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区人民管 管好城区为人民——铜陵市铜官区优化城区管理奋力建设长三角区域市域社会治理先行区

人民城区人民管 管好城区为人民——铜陵市铜官区优化城区管理奋力建设长三角区域市域社会治理先行区

核心提示

11月20日,铜官区在阳光社区举办了首次城区管理工作现场观摩活动,全区四套班子负责同志、22个区直部门和20个镇办社区负责人围绕城区管理工作实地参观、分享经验、深度剖析、自我加压,以进一步推进全区城区管理工作。近年来,作为全市的主城区,铜官区一直将城区管理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全力推动精细化、常态化管理,城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当前该区正在奋力建设长三角区域市域社会治理先行区。

“十三五”以来,铜官区加强城市管理,奋力建设长三角区域城市社会治理先行区。图为主城区铜官区一角。 周久生 摄

“十三五”以来,铜官区加强城市管理,奋力建设长三角区域城市社会治理先行区。图为主城区铜官区一角。 周久生 摄

老旧小区整治:实惠“看得见”

新铺的混凝土路面,新建的生态停车位和充电桩、新打造的休闲文化广场……经过“二次装修”后的老旧小区焕然一新,真正实现了政府买单、百姓受惠。2016年以来,铜官区按照《安徽省城市老旧小区整治改造技术导则》要求,结合《铜官区2016-2020年老旧居住小区整治改造规划》,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整治改造民生工程。2016-2019年共实施了16个老旧小区整治,总改造建筑面积118.33万平方米,惠及住户13753户,共计投入资金14750万元。2020年已基本完成10个老旧小区整治,惠及居民5755户,总改造建筑面积48.02万平方米。按照到2025年基本完成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当前,该区正在编制铜官区十四五期间老旧小区规划。

铜官区对老旧小区整治实行区政府 “一把手”负责制,成立一项目一专班,并邀请社区及推选3个居民代表成立群众监督小组,有效保证工程的实施切实符合群众利益;通过申请专项债、中央预算内及防疫特别国债等方式筹措老旧小区整治资金;对改造的小区充分调研论证,优化设计方案,丰富整治内容,实现由“以点为主”向“由点到面”的战略转换,推进连片改造,注重小区周边的背街后巷升级改造。紧密围绕道路黑化、生态绿化、夜间亮化、市容整洁化、服务便民化“五化”要求,抓好小区整体改造;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项目基本建设程序,严格项目审批和招投标程序,强化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同时,创新管理方法,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积极推行老旧小区“准物业管理”模式,维护和巩固整治改造的成果。

深化物业管理改革:服务“看得见”

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管理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铜官区共有人口41余万,住宅小区数量249个,深化物业服务与管理是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途径。

今年以来,该区不断深化物业管理和服务改革。强化物业服务管理制度建设,在市级出台物业管理 “1+4”政策文件基础上,区委区政府制定《铜官区深化物业管理和服务改革的实施方案》,并配套物业退出、移交管理程序,前期物业管理规定,承接查验制度,应急物业管理办法,业主委员会组建工作指导性意见等,为进一步加强物业行业监管,规范各方主体行为提供了基本遵循。

完善物业服务管理监督体系,实行市、区、镇办社区三级监管模式,建立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四位一体”的协调机制,协调解决居民反映的突出问题。大力推进行政执法进小区,针对未及时整改的事项,由区城管执法局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多元化手段强化政府监管,实施物业履约保证金制度,加强物业管理信用体系的建设和运用,开展住宅小区承接查验工作,开展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季度、年度考核,并将物业管理工作纳入对区直相关部门和镇办社区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管理压力传导。

不断探索创新物业管理模式,在全区范围内建立“低收费、广覆盖、有补贴”的老旧小区准物业服务机制,已覆盖17个社区老旧小区。官塘社区探索整合各项物业补贴、垃圾分类经费、配套用房租金等费用,与国企合作承接社区物业管理服务工作;铜陵碧桂园、毓秀天成、新苑1-3期等3个小区试点推进“红色物业”体系,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着力化解居民与物业突出矛盾,都实现了社区治理良性互动。

文明创建成效显著:美丽“看得见”

作为全市文明创建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战场,今年以来,铜官区以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复审总评为抓手,建立健全常态长效、督查考核和系统推进三大工作机制,文明创建成效显著,一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典型受到全国表彰,其中全国文明村镇1家、全国文明单位7家、全国文明家庭1家、全国文明校园2家。

铜官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促进精神文明创建。图为铜官区组织好人代表观看公益文化演出。 周久生 摄

铜官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促进精神文明创建。图为铜官区组织好人代表观看公益文化演出。 周久生 摄

