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涡阳赵瓦房村: 发展特色产业  激活“造血功能”

安徽涡阳赵瓦房村: 发展特色产业 激活“造血功能”

“前段时间,眼看7万多公斤成熟的西红柿卖不出去,大家都急坏了,幸好扶贫工作队到处联系买家,现在西红柿都卖了,大家伙心里可敞亮了。”说起前段时间西红柿的销售经历,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星园街道赵瓦房村村民王斌说。

原来,春节过后,受疫情影响,赵瓦房村种植的无公害西红柿眼看就要成熟却无人问津。这可是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收入,是全村群众辛苦种植的成果,如果卖不出去,几个月的汗水就白流了。于是,王斌就和其他村民一起找扶贫干部商量。

安徽涡阳赵瓦房村: 发展特色产业  激活“造血功能”

“我们找销路,大家放心。” 扶贫工作队队长陈卫星和其他扶贫干部立即多方联系批发商与超市,还在微信群、朋友圈大力推销,很快7万多公斤西红柿便逐渐销往各地,解决了村民的燃眉之急。

今年61岁的王斌曾是村里的贫困户,由于老伴患病造成日子拮据。亳州市纪委监委派驻工作队来到村里后,结合村里实际情况,协调资金220多万元建设了9个蔬菜大棚,种植无公害西红柿。村民不仅可以拿到土地流转的费用,而且可以在大棚里做锄草、施肥、采摘等田间管理工作,每天能领到50-80元工资,年底还可以参与分红。如今,王斌每月通过在蔬菜大棚的收入达1800多元,每年可以分红700元,年收入已过万元,老人也因此成功脱贫。

除了用蔬菜大棚搭建起贫困户就业的平台以外,扶贫工作队还南下浙江,与一家服饰公司合作,在村里建起了一个900多平方米的服装来料加工车间,为村民提供了50多个就业岗位,每人月收入可达3000-6000元。

赵瓦房村共有150户贫困户,和王斌一样,大部分贫困户依靠村里的蔬菜大棚和服饰加工车间,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成功脱贫。大家用勤劳的双手获得了源源不断的收入,自身“造血”功能持续增强。

“咱们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产业发展!”随着疫情形势持续向好,如今驻村扶贫工作队正在着手扩大无公害蔬菜瓜果种植规模,接下来还打算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特色养殖产业。“现在村民温饱不愁,文化生活的需求多了起来。”陈卫星说,扶贫工作队准备和村干部一起筹建村民文化书屋,还要举办“瓜果采摘节”,让村民们的业余生活、精神生活越来越精彩。(刘景侠 胡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