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泗县:一户一块田 百姓润心田

安徽泗县:一户一块田 百姓润心田

“补丁地巴掌田,大型机械作业难;斜尖子地埂多,种植管理费用高;药乱打、肥乱施,一轮灌水跑断腿;不好旋不好耙,为争地边去打架。”在泗县农村,面对一家多块田地带来的耕种上的不方便,当地农户将这种情况编成了顺口溜。如今,该县开展“一户一块田”试点工作,让农户展开了笑颜。

“这一大块小麦田让人看得心里真欢喜。”12月10日,泗县墩集镇界牌张村的农户恒宗马,来到地里查看冬小麦的长势情况。让他高兴的不仅仅眼前的景象,更让他满意的是村里的“一户一块田”改革。原先家里分散在7处的13亩土地,如今变成了一块田。耕种、管理、收割都可以机械化作业,效率与效益都得到明显改善。看到一大块绿油油的麦田,他乐呵呵地说:“我今年74岁了,种了一辈子的地。每年冬天的时候,我都会来地里看看小麦长得咋样。今年,我的心里最敞快,家里十三亩地全部并成了一块大田地。”作为种地的好把式,谈到“一户一块田”推行以后给农民带来的“红利”,恒宗马欣喜地算了一把收入账:“零碎的田地变成整块田之后,省时、省力又省事,每亩地能减少工时劳力的同时又节省机械费用,一亩地能节约成本将近300块钱呢。”

恒宗马所在的界牌村位于泗县墩集镇东部,全村两万多亩土地。由于地块分散,各家各户承包的田地少则五六块,多则十几块,农户耕作收割,能人大户的流转经营都极不方便。针对这种情况,墩集镇政府在2020年10月份,把该村作为推行“一户一块田”改革的试点村。该镇党委书记郑文举介绍,所谓“一户一块田”就是通过互换并地,实现小块并大块,多块变一块的整合。打破户与户的界限,使多年分散零碎的耕地集中到一起,变“小地块”为“大耕地”,彻底解决了农民耕种上 “南征北战”的问题。

目前,全县共选择24个行政村95个村民小组开展了试点,其中山头镇大柏村、墩集镇界牌张村、大庄镇新集村完成了“一户一块田”的整村推进工作。泗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韩光锋告诉笔者,实施“一户一块田”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利于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发展,引导群众逐步向职业农民转变、向产业工人转变,有效防止土地流转过程中普遍存的农户之间“低租金”、集中流转“哄抬价”和专业合作社“一地难求”问题,有效规避和解决土地流转后群众无地可种、无工可打、无钱可挣等“过渡期”突出问题,进一步释放土地束缚下的农村劳动力,为最终实现土地大面积集中流转奠定基础、打好前战。

“有了‘一户一块田’打好的基础,我们将有针对性地引进农产品生产企业、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等规模化连片承租,并按照全县产业布局特点,开发种植特色产业,逐步带动全县产业调整,逐步把我县打造成长三角地区的 ‘大基地’‘ 大粮仓’‘ 大菜园’为乡村振兴建设打好基础。”韩光锋说。(单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