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沪浙苏皖四地代表齐发声:用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舞台”


来源:凤凰网安徽综合

原标题:沪浙苏皖四地代表齐发声:用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舞台”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

原标题:沪浙苏皖四地代表齐发声:用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舞台”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深入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展现安徽作为,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在区域互动上拉长长板,在加快发展中补齐短板,切实当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方面军,加快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上海

全国人大代表、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

构筑强健共同体,打造“三个高地”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赋予了长三角新的战略使命。三省一市应该紧抓机遇、顺势而为,让合作关系更趋紧密,创新活力持续释放,产业竞争力实现提升。”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说,如果说当前全球化竞争是以城市群为代表的竞争,长三角毫无疑问应在全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上更好发挥“主引擎”“主阵地”作用。

陈鸣波表示,长三角有着良好产业基础,在产业创新资源集聚方面,产业创新基础雄厚,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协同推进。比如,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去年已上线开通,去年上海与苏浙皖间技术合同交易已近1万项,区域协同创新活力不断增强。

在优势产业发展方面,长三角在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在此次疫情防控中,长三角地区产业链集聚优势得到充分体现,截至4月底,上海为苏浙皖协调以及三省为上海协调配套企业复工复产约550家。

在产业新基建方面,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建设大力推进,2018年三省一市共同签署5G先试先用和工业互联网协同推进的合作协议,当年选择的这两个切入点,正好契合现在国家倡导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陈鸣波说:“如果用一句话比喻,我对未来长三角产业一体化的考虑,就是长三角要在创新大脑、强壮筋骨、血脉畅通上,构筑更富活力、更为强健的有机共同体,聚力打造产业创新高地、产业集群高地、产业要素配置高地。 ”

具体而言,在打造产业创新高地方面,长三角要立足全球视野、国家战略和区域优势,肩负更多的国家战略任务。“长三角地区作为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国家队’,应在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等方面狠下功夫、体现作为,力争多些‘从0到1’的突破。 ”不仅如此,长三角要合力打造产业创新共同体,合力打造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并且进一步加强技术转移转化。

在打造产业集群高地方面,要抓住全球产业链重构机遇,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比如,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长三角地区应协同推进点式突破、链式创新,构建嵌入式、耦合式产业链集群,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的保障能力。同时,打造产业集群组织,共建若干开放合作、非盈利性的跨区域产业集群发展促进机构,并积极营造产业创新生态。

在打造产业要素配置高地方面,围绕土地、人才、资本、数据等要素,可以有很多新探索。比如,长三角地区能否构建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的调剂市场,在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创新产业用地类型混合利用等方面探索更多有益经验。又如,数据要素方面,建议探索成立长三角大数据交易中心,在权属界定、开放共享、交易流通标准规则等方面贡献长三角方案。同时,临港新片区要探索跨境数据流动机制,成为参与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与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

江苏省水利厅厅长陈杰:

打造长三角水利现代化示范区

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这里水网密布、河湖众多,具有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的自然优势和生态基础。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水利厅厅长陈杰认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就是要切实发挥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作用,坚持把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江苏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主动作为、精准发力,开启示范区水利基本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如何画好一体化治水的“同心圆”?在陈杰看来,江苏要立足江南水乡特色,以安全为前提、以生态为基底、以美丽为形象、以幸福为目标,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品质实施,打造水利现代化示范区,展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治水愿景。聚焦示范性,加快构建一体化的水治理体系,实现示范区内河网水系互联互通、饮用水源共保共享、河湖保护同标同管、工程运行联调联控。聚焦高质量,通过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打造水网密集区的防洪保安样板、行政交集区的协同供水样板、产业集聚区的集约用水样板、城镇密布区的生态保护样板。聚焦现代化,按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探索水利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与发展模式,打造集标准化建设、精细化管理和智慧化运行于一体的现代化示范区。

建设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构建互联互通、功能齐备、生态绿色的水系格局是重点。江苏将以河为脉,串湖、连荡、接漾,打造“三河两湖一网”生态绿色廊道框架,形成“淞浦达江海、塘浦织圩田、运河系文脉、荡漾驻乡愁”的新天堂。

“我省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战略的叠加地、交汇区,加快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把示范区建成水利现代化的先行区,是国家赋予的重托、是时代赋予的重任。 ”陈杰表示,要围绕一体化发展部署,全面完善保护体制机制,实现一体化管理保护,为形成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作出水利贡献。

加快推进“四统一”。在不同行政区域间,统一河湖等级,推进一体化管理;统一跨界河湖防洪、排涝、供水、通航、灌溉等治理标准,推进一体化治理;统一河湖水质保护、水面清护、生态维护等标准,推进一体化养护;统一河湖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推进一体化运行。

积极实践“六联合”。在示范区范围内,通过探索水系统联合治理、水灾害联合防御、水资源联合调度、水域空间联合管理、水行政联合执法、水信息联合共享,推进水治理一体化进程,提升水治理的综合效能。(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吴琼)

