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暖新闻

一周内实现3例捐献 刷新合肥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记录!

来源:安徽网

2020-06-18 第861期

原标题:一周实现3例捐献合肥造干捐献刷新记录

6月17日、18日,包超、江敏两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相继在中国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相继完成了造血干细胞采集,成为合肥市累计第63例、6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加上6月15日成功捐献的邵品德,一周内共实现3例捐献,刷新了合肥市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记录。

终于有了救人的机会

1987年出生的包超住在合肥市蜀山区,目前是研究所一名工程师,献过全血8次、血小板6次,“通过新闻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早就有了入库的想法,毕竟普通人能够挽救他人生命的机会真的很少。”2014年,包超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2019年12月,包超接到合肥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和一位在北京治疗的患T淋巴细胞淋巴瘤的患者配型成功了,“当时的想法是终于轮到我了!我愿意捐献!”

当包超把捐献的决定告诉妻子李娉娉时,她的第一反应却是拒绝。“当时的印象还停留在抽骨髓上,怕影响他的身体,加上准备要孩子,担心会打乱生活的节奏。”李娉娉说,一开始自己很担心,但逼爱人捐献的想法特别坚定,不仅通过红会、医院给她普及造干知识,还上网搜了很多国外的论文给她看,逐渐打消她的顾虑。

最终妻子决定支持包超,“毕竟是一条生命,就此终止的话太可惜了。”采集完成后,包超和妻子都表示,以后会动员更多人能加入造血干细胞资料库,也希望患者尽快康复,拥有灿烂的人生。

身为父母更要救那个孩子

大约10年前,江敏在合肥读书时,在步行街参加了无偿献血并留下血样,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10年后,她终于和一位患者配型成功,“接到合肥市红十字会的电话时有点不敢相信,可以说是一种缘分吧,听说患者是个7岁的孩子,患有地中海贫血,我作为母亲,更应该帮助她。”

造血干细胞采集当天,江敏的老公和孩子来到医院陪伴她。对于妻子捐献造干,老公杨阳十分支持,“对于患者来说,这是恢复健康的最后关键一步,我们为人父母,能够体谅患者家人的感受,既然对身体没有影响,我支持妻子捐献!”整个采集过程持续3、4个小时,江敏表示可以接受,“希望有更多人像我一样,愿意迈出这一步。”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根治白血病等病的主要手段,要求捐献者和接受移植者进行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人类非血缘关系的HLA相合率是千分之一或以上,在较为罕见的HLA型别中,相合的几率只有几万甚至几十万分之一,能够配型成功实属不易。”据合肥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度合肥市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13例,为历年来最多;今年截至目前已经实现7例,有望创历史新高。“我们也呼吁更多人在无偿献血的同时留下血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给血液病患者提供更多康复的机会。”

凤凰安徽官方微信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暖新闻
欢迎投稿:city_ah@ifeng.com

联合共建合作伙伴

  •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新华社北京分社

合作媒体

  • 南方都市报 新民晚报 华西都市报 华商报 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