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安徽蚌埠:抗“疫”一线的美丽“小姨”


来源:凤凰网安徽综合

清晨5点半,天刚刚亮,外面一片寂静。蚌埠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儿童部营养配餐室已传出阵阵响声,护理员蔡士兰正忙着给重残、重病的孩子准备营养餐。只见她一边熟练地将鲜鱼剔骨去刺,一边将剁下的鱼头炖汤,再用破

清晨5点半,天刚刚亮,外面一片寂静。蚌埠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儿童部营养配餐室已传出阵阵响声,护理员蔡士兰正忙着给重残、重病的孩子准备营养餐。只见她一边熟练地将鲜鱼剔骨去刺,一边将剁下的鱼头炖汤,再用破壁机把鱼肉打碎成鱼泥,放入蛋清、配料搅拌,团成一个个小鱼丸,在搓鱼丸时还不时将鱼肉里面的小刺挑出来。半个多小时去了,汤好了,鱼丸也做成了。下锅煮熟后,再仔细地去除鱼头、大骨头,把鱼脑单独弄出来……。就这样,赶在7点前,鱼丸汤营养餐就在细心的烹制下完成了。看到孩子们吃得那么可口,她笑着说,虽然时间长了点,步骤复杂了点,但看到孩子们吃得那么开心,再累也值了。可谁知道,蔡士兰一个月前才做过一场大手术,福利院封闭管理报名时,部门考虑到她的身体状况,准备让她在家待命。但她坚决要求到岗,挂在她嘴边的一句话就是:“非常时期多一个人,就能多一份力量。”

这边饭菜飘香,那边各个寝室里也渐渐热闹起来,孩子们陆续起床了。护士长出身的儿童部副主任孙振蓉延续着护士长的习惯,特别会操心,做事麻利,是孩子们心中最称职的“小姨”之一。自封闭管理以来,她主动承担着取饭、分发、喂饭、卫生消毒、内务整理等任务,带着孩子做游戏,督促做好个人防控等等,总是事无巨细。她患有腰疾,一天下来,腰疼得必须佩戴护腰才能躺在床上,还要考虑明天的工作安排。由于封闭管理,行政、医务人员不再入室查房,查房的重任就落在她的身上。就这样一天一天地撑着。用她的话说,“主任不在,再苦再累也要撑起这个‘家’”。

蓓蕾室里都是重残的幼儿,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吃喝拉撒睡全靠护理员照顾。宋先叶在儿童部从事幼儿早教工作,疫情防控期间,由于护理员们忙不过来,她就主动干起了护理员的岗位。宋先叶身体不好,丈夫在国外打工。封闭前的那天晚上,她得知自己要到防控一线封闭不能回家了,就给女儿做好了5天的饭菜,让孩子独自留在家,孩子昨天突然打来电话说饭菜坏了,已经一顿没吃了,宋先叶强忍着泪水,哽咽着说:“妈妈马上给你做”。她让同小区的一个亲戚到超市帮忙购买了女儿接下来5天的速冻食品,告诉女儿“支持妈妈,一起加油”。 “大家”固然重要,可没有了“小家”又怎能去成全“大家”。

“小姨”卢宗文是位80后的年轻妈妈,孩子上小学,平时的生活学习都依赖她。在得知妈妈要离开家时,孩子抱着妈妈哭着说:“不要走,不要走!”卢宗文只好一大早趁孩子还未醒时匆匆离开了家,心里默默地念着“孩子对不起,院里的孩子更需要妈妈!”休息时间和孩子视频时,她一次次地说着“妈妈明天就回来了”的“谎言”。

兰馨室是女生寝室,周蓓蓓和吴建梅是搭档。吴建梅刚入院一年多,进院战斗时她说:“我在福利院是新人,我要多做点。”这个新人十分好学,跟护士学习了规范的“七步洗手法”,每天手把手地教孩子们洗手。“来,小手搓搓、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揉揉……”先天愚型儿童晓渝认真地跟着学,洗干净后骄傲地伸出小手,展示他的“作品”,嘴里含糊不清地嚷着“净!净!”。周蓓蓓比吴建梅年龄小,但在护理战线上可是位老同志,自己的孩子刚上小学。她娴熟地帮孩子们穿衣、刷牙、洗脸、喝水,然后开始喂营养餐。当班时忙得一刻也不闲着时还好点,可到了休班的晚上就揪心其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吃饱、是不是穿暖了,看到手机里孩子哭着要妈妈的画面时,她自己再也忍不住那牵挂的泪水,哗哗地流了出来……

