平添“转型底气”

乘东风,启新程。来自马鞍山各级政府的科技创新相关政策红利,惠及全市企业,更是为转型升级的底气。踩着“智造名城”建设的鼓点,全市各级开发园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加快高端人才引进等举措,有力推动“马鞍山制造”向“马鞍山智造”加速转变。

科技创新引擎给力,全市发展动力强劲。以2019年部分园区GDP为横切面,即可窥见各开发园区因科技创新带来的蓬勃发展势头。2019年,马鞍山经开区(示范园区)预计完成规上工业产值450亿元,增幅16%。围绕马鞍山市“智造名城”发展定位,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完成技改投入83.7亿元,增幅20%;新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8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4家,组建国家级、省级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14家。

2019,慈湖高新区预计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06亿元,增幅10%。通过主导产业战略升级、培育高新产业基地,园区工业企业实现七成以上盈利,特别是金星钛白、圣戈班、圣诺贝等骨干企业产值增长超30%以上。一大批企业乘智而上,向新而生。2019年3月份,位于马鞍山经开区的安徽泰尔表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一期项目正式竣工投产,该企业是表面行业全流程的高科技、高效率、综合服务型公司。一期项目完全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亿元,年上缴税收560万元。4月26日,易锐(马鞍山)光电集成基地项目投产,生产研发的多款芯片将应用于数据中心及电信网络的100G高速光收发等,整个项目达产后可形成年产值百亿元的集成光电子产业基地。

科技人才点燃“智慧引擎”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马鞍山通过做实科技人才工作来点燃“智慧引擎”,为马鞍山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智慧动力”。

马鞍山通过推动科研技术转化,以产业聚集人才,以人才引领产业,为全市发展注入新鲜活力。一年来,马鞍山市加大对创新的投入,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机制、科技领域“放管服”等领域改革,让机构、人才、资金、项目等创新要素充分活跃起来;同时,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安居、配偶就业、子女入学、户籍随迁、医疗、旅游、交通等方面的优惠和便利,全面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进一步优化人才生态环境,实现凤栖梧。

为全力融入长三角科创圈,马鞍山市还积极开展大院大所合作,持续深化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等合作,新建省级以上博士后和院士工作站7家;招引培育市级高层次人才团队20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3个,引进“龙马”“骏马”人才2243人,建成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9家。

重才、引才、聚才、爱才……正是人才工作与创新崛起的“同频共振”,奏响了人才与发展的最美和弦。如今,马鞍山市正紧紧抓住“人才科创”这个核心,凝聚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力量”,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蔡庆]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