该区大力开展公益广告提升、城市管理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市场环境提升、基础设施提升和“美丽铜官”品牌提升六大行动。在全区12个主次干道、商业大街、广场公园等显著位置,精心打造街头文化墙、文化街区等特色公益广告景观小品;持续创新智慧城管模式,健全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机制;制定完善乡规民约,建立健全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协会等群众组织,对婚丧陋习、天价彩礼、孝道式微、老无所养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全面取缔活禽交易,对各大型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销售水产海鲜要求强化索证索票;人民、新城、新湖、杨家山等5个农贸市场全面改造升级并投入使用,幸福村农贸市场即将完成改造,联盟、天桥、田苑等市场改造工作加快推进;实施老旧小区封闭式管理试点,进一步优化小区内部及周边区域的空间资源利用;打造无出店(占道)经营示范一条街品牌、城市管理“铁骑分队”品牌、依法行政品牌、商场化智慧化农贸市场品牌、老旧小区封闭化管理试点等5项品牌工作;打造育才路、笔架山路等7条文明经营示范一条街。

向违法建设出重拳:勇气“看得见”

近年来,铜官区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为抓手,坚持“全面防控,重点治理”工作方针,加大执法管控工作力度,在确保新增违建”零增长”的同时,积极推进存量违法建设治理。2018年拆除违法建设2049户,面积66416.47平方米,居全市首位;2019年完成拆除违法建设749户,面积43686.92平方米,考核名列全市第一。今年以来,该区结合老旧小区整治工作,该区共拆除违法建设382户,面积约12027平方米。

铜官区金口岭小学学生学习垃圾分类知识。本报记者 刘敏 摄

铜官区金口岭小学学生学习垃圾分类知识。本报记者 刘敏 摄

该区大力推进城管体制改革,保留3个业主指导中队和1个直管中队,成立18个派驻社区城管中队,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织牢违法建设治理防控网。加大执法力度,大力推进违法建设整治拆除工作,依法推进项目内违法建设整治拆除工作,稳步开展小区内违法建设整治工作,对全区范围内楼顶成片违建、存在消防安全隐患或严重影响市容市貌环境等情形的违建进行摸排统计,并汇总成册;完成历史遗留违法建设拆除工作,进一步改善市容市貌环境;切实加强新增违建管控力度,对新增违建坚持做到发现一起、制止一起、处理一起;加大对社区城管中队网格化考核力度,将违建管理治理情况纳入考核范围,定期通报,并与绩效挂钩;提前介入,加大对新建楼盘和小区内违规装饰装修、违规设置店招等违法行为的源头管控力度;加大对住宅小区内乱搭乱建、破坏绿化、硬化路面、乱堆乱放等违法违规情形的管控治理力度,坚决遏制违法建设行为,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垃圾分类全覆盖:文明“看得见”

从10月份起,铜官区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垃圾分类专项执法行动,组建了3个垃圾分类专项执法组,每日对镇办社区生活垃圾分类较为集中的薄弱环节和环境乱象进行严格执法。目前共开具处罚单4张,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17张。

铜官区坚持以源头分类为基础,以全程管控为核心,以分类处置为关键,确保实现辖区内17.1万户城镇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目前,全区已建成垃圾亭点994个,完成全区20个镇办社区厨余垃圾分类驳运工作,日产垃圾量20吨左右。

该区建立区直各部门、各单位和镇办社区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党政领导“双牵头”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区领导包保镇办社区、镇办社区包保小区、网格员包保亭点“三级包保”机制,全面建立垃圾分类“桶长制”分层负责工作机制。

为了提升居民的主动分类意识,该区多种形式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执法条例宣传教育,不断督促责任单位深入居民小区、农贸市场推进宣传活动;开展以“46城万人志愿者”“倡导绿色生活,参与垃圾分类”“幸福来敲门”“红领巾环保行动”“垃圾不落地、文明你我他”为主题的垃圾分类活动。

打造“平安铜官”:幸福“看得见”

铜官区将平安建设与幸福美丽新铜官建设全局同步谋划、一体推进,走出了一条以社会治理创新促进平安建设的新路子,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市平安建设(综治工作)先进县区,今年上半年人民群众安全感为100%、居全省第一,并被评为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县区。

该区统筹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治理社会治安风险隐患,强化校园及周边安全整治,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同时,坚持“五治”方式,发挥党建的政治引领作用、基层群众自治基础作用、法治的保障作用、德治的教化作用、智治的支撑作用。今年“管家计划”社区吹哨响应的首批61个项目已集中签约并有序落实;构建“综治领导+社区警务+巡逻防控+N名志愿者”3+N社区群防群治新模式,在网格内充实警务辅助人员、专职保安、平安志愿服务群防群治“三支队伍”,组建8支“铜官轻骑队”,与铜陵交警铁骑、铜官城管铁骑,联袂开展治安巡防,提高了动态环境下社会治安的主动防控力。推进社会组织枢纽式管理服务模式;探索“幸福密码”平安积分量化管理,打造水滴时间超市、道德银行,实施“长江禁捕巡逻队+群防群治”,推进个性化志愿服务回馈嘉许机制,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到平安建设工作中来,有力提升全区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张久愿 何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