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安徽一地已进入法定汛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进入临战状态


来源:凤凰网安徽综合

5月1日起,池州市贵池区已进入法定汛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进入临战状态。该区地处长江沿线,境内地形地貌多样,河流水系发达。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性灾害天气发生频率不断增加,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

5月1日起,池州市贵池区已进入法定汛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进入临战状态。该区地处长江沿线,境内地形地貌多样,河流水系发达。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性灾害天气发生频率不断增加,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局部强降雨极易引发山洪灾害、城乡内涝。根据气象部门预测,加之前期疫情叠加影响,今年的水旱灾害防御形势严峻,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几率和风险在不断增大。

为强化水旱灾害防御意识,掌握水旱灾害防御调度要领,提高决策指挥水平,确保今年安全度汛,日前,贵池区水旱灾害防御业务培训班开班。本次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防汛抗旱指挥调度知识、水库安全度汛知识、堤防巡查抢险知识、山洪灾害防御基础知识和农村安全饮水知识等,来自各镇街、园区水利部门和四大圩口管理所100余人参加培训。

小编从会上了解到,今年的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坚持以防为主。  “宁可十防九空,也不能一次无防”。该区将立足于防,把各项防御措施做到位、做扎实,在建、防、抢、救4个水旱灾害防御关口上,努力实现关口前移,做到抢在救之前,防在抢之前,建在防之前,提高安全保障系数,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坚持生命至上。“宁可听到群众骂声,也不要听到群众哭声”。在危险来临之前坚决果断转移群众,妥善安置被转移群众生活。特别是在山洪和地质灾害影响区、江心洲、外滩圩等高风险区,及时有效地发布预警信号,做细群众思想工作,加强灾害风险和应急预案的宣传,强化人员转移避险预案演练。

三是坚持统筹兼顾。树立旱涝兼治理念,通过工程措施,建立完善调蓄工程体系,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兼顾防洪减灾和蓄水兴利,综合运用“拦、蓄、分、滞、排”等防洪措施和“蓄、引、提、调、连”等抗旱措施,避水害趋水利,充分发挥水旱灾害防御减灾工程体系综合效益。同时,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防汛时不忘抗旱,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保持适度蓄水;抗旱时不忘防汛,严防旱涝急转。 

四是坚持群防群控。坚持党委政府在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形成政府统一指挥、部门协调联动、社会广泛参与的组织体系,为夺取防洪抢险救灾胜利提供有力保障。

据了解,贵池区江河堤防上共建有规模以上涵闸74 座。其中2 座中型,8 座小(1)型,其余均为小(2)型。全区共有55 千瓦以上机电排灌站133 处,装机283 台42498kw,设计灌溉面积78.36 万亩。全区共建有小型水库111 座,其中小(1)型水库6 座,小(2)型95 座,总库容0.4 亿立方米,兴利库容0.27 亿立方米,灌溉面积10.08 万亩,影响人口5.43 万人。目前该区111座小型水库已全部完成除险加固。全区现有塘坝5881 座,总库容0.54 亿立方米,灌溉面积19.33 万亩。

“十二五”期间,贵池区初步建成了山洪监测预警系统,2017年该区实施了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示范建设项目。主要包括:自动雨量站8 处、人工雨量站20 处、自动水位站37 处、人工水位站29 处、视频监测站6 处、图片监测站4 处、中心机房及会商室各1 处。预警广播112 处、人工预警设备146套,15 个基层水利站防汛能力建设、10 所学校预警能力建设以及群策群防体系建设,建立了区本级与19 个镇街联通的视频会商系统。(宝地贵池)

[责任编辑:刘李冬]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