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深山春来早,茶农增收忙——霍山县启动春季新茶采摘见闻


来源:凤凰网安徽综合

“这些是今年才做出来的第一批新茶,你们尝尝香不香?”杨安春,今年61岁,从事黄芽茶制作已经30多年,算是这一行的老师傅了。他和女婿郭齐峰一起经营的这家霍山县斑竹茶业农民专业合作

“这些是今年才做出来的第一批新茶,你们尝尝香不香?”杨安春,今年61岁,从事黄芽茶制作已经30多年,算是这一行的老师傅了。他和女婿郭齐峰一起经营的这家霍山县斑竹茶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西石门茶厂,是今年全县复产开秤最早的茶厂。

(杨安春正在制作今年第一批黄芽新茶)

3月16日17时左右,太阳还没下山,为了卖上好价钱,四里八乡的茶农们已经络绎不绝地往这里赶。

“我这茶是才下山的,你看这茶头好小,大小又匀均,你再多给点钱……”卖茶的大姐笑着把自己的茶叶放在电子秤上。

“行,行,你这茶摘得确实排场,清爽干净,没有枯叶芥蒂,加你3元算58元一斤,1斤2两6,73元钱你拿好。”负责收茶的郭齐峰为人也干脆。

(郭齐峰和茶农们称茶议价)

听人介绍,这位卖茶的大姐王秀娟是邻村石家河村人,去年一直在合肥一家饭店当服务员,今年闹疫情,她干脆在家等茶春季过去再出门务工。

“前天才开秤,这两天鲜草一直稳定在55元一斤。茶叶才开摘,量少,一天能收个30斤左右。”据郭齐峰介绍,这种名为“乌流早”的茶叶是当地发芽最早的茶叶品种,比“舒茶早”还要早上市10天左右。按去年的行情,这第一批黄芽干茶可以卖到300元一斤。

(霍山黄芽正式进入采摘季)

霍山是产茶大县,霍山黄芽是远近闻名的国家地理标志品牌,茶叶也是当地群众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听郭齐峰说,西石门茶厂年均收鲜茶4万斤,制成黄芽1万斤,另外每年还制作绿茶10万斤左右。黄芽名优茶制作期是每年3月中旬到4月下旬,而绿茶制作则一直持续到7月初,年产值在200万元。而他们成立的茶业合作社成员每年的的茶叶收入大都在1万元左右。

“你们茶厂是不是正常收茶了?有人收我们才敢摘。听说现在霍山黄芽茶市场还没开秤,茶贩没来收茶我们也不敢摘,山上茶叶都满棵青了!”黑石渡镇新店河村的姜文超夫妻俩这两天一直在到处打听哪里茶厂开始收茶的事。这几天天气好,茶叶长得快,他家有5亩茶山,都急等着要采摘了。

“现在全国都还在疫情防控期间,村里的劳动力不能外出打工。为了保证群众的家庭收入,我们一方面想方设法帮助茶厂早开工、早复产,一方面积极动员乡亲们早采摘、早出售。争取在疫情结束,群众外出务工前在茶叶上多挣钱、多获益。”西石门村党委副书记程学胜介绍说。

在霍山茗源茶叶良种培育基地,67岁的苏华碧老人正在和一群农村妇女们一起在给茶苗复种、浇水。

(苏华碧老人正和村民们移栽良种茶苗)

“我家就在西石门村住,早上7点来,下午5点半回,中午能回家烧饭,一天还能挣到80元钱。”劳作之余,苏华碧老人直起腰来笑着说。

这位“六安好人”苏华碧是八口之家的主心骨,照顾着一家6口老弱病小。从90多岁的公公婆婆,到行动不便的丈夫以及有先天性智力残疾的女儿,再到两个小孙儿。本应享受天伦之乐的苏华碧,比年轻时更加忙碌。好在生活的不易并没有压垮这位坚强的老人,对于这份既能照顾家人,又能就近务工挣钱的工作,她很满足,“村里人都照顾我,分我的活都不累人。”

听苏华碧老人说,她们现在在基地里复种的这些无性扦插苗是从浙江引进的安吉白茶品种。这个霍山茗源茶叶良种培育基地有育苗园50亩,母本园100亩,基地培育有“金鸡种”、“舒茶早”、“安吉白茶”等多种茶叶良种,是全县最大的茶叶良种基地之一。

(霍山茗源茶叶良种培育基地育苗园)

“今年疫情严重,许多村里人都没有出门打工,干脆在家操持自家茶园。今年来买茶苗的特别多,有的人家一种就是十几亩。都讲茶叶是农村的‘绿色银行’,把茶园种好了,一年下来一万元收入是稳稳当当的!”程学胜说,因为疫情耽误出门打工,村里留在家里摘茶的劳动力多,再加上今年气候好,没有经历往年的倒春寒,雨水温度都适宜,今年的霍山黄芽有望打破往年的收入纪录。(陈波 郑昕)

[责任编辑:杨胜男]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