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端午话安庆民俗


来源:凤凰网安徽综合

端午节与春节、中秋节一样,是我国民间最隆重的三大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所以,民间又称“端午”为“端

端午节与春节、中秋节一样,是我国民间最隆重的三大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所以,民间又称“端午”为“端五”、“重五”、“重午”。安庆人,喜称“端午节”为“五月节”、“粽子节”。

端午节的由来

要谈“端午节”的习俗,我们首先必须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以及有关端午的传说、内容、意蕴与演变的过程,这样才能知道端午节习俗的形成与内涵。端午节源于吴越民族图腾祭,这是闻一多先生考证出来的。闻一多认为:古代的吴越民族以龙为图腾,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要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其中的活动之一就是以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水上竞渡,娱神娱己。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流行较为广泛的传说是: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故又称“诗人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断丰富着端午节的内涵。早在战国时代,人们视农历五月及五月初五,为恶月、恶日,瘴气易生,疫病易犯。恶月、恶日的说法虽不妥,但端午节是我国夏季的第一个节日,炎夏暑热,毒虫滋生,有所谓五毒之说。驱除病毒的药材,概括起来有:兰、艾、蒲、雄黄、符图等。百姓普遍心理是驱瘟祈福,从而使端午节在纪念屈原之外,又增添新内容,形成预防疾病的“卫生节”、“医药节”。

踏百草,回娘家

在安庆,端午节又称为“女儿节”,由早期妇女对神灵的信仰,演变为到郊外踏青避邪,以及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躲端午节灾异,后成为妇女们一种以娱乐和亲人团聚形式的习俗。

旧时,安庆城乡妇女交际少,被繁重的家务缠身,整天围着锅台转,仅有过年过节,乡村妇女与姑娘们,三五成群进城游戏、游玩,进行短途旅游。城里家庭妇女也走出家门,相邀左邻右舍的女友,出去走动,观光游览,谈吐心声,加强感情联络。

安庆妇女抓住端午节的机遇,带着孩子回娘家,并相约同乡同村的妇女一道回乡探亲。她们拎着糖包、果子包、粽子、墨子酥、绿豆糕等去看望父母亲友。旧时交通不方便,仅靠步行。妇女们结伴而行,沿着崎岖的山路,踏百草,沿途观光、踏青。据说,端午季节正是草绿花红,禾苗青翠之时,人们都要在端午这天去“跑山”、“登高”,这样可以消除百病,显示出远古人登高祭天祈年仪式的一些遗迹。

祭天祈年是原始初民凭其经验和直观的体察,对天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从而达到祈求风调雨顺,年年丰收的目的。后来,特别是妇女尤其看重端午回娘家的习俗。不仅与父母相聚,加深友情,而且乘此机会到野外娱乐与游玩,从中可获得更多的生活乐趣与社会见识,达到保健身心的目的。

年青的妇女,还进行斗百草的活动。斗百草习俗一般有两种斗法:一种是文斗,斗草名,互相以路边草名对答。如:“狗耳草”对“鸡冠花”;“观音柳”对“罗汉松”;“君子竹”对“美人蕉”,对不上为输。一种是武斗,比试草的韧性,以强健为胜。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有:“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子孙斗草来”的诗句。

回娘家团聚习俗,也是端午节非常强调避邪求吉,包括寄托于女性身上的传宗接代心理。已嫁之女则必须回娘家吃粽子(以示传宗),或吃发粑,意味着发财发福,子孙兴旺发达。同时端午节寓含的“女儿节”,强调出嫁的女儿在节日期间回到娘家,强化了一种亲情团聚的社会关系,显示出绝大多数民间传统节日的一个共同意向,突出亲情友爱的伦理之乐。

按照端午习俗,母亲必须赠送给出嫁的女儿,一把以蒲叶制成的扇子。由于菖蒲具有禳毒的功效,所以将这种蒲扇称作“避瘟扇”。即取其端午热季避暑除疫的祈福祝愿之义,也包含一种人间互致节日祝福的意思。

龙舟竞渡

每年端午节前,安庆渔民将龙舟修理、装饰一新。龙舟一般用杉木,用干燥的杉木作龙骨。船长九丈五尺,俗有“长船短马”之说,意思是船长桡多,划得快。

装饰龙舟,就是给它披红挂彩,舷身描绘朱红线条,还涂上一块块黄色的鳞片。端午那天,划龙角的水手早已准备就绪,头上与腰部缠着红、黄、蓝等色彩布条。龙头上摆放着一只助阵的大鼓,指挥者以击鼓和号子声指挥赛手划桨。一般头梢两人,击鼓、挥旗、拍板三人。行船以旗为眼,动桡以鼓为节、桡齐起落不乱分毫。龙舟长而窄,船首有龙头,后面有龙尾。龙头高高翘起,龙尾高于船舷,船舷两边安有十几对桨。安庆周边江湖举行龙舟赛时,举办者先在水面以一浮标确定终点,并派监督人乘船在此守候,让龙舟停于起点线上。当主持人宣布竞渡开始,随着一声令下,众桨齐划,龙舟像支利箭射入江中,去驱撵鱼虾,以防它们偷吃人们扔到江中,敬献给爱国诗人屈原的粽子,龙舟直奔终点。此刻,万众欢腾,鞭炮隆隆,景象壮观。有的人唱一些节奏明快,情绪热烈的《划龙舟》歌。歌词内容风趣,灵活多变,也可唱一些企盼风调雨顺的歌。

