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安徽产经观察|疫情之下 安徽生鲜电商迎翻盘时刻?


来源:凤凰网安徽综合

2019年被业内视作生鲜电商的“洗牌时刻”,多家生鲜电商相继陷入缩减业务甚至闭店的境地。2020年疫情来袭,人们足不出户,虽然线上买菜的需求量大增,但封闭的交通和社区也考验着生

2019年被业内视作生鲜电商的“洗牌时刻”,多家生鲜电商相继陷入缩减业务甚至闭店的境地。

2020年疫情来袭,人们足不出户,虽然线上买菜的需求量大增,但封闭的交通和社区也考验着生鲜电商组织、供应等能力。

中国生鲜电商的成长之路“历经坎坷”,行业风波不断。凤凰网安徽注意到,仅2016至2017年,就有14家生鲜电商企业宣告破产倒闭。更有报道称,2019年10月开始,每月都有生鲜电商传来负面消息。其中,诞生于安徽的呆萝卜就因资金链断裂等问题,一度陷入关店风波。

被疫情“推了一把”后,频频爆雷的生鲜电商能否在2020年能否逆风翻盘?安徽的生鲜电商能否走得更远?

2019年11月25日,呆萝卜一家门店上挂着“力挺呆萝卜共度难关”的横幅

生鲜电商生意不好做

疫情爆发后,生鲜电商火了,但呆萝卜用“亲身经历”表示,想要做好它并不容易。

呆萝卜源起合肥,扩张迅速,烧钱数亿,曾被视为“电商领域”的黑马,一度是“2019二季度胡润中国潜力独角兽”之一。而在2019年,呆萝卜资金断裂,命悬一线,陷入拍卖资产、破产重整的境地。据报道,继资金断裂十多天后,呆萝卜称其在合肥“百店重启”。

呆萝卜创始人曾表示,极速扩张为发展埋下了隐患。而且,其核心问题是对公司增长的预期与需求太高,低估了生鲜“烧钱”的速度。据报道,从2018年8月到2019年11月,呆萝卜一共收到7亿多人民币等值美金的融资,并且这些资金全部真实到账。

另外,组织管理能力的缺失也导致了公司效率降低、失血过快。创始人曾表示,门店增加,意味着需要拓展更多城市;单店业绩增长,需要增加更多业务;业务提升,则需要投入更多技术。但四者的增长,光靠资本是实现不了的,需要提供对应的组织管理能力。由于缺失了对应的组织管理,导致效率不断降低、失血过快。

业内认为,或许是因认识到了组织管理能力的缺失,重启后的呆萝卜将恢复运营的门店聚集在了合肥。

“休克”转“苏醒”后,呆萝卜似有好转的迹象。据报道,呆萝卜高层管理人员表示,法院已经裁定该公司进入破产重整,有公司高层表示,呆萝卜目前运营状况良好,自2月3日复工以来,月销售额再创新高。

与此同时,安徽生鲜电商“赛道”上的另一名选手“生鲜传奇”,在疫情中获得了不俗的成绩。据了解,生鲜传奇扎根于合肥,成长于社区,过去三年完成的三轮融资估值达30亿人民币,在合肥的店铺数量已达到150家。据报道,此次疫情使生鲜传奇线上订单占比从2%涨到了15%左右,销售额也增长3倍。

生鲜传奇似乎打算乘势而上。据报道,生鲜传奇启动新一轮融资,并计划2021年进军全国。而且,公司高层对媒体表示,这次疫情不会动摇生鲜传奇今年的开店计划。据了解,生鲜传奇原计划在今年6、7月完成融资,现在已经把时间表提前,正式启动了融资进程。

但生鲜传奇仍抱有谨慎的态度。据报道,有高层表示,公司在研究提前过冬,裁撤部分部门和门店、压缩编制。

合肥北一环一家生鲜传奇正在营业中

“虚假繁荣”还是“新风口”?

此次疫情将生鲜电商推至新风口。据凤凰网安徽了解,有数据显示,生鲜电商APP的使用时长在2020年春节后两周比平日增长96.4%,日活用户从平日的不到800万,在春节期间突破了1000万,节后再次突破到1200万。

疫情的出现,让大量生鲜电商平台大大降低了获客成本,并且需求量激增。再加上云买菜、无接触配送......这些直击消费者痛点的服务让生鲜电商突然进入“旺季”。

凤凰网安徽注意到,在此形势下,似乎谁都想来分一杯羹。中石化也在2月宣布“下场”卖菜,把加油站变成菜市场,并以超27000个前置仓等实力操作被称为“最凶猛的生鲜新玩家”。

但是当疫情过后,潮水褪去,春节时期火爆的数据仍需打一个问号:人们买菜的习惯会因为暂时的疫情而改变吗?

实际上,多数中国消费者购买生鲜产品时习惯去实地购买挑选。据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中国半数以上的生鲜商品是在菜市场卖出的。

疫情过后,生鲜电商能否在三线、四线及以下的城市继续获得稳定充足的客源、中老年人能否成为消费主力,还未可知。据报道,生鲜电商的大部分用户是收入高、坐标一线城市的年轻人,生鲜电商的也是驻扎在一线城市居多。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人们对生鲜食材的需求并不会因疫情结束而回落,而且,此次疫情让人们的安全意识和对健康的追求得到了强化,越来越多的人也倾向于回家做饭。

这也许能给生鲜电商摆脱困境的契机。业内认为,预包装菜可被视作生鲜商品标准化的重要环节,即生鲜电商需要在门店售卖前对菜品进行预处理,这将倒逼上游供应链乃至整个流程的标准化。

而此次疫情让消费者对预包装菜的接受程度提升了,这这避免了消费过程中的挑拣,减少了一定的商品损耗。

但是,另一种声音不可忽视:生鲜虽然是消费刚需,但是零售模式并不好做。据了解,生鲜小店的进货渠道零散,不仅采购数量较小,采购方式(时间、地点)也比较随意。在非常时期,小店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生鲜供应链体系的弱点,暴露无遗。

相较而言,疫情期间,连锁生鲜零售店的组织能力、供应链能力显然要强于独立的小店。然而,“规模不经济”现象可能会成为连锁店扩大规模的绊脚石,即店少的时候盈利,门店数量多了却亏损了。

仅呆萝卜曾面临这种困境,生鲜传奇也不例外。据报道,公司高层称,生鲜传奇开出第一家门店时,该门店一年净赚100万,但是,随着门店数量的增加,开到100家店时,效益反而下降了。

业内认为,导致规模不经济的主要原因在于,生鲜行业特别是蔬菜水果等品类,在诸多环节很难做到标准化,导致规模越大,成本越大,算总帐反而是亏钱。

当然,无论此时的生鲜电商是虚假繁荣还是逆势翻盘,此次疫情让人们认识到了农贸市场规范化运营的重要性,“农改超”也是大势所趋。

疫情时期带来了激增的需求量,也为行业带来了启示和教训。跌倒后重新站起的呆萝卜能否走的更远,待疫情结束后,可成为一个观察的样本。(文/刘李冬)

(来源综合:中国经济周刊、新京报、经济日报、东南商报、中安在线、虎嗅、36氪、IBMG商业智库、投资界等)

[责任编辑:王顺]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