浙江

全国人大代表、

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胡成中:

支持龙头企业跨区域布局

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不仅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更肩负着实现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定位,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重担。

长三角各城市,资源禀赋各异,有各占优势的细分产业部门,而且彼此间又相互关联。如何形成集群化的优势?龙头企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个“百亿”级别的电子电器产业集群,一个新的智能电气产业生态系统——这是芜湖对德力西的新期待。继2012年,德力西电气斥巨资在芜湖县新芜经济开发区打造了一个智能制造基地之后,德力西再度加码芜湖,于去年底上马总投资超过10亿元的二期项目。

全国人大代表、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胡成中介绍,二期项目全部投产后,凭借强大电气数字化技术及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德力西电气芜湖工业园将协同园区配套企业形成“百亿”级别的电子电器产业集群,成为带动当地电气全产业链数字制造升级的新引擎,助力构建全新的智能电气产业生态系统。

“这也是德力西电气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 ”胡成中说,这一新项目达产后,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德力西电气未来产业布局,也将推动中国低压电器行业产业格局变革。

德力西是在长三角的江风海韵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与长三角有着血脉相连的紧密关系。这些年,德力西持续推动电气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温州、芜湖、上海、杭州——德力西五大制造基地中的四个都落在长三角。“无论是从感情上,还是从占据发展高地的战略考量上,长三角都是我们产业和经营的重心所在。 ”

正因为如此,胡成中体会到,龙头企业的跨区域布局,与整个长三角要素资源的流动以及产业链延伸融合、产业布局的优化密切相关。而且,这也事关长三角地区世界级产业集群的打造。

“通过龙头企业的跨区域布局和深层次的产业合作机制,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在城市群中流动,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构建起优势互补、合理分工的一体化产业格局。 ”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胡成中建议,要鼓励长三角地区重点行业龙头企业通过跨区域兼并重组,建立总部-基地等多种方式,实施一批区域产业合作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实现科研、生产、营销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以实体机构、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优化跨区域的生产力布局和配套服务,实现产业链整合,助推产业集群化发展。

与此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也是重要一环。胡成中介绍,这次德力西在芜湖的二期项目,投资方正是中法合资的德力西电气(芜湖)有限公司。

当前,由于国内外疫情前所未有的冲击,并因为全球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全球产业链面临格局重构。胡成中建议,要抓住全球产业链重构的重要战略窗口期,借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做好顶层设计。特别是,要努力提高产业链的开放性、包容性和现代化水平,加强高水平的营商环境建设,持续吸引国外高端制造业投资落地。

安徽

全国人大代表、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天培:

打造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019年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及《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颁布实施的开局之年。安徽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围绕国家赋予安徽“两地一区”功能定位,在上海龙头带动下,携手苏浙,扬皖所长,主动作为,探索形成具有安徽特色的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路径与格局。

“紧盯国家战略导向,紧盯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紧盯安徽长远建设,不断攻坚突破,积极担当作为,贡献安徽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天培表示,立足产业基础、创新优势和市场腹地,攀升全球价值链,安徽积极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越来越多的产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在安徽集聚,创造了新的供给,引领了新的需求,增强了新的发展动力。

当前,技术与需求的变革推动长三角产业分工合作加速升级。安徽“芯屏器合”等产业集群加速发展,挺起先进制造业脊梁。

安徽省委、省政府按照总书记“一定要把我国制造业搞上去”的要求,着力打造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链。 “安徽加快推进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人工智能、先进结构材料4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个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及全省24个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张天培告诉记者。安徽全力打造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成立皖江江北、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制定实施推动两个集中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成功举办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深化“央企、民企、外企、港澳企、台企、侨企”六百对接,集中签约项目638个,投资总额7351亿元,其中长三角合作项目149个、总投资额1018亿元。与沪苏浙共同签署《长江三角洲区域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互认合作协议》,推动车联网领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举办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打造“G60科创云”平台,G60科创走廊新能源产业联盟、新能源和网联汽车产业联盟、通航产业联盟分别在宣城、合肥、芜湖成立。全国首个跨省5G视频通话在上海、杭州、苏州、合肥四城实现互联。

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安徽省委、省政府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省上下鼓足干劲,科学应对,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特别是充分发挥一体化合作机制作用,联合沪苏浙召开了两次主要领导视频会,专题研究部署统筹推进长三角疫情联防联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建立实施长三角‘7+5’疫情联防联控协同机制,有力推进了长三角疫情信息互联互通、防疫物资互济互帮、健康码互认通用、产业链复工复产协同互助、企业复工复产复市招工协调。 ”张天培表示。

当前,百年未有“大变局”和百年不遇“大疫情”碰撞叠加。安徽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越是这个时候,越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张天培表示,“安徽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全面实施国家规划纲要、‘三个清单’及安徽行动计划,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聚力推动‘四重’建设(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取得新突破。 ”(来源:新华报业、解放日报、浙江日报、安徽日报)

[责任编辑:徐媛媛]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