城里粽,农家粑

端午节这天,城里人一般吃粽子,而乡间人吃大叶粑。

每逢端午前夕,安庆城大街小巷粽叶飘香,几乎家家包粽子,吃粽子。由传统的纪念屈原的习俗,演绎成相互馈赠粽子,传送友情的习俗。

城里人包粽子,一般用芦苇叶片。因安庆城西门外江畔沙漠洲,原是一望无际的芦苇荡,那莽莽苍苍的芦苇迎风摇曳,绿波滚滚,涛声阵阵,采摘极为方便。包粽子,先将芦叶放在水里浸泡,用抹布将粽叶一张张洗干净,再用剪子剪断叶尖;接着,用三片芦叶错开交叉叠起,左右一拢卷起一个锥形漏斗,再舀一勺淘净沥干的糯米,放入红枣或柿干、赤豆、莲子、火腿等馅,用手压实,抹平,随之口咬绳头,一手执粽,一手扎绳。这样,一个个三角粽、五棱粽、小脚粽,就展现出来。馅儿有:糯米中夹枣、柿干、赤豆、莲子、腊肉、桂圆等。过节那天,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将煮熟的粽子相互赠送,尝各家粽子的美味,浓浓的情意油然而生。城里大嫂大婶谈笑风生,共同磋商包粽子的技艺,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而安庆城外周边农村正是麦子成熟,水稻生长的季节。俗谚说:“四月南风大麦黄”。农历五月前,正是麦子收割的黄金季节。自古以来,农民以收割麦子的喜悦心情,做大叶子粑(发粑),来庆贺端午节。农家将收割的小麦,磨成粉,再经过细密的筛箩加工成精麦粉,用老面发酵,待麦粉发酵后,拿勺子把糊状的粉浆,放在锅内大叶片上。大叶片是从树上摘下来,弄回家后已清洗干净,留住新鲜的树叶清香。大叶片铺在锅内竹屉上,后用火蒸熟粑。刚蒸熟的大叶粑,热气腾腾,外表呈淡绿色,掰开呈蜂窝状,吃起来别有风味。大叶粑,农家除了家人品尝外,还装入竹篮,上边盖上干净的新毛巾,送给城里亲友。城里人将芦叶包的粽子送给农村亲戚,显示乡风乡情,使节日充满喜庆欢乐的氛围。

插蒲挂艾,饮雄黄酒

五月,时近盛夏,蚊蝇百虫肆虐。旧时民众视五月为“恶月”、“毒月”,有不少在端午节“驱病禳灾”的习俗。

端午日,安庆郊区农民常采车前子、淡竹等草药,以储备日后服用。城里城外家家户户门楣上挂艾叶,插菖蒲。因为这两种草都是中药,对病菌有抑制的作用,能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另外,菖蒲像把锋利的宝剑有避邪的功能。有的人家在大门上还贴着一幅“艾叶如旗香结彩,菖蒲似剑斩邪风”的对联。

明代名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还补充菖蒲的主治病症:“四肢湿痹,不得屈伸,小儿湿疟,身积热不解,可作浴场”。人们采来菖蒲和艾草,煮成汤水洗浴,防止入夏生发疖肿。艾草经晾干收藏,日后可供产妇和婴儿洗浴,对皮肤有很好的保健功效。中医把干艾叶治成艾条,为病人灸熏治病。

端午节中午喝雄黄酒与“避五毒”有关。旧俗认为:五毒是蜈蚣、蝎子、壁虎、蜘蛛和蛇,相信雄黄可以驱赶它们。安庆有的老人,除了这天喝点雄黄酒外,还将雄黄酒洒在墙角和厨房里,进行消毒。有的人把雄黄酒涂在小孩的前额和身上,以及儿童的耳朵、鼻子、脚心、手心、肚脐眼儿上,意在可以避五毒,防止不被虫叮,不生痱子。也有老人手指蘸着雄黄在孩子额头上画个“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以代虎)以镇邪。

挂香包、佩五彩丝粽

香包是以香袋与香料的组合。安庆妇女将香包运用到端午节儿童保健上,是一种美好的祝愿。香包内装的香料成分是:雄黄、艾叶末、苍术、菖蒲末、陈香粉等,能散发出幽兰的清香,以示驱邪避疫。另外,儿童佩带香包对衣着起到装饰与点缀的作用,增加节日喜庆的氛围。

有的妇女是刺绣高手,她们制作香包造型有:金鱼、兔子、老虎、小猫,以及金瓜和葫芦形状。上边用彩线绣着龙凤吉祥,狮子滚绣球等图案。她们每年端午节给孩子挂的香包造型各异,线条流畅,质朴又别致,香包散发着浓郁的民俗气息。

安庆城的老奶奶们,爱给孙辈佩戴装饰品。在端午节那天,给孙男孙女身上佩带五彩丝粽等小礼品,主要是为了祈福增寿。五彩丝粽的内壳是用硬纸叠成,外面编织五彩丝线,将几个五彩丝粽连成一串。除了五彩粽子外,还有用绫罗制成的小老虎,体现老一辈的温馨与爱抚,使亲情悠悠,爱意浓浓,其乐无穷。

[责任编辑:王顺]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