阳光室是男生寝室,别看平时男生们比女生们调皮,但是关键时刻又化身为一个个小暖男,让护理员感动。付冬梅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付妈妈”,她经常给孩子们带好吃的,今天带饺子,明天带烤肠。她患有高血压,常年服药。一次孩子们喊着、拽着让“付妈妈”带他们玩“老鹰捉小鸡”,可她哪有孩子们的精力,一场游戏玩下来,满头大汗的她一阵头晕、心慌,靠在门框上休息。懂事的小虎立刻上前扶着付妈妈,其他孩子纷纷喊来隔壁阿姨帮忙。稍微好了点后,付妈妈又当起了“头鸡”。她说陪伴是给这些孩子最好的礼物,疫情防控期间她更要坚强,因为只有坚强,才有希望!

护理员们的大姐姐何友红已在福利院工作了20多年,一拨又一拨的孩子在她养育下走进家庭,走向社会。可现在不同以前了,家里婆婆重病在床瘫痪多年,需要照顾,上个月她的脚疾发作动了小手术,至今走路都一瘸一拐的。可她在报名“参战”时却说活动活动伤口恢复得快。其实哪有活动养病的道理,其实她心里是放不下自己护理的那些孩子们。

经验丰富的周兰芹和杨华艳是贝贝室的护理员,两人都在一线护理了20多年。婴儿的护理庞杂而琐碎,两人每天都要为小婴儿们喂奶、换尿布、洗脸、穿衣……一个孩子每天需要弯腰工作20余次,尤其是一些先天残疾的婴儿护理难度更重,向身体痉挛、吞咽困难的残儿,只能一点一点地用注射器推注流食。组里虽然就七八个孩子,但一天忙下来,两个人的腰已经直不起来。由于工作表现出色,杨华艳去年被院里评为“最美小姨”。

“主任,我报名,我能胜任生活护理和儿童配餐工作,我还学过护理。”配奶室的“小姨”李艳是第一个报名“参战”的护理员。她公公患老年痴呆多年,瘫痪在床,女儿正值高三,学业紧张。爱人没有阻拦,他明白这个时候留不住她。从她1999年护校毕业走进福利院后,再也没有离开过这个家。李艳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在2018年院里组织的孤残儿童护理员技能大赛中勇夺第一名。院里封闭管理期间,她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配餐、喂饭、刷碗、拖地、消毒,变身为康复师,担当特教老师,忙得团团转。

24小时、48小时、72小时、96小时……眼前是一个个弱小的孩子,未来不知还要封闭多少个小时。11个“小姨”拖着连续奋战的疲惫身躯,在漫长的疫情抗击中,忍受着思念和恐惧的煎熬。夜深人静的时候,聊到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她们总会眼角湿润,满是愧疚。白天面对孩子们,她们又擦干眼泪,继续前行。她们自发组织跳起广场舞,排解情绪,加油打气。动感的音乐一响,“小姨”们和着节拍,时而身体前倾,时而摇头摆手,千姿百态,惟妙惟肖。福利院里传出久违的笑声……

11位“小姨”,11个守护神。她们中有很多人的为母之路都是从福利院开始的。从青丝变白发,她们却还说照顾孩子们几十年还没够。

疫情防控中的“铿锵玫瑰”,孩子心目中温暖“小姨”。蚌埠市社会(儿童)福利院的“小姨工作室”是民政系统知名的服务品牌,这些“小姨”用柔弱的肩膀担当了责任,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服务宗旨,体现了“虽非亲骨肉,依然父母心”的崇高情怀,彰显了“我们努力一分,孩子受益一生”的道德追求。(朱永鑫 王晖)

[责任编辑:杨胜男]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