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创新领航 百舸争流千帆竞


来源:凤凰网安徽综合

原标题:创新领航百舸争流千帆竞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视察时指出,安徽实施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有优势,要用好这一优势,下好创新“先手棋&rd

原标题:创新领航百舸争流千帆竞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视察时指出,安徽实施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有优势,要用好这一优势,下好创新“先手棋”。

四年来,安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秉持“大创新大发展、小创新小发展、不创新难发展”的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科技战疫吹响集结号

岁末年初,新冠病毒来势汹汹,疫情防控刻不容缓。同病毒较量最好的“利器”是科技,安徽迅速吹响科技战“疫”集结号。

——快速诊断,“安徽试剂”大显身手。

安徽省疾控中心在全国较早成功分离出4株高滴度的病毒株;新冠肺炎影像辅助诊断系统,3秒钟完成一例CT影像诊断;新冠病毒抗体试纸条,15分钟完成检测;核酸检测试剂盒,90分钟出具检测结果。

——有效防控,“安徽利器”大展拳脚。

驰援武汉的瑞弗负压救护车出口海外,用于重大传染病员的安全隔离与转运,被誉为“特大号N95口罩”;智医助理机器人1分钟可拨打900个电话,有效提升防控效率;“无接触测温安检一体机”在上海地铁、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等广泛应用,让体温检测不用“面对面”;全球首台“空气成像无接触电梯按钮终端”在安徽应用,有效减少病毒在固体物的接触传播;填补国内外空白的除菌毒空气处理设备批量生产,公共场所消毒除菌再添利器;全国首条高速防护口罩专用生产线在安徽下线,每分钟可生产防护口罩500只,日产能50万只以上,大大提升医护物资产能。

——救治病患,“安徽药方”出奇制胜。

中国科大和安徽省立医院联合攻关团队开展的“托珠单抗”免疫治疗方案,有效抑制炎症风暴、救治危急重症,纳入国家第七版诊疗方案,助力国际抗疫;安徽中医药参与救治和治愈出院占比均超98%;中医药“安徽疗法”,得到世卫组织点赞;中科院中西结合治疗方案、贝克药业开发治疗新冠肺炎的药品分别进入临床应用和实验阶段;海外连线,“安徽药方”为世界贡献力量。

科技力量助力安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安徽在全国新冠肺炎疫情比较严重的省份中率先“清零”,确诊患者临床治愈率高达99.4%,居全国前列。

凝神聚力奏响“最强音”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安徽凝神聚力,下好创新“先手棋”。

——重大科学装置,星光璀璨。

全球最大的量子实验室——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呼之欲出;能源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同步启动;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离子医学中心加快建设。

安徽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主基地,构建“四个一”创新主平台,有序推进“一室一中心”建设,大科学装置呈集群发展之势。

——重大科技成果,耀目世界。

2019年,中国科大在全球首次实现天文尺度的量子干涉,今年3月再创量子密钥分发最远传输距离纪录,标志着我国在量子通信技术和应用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继2018年“人造太阳”首次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后,2019年,中科院合肥物质院成功研制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首个大型超导磁体线圈竣工交付。

“悟空”探秘、“墨子”传信、“高分”观测、“人造太阳”刷新世界纪录,量子通信、稳态强磁场、同步辐射光源、聚变能等全球领先。

——重大科技应用,疾步快走。

全国首次投产的自主研发动态随机存储芯片面世;全国首块自主研制的8.5代超薄浮法玻璃基板下线;特种缓冲吸能材料成功应用于“嫦娥四号”。四年来,安徽国家级研发平台突破200家,增长39%;41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

从“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跨越,创新已成为安徽最大优势、最靓名片、最强音符!

化“危”为“机” 增添新动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主动出击,化“危”为“机”,疫情下的安徽经济彰显出巨大韧性。

今年2月25日以来,安徽已先后举行四次贯彻“六稳”“云签约”及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超过4500亿元,聚焦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医疗大健康、工业互联网、装备制造等高端前沿行业。安徽将每月推进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

如果说,原始创新是“钱变纸”,那么,产业创新就是“纸变钱”。四年来,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芯屏器合”组合大展拳脚,挺起先进制造业脊梁。

“芯”光灿烂:合肥聚集了近260家集成电路企业,总投资2200亿元的动态随机存储芯片基地、国内最大的驱动芯片制造基地加快建设,集成电路产值年复合增长率居全国前列,从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材料到终端应用的全链条布局加速形成。

“屏”步青云:合肥从建设国内第一条高世代线——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屏6代线开始,相继建成8.5代线、国内首条10.5代线、柔性显示6代线、全球首条12寸硅基微型显示生产线,在国内形成了生产规模最大、产业链条最完整、发展速度最快的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基地。

“器”势磅礴:航空发动机用单晶叶片打破国外垄断;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世界第一;六轴工业机器人产量居全国第一;建成全球最先进的全铝车身纯电动智能制造线。

“合”家欢乐: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智能语音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试点,中国声谷入园企业800户、营业收入800亿元。

合肥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和铜陵先进结构材料等4个产业集群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获批数量位居全国第三。安徽省24个重大新兴产业基地,牵头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1037件,2019年实现产值7027.7亿元、同比增长13.4%,成为安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制造业强则经济强,制造业兴则经济兴。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亲致贺信,从国家层面赋予大会重要定位,为安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标定了“新方位”。世界制造业大会规格之高、规模之大、模式之新、影响之广,在安徽发展史上前所未有。

从“创新追赶”向“创新引领”跨越,一场历史性变革汇聚起安徽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活力奔涌筑造新高地

创新愉快、愉快创新,安徽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完善政策保障体系,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安徽提出科技强省建设“三步走”目标,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实施省高新技术企业加速成长行动,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全面激发科技创新主体活力。

新近出台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10条措施,支持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发展9条政策,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发展20条举措,支持5G发展若干政策,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23条措施……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我省累计出台226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

全国首座以创新为主题的场馆——“安徽创新馆”建成,正在成为“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的科技大市场。“数字江淮”建设提速提效, 推进“皖事通办”迈向“皖事如意”。

围绕科技创新共同体、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试验区,安徽努力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合肥连续两年跻身“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中国城市”前三名。2019年,安徽7人当选两院院士,人数为历年之最。

四年来,安徽共有13项支持创新的改革举措被国务院全国推广。

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2019年安徽GDP达37114亿元,跃居全国第11位。

筑造创新高地,安徽在发力;攻克创新难关,安徽在探索;引领创新潮流,安徽在奔跑!从这个不同寻常的春天出发,安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按下创新“快进键”,跑出发展“加速度”,吹响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冲锋号!

(来源:安徽日报)

[责任编辑:袁瑾]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