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安庆怀宁县:治田治水 稳粮增收


来源:凤凰网安徽综合

近年来,怀宁县着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加快农业强县步伐、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

建好良田保丰收

8月3日上午,在怀宁县平山镇胜天圩的田间地头里,不少农民正抢抓汛期过后的晴好天气抓紧落实施肥、管水、除草、病虫防治等水稻田间管理措施。种粮大户李贞发也带着十几名合作社的工人在他承包的稻田里忙着拔草。

李贞发是平山镇范祠村人,今年承包了胜天圩范祠片的1500亩农田。2012年,他和妻子看中了胜天圩内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回乡做起了农场主、办起了合作社,日子过得忙碌又红火。“我们当时没想到家门口的田地被改造得这么好,原来连条雨天能走的好路都没有,现在不仅把高低不平的田块全整成了一码平,水泥路也修得四通八达,什么机子都能开下田,条件比原先好太多了。”有了便利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打底,李贞发对农业发展前景信心十足,这几年,除了基本的水稻种植外,他还发展了几百亩稻虾共生和果蔬种植等,年收入近150万元。同在胜天圩的另一边,大洼社区的大户程国才也是喜笑颜开,他一直压在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前段时间雨水太多了,我这田里还有不少小龙虾,稻秧也是刚栽下去,水一冲就什么都没了。多亏了排涝及时,帮我们保住了水稻和虾子!”跟往年一样,程国才今年承包了近2000亩高标准农田发展稻虾共生,去年的罕见大旱他靠着圩内发达的沟渠水系保住了稻田,今年又碰上了几十年一遇的洪涝灾害,所幸没有造成损失。

据悉,胜天圩位于平山镇老大洼片,总面积1.25万亩,涉及该镇高泽、平山、大洼、鸣凤、范祠、大段等6个村(社区)。自2006年开始,通过实施连续多年的农发土地综合治理项目、农资综合补贴粮食基础能力提升工程等项目,陆续投入资金近3.2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1万余亩,基本形成“田成方、树成行、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极大地改善了圩内的农业生产条件。

治理水利保民生

在三桥镇白洋湖一望无际的稻田里,处处可见弯腰补插秧苗的农民,三十多度的高温也晒不灭农户们生产自救的热情。“今年总体的汛情按理说比往年要厉害,按照三桥以往的经验,内涝会持续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出乎我意料的是,今年的内涝时间大大缩短,被淹的稻苗很快就出水了,受灾情况也好得多。”种粮大户丁邦位早已对每年的汛情有了心理准备。

三桥镇白洋湖俗称“九河十三沟”,上游所有水系都经过白洋湖流入长江,而白洋湖的地理位置是四周高、中间低,形成洼地,常发生不同程度的内涝。新建的解放闸排涝站在今年的汛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排涝泵站及时开启两台机组进行排水,排涝速度可达到20立方米每秒,极快地降低了圩内水位,减少农田的淹没时间,最大程度减小圩内涝灾损失,使得白洋湖圩内绝收农田面积从往年的上万亩降低到2000多亩,这才有了丁邦位所说的“出乎意料”,他今年承包的450亩农田,有100亩左右没有受灾,绝收的300多亩也抢抓时机完成了补栽补种和早翻晚直播。“要不是这几年的水利兴修项目,内涝也不会这么快就退去。田里的水退的快,我生产自救的时间就提前了,水稻产量相对来说也会多些,确实挽回了我不少损失啊。”

三桥镇近几年启动了多项水利重点工程,争取项目资金4亿余元,先后实施珠流河左岸整治、白洋湖综合治理、珠流河支流三桥河治理等水利工程建设。其中白洋湖综合治理开发项目,对万亩大圩白洋湖圩内的河流、堰、闸、桥、防汛堤坝等全部改造或修建。新建了装机容量为1420千瓦的排涝泵站一座,拆除了老旧及阻水桥梁,修复2座拦水堰坝,整治四条河道共13.5公里。同时还修建堤顶水泥路7.3km,新建桥梁八座,配套涵闸50处。通过拓浚清障、护岸防冲将河道进行清淤整治后,使得白洋湖多条河流排水泄水通畅,可减少洪峰灾害,更有利排涝泵站运行。

民生为上,治水为要。针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环节,近年来,怀宁县积极与省、市对接,将2条支流和6条中小河流治理、1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31座小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列入了《安徽省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性治理实施方案项目清单》;除此之外,该县还根据实际情况,新增了自选内容:即中小河流治理5个项目、泵站新建或更新改造6个项目、中型水闸除险加固4个项目。项目总投资13.42亿元,其中:中央资金2.62亿元、省级投资2.31亿元、县级自筹8.49亿元。

(安徽省怀宁县融媒体中心外宣部:檀志扬

[责任编辑:王顺]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