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里刨“金” 水中舀“银” 整合闲置资源 激活“一池春水”

土里刨“金” 水中舀“银” 整合闲置资源 激活“一池春水”

4月12日,岳西县白帽镇南庄村桑树基地,农业中心农艺专家指导村民种植桑树苗。

昔日茅草山,一片荒芜,如今满山翠绿,香榧、油茶、桑树,棵棵都是“摇钱树”;1900亩低效用地被盘活,种植小黄姜、羊肚菌、中药材,让群众走了致富路;闲置的水资源被激活,建起了漂流、垂钓中心,成了大别山一处旅游好去处。近年来,岳西县白帽镇在闲置资源上做足文章,土里刨“金”,水中舀“银”,走出一条有特色的乡村振兴路。

昔日茅草山

今栽“摇钱树”

春暖花开,满山翠绿。4月12日上午,记者在白帽镇朱查村看到,原本长满茅草的山场栽满了香榧苗,生机勃勃、长势喜人。“这里曾是一片长满茅草的荒山,秋冬季节极易引发火灾,曾一度成为朱查村的生态之痛。”朱查村党支部书记黄卫明说,朱查村内共栽插香榧苗60000余株,成活率达99%。

“五年内将所有流转的山场、田地都栽插香榧苗,并完成林间道路、防火带建设。届时,香榧基地将按每年总收入的5%分红给农户,农户年均增收1500元左右。预计数年后村集体年增收50万元。同时,种植香榧还能涵养水土、保护生态,发挥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黄卫明介绍。

在朱查村,村干徐正先还筹集资金,流转茅草山,建起了一家农场。农场拥有养鸡场1个、百亩优质果园1个,引进、种植优质桃树,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们这里的桃园有50亩,种了5年,今年开始挂果,以黄桃为主,今年预计总产量可达4万斤。”徐正先说,近年来,农场通过集体入股、土地流转、安排就业等方式,带动朱查村种养产业发展。“农场每年支付田地租金1.8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1.7万元。仅桃园一项,通过田租、务工、入股分红等方式,带动脱贫户年增收3.2万元。”徐正先说。

在白帽镇南庄村,又是另一番景象,山场、洼地遍栽油茶。南庄村采用“三变改革”模式,与一家生态农林有限公司合作,引导农户将手中的林地资源、退耕还林和财政投入资金等资源资产股权量化,将100多户农民的近千亩荒山荒地入股,打造高标准油茶基地,建立了“村集体+公司+农户”的长期稳定利益联结机制,并取得初步成效。

曾经,白帽镇境内漫山疯长的茅草不仅有碍观瞻,而且有火灾隐患。为此,近年来,该镇痛下决心,通过“巧借外力”与“苦练内功”相结合,改造茅草山,栽下香榧、油茶、桃子等“摇钱树”,“钱景”喜人。昔日遭人厌弃的茅草山,如今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山”。

盘活低效地

种出致富路

4月12日下午,位于皖鄂两省交界处的羊角尖山下,白帽镇双畈村脱贫户刘中节在田间忙着种植小黄姜。他家种植了6亩小黄姜,年收入10多万元。这片田地曾一度撂荒,如今却成了香饽饽。

“以前,这片田地受传统农业影响,村民们种植水稻等作物经济效益低,没有多少收入,渐渐成了撂荒地,杂草丛生,无人问津。”刘中节说,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他流转了撂荒地种植小黄姜,日子越过越红火。

“两人一亩姜,脱贫有保障。一人一亩姜,致富奔小康。”白帽镇返乡大学生汪甘林说,这不是口号,是致富奔小康的真实写照。

“我的父亲几年前去世了,生活重担压在母亲一个人身上,还要供我上大学,家庭经济拮据。”汪甘林说,2016年,他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看到小黄姜的市场行情好,于是,他响应政府号召,通过流转低效用地种植小黄姜。几年来,通过不断努力,加上村干部的帮助,他家5亩姜田每年收入约10万元。

2013年,该镇双畈村贫困户余方焱家年收入不足1万元,家中还有小孩上大学,生活十分拮据。看到种植小黄姜“钱”景广阔,他也通过流转低效用地,从刚开始的几亩发展到现在的十几亩,年收入近20万元。如今,余方焱不仅脱贫致富,还成为远近闻名的“生姜王”。

“双畈村生姜连续五年种植面积在1000亩以上,2020年种植1500亩,产量750万斤,产值突破4000万元。”双畈村党支部书记阮亚峰说。

近年来,白帽镇共盘活1900亩低效用地,引导村民种植小黄姜、羊肚菌、中药材,发展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增收致富之路。

吃上旅游饭

风景变“钱景”

河流溪水,清澈见底;旅游步道环绕,山林葱茏碧绿。4月13日下午,在白帽镇江河村,52岁的村民查传容介绍,星马河横穿夹石沟,全长近3公里。

“以前这条大沟污泥沉积,生活垃圾多,沟堤破损严重,环境差。”查传容说,后来,江河村发展夹石沟民宿,建起了采摘园,实施星马河漂流项目,后改名为皖鄂漂流大峡谷。

皖鄂漂流大峡谷漂流项目全长近3公里,起点到终点落差102米,河道蜿蜒,落差较大,沿途风光秀丽,集“险、奇、秀、闲”于一体。游客乘坐橡皮筏顺流而下,既能观赏两岸美景,又能体验漂流的刺激。100多名当地群众在景区务工,年增收300多万元。今年预计景区旅游总收入近千万元。

为了丰富景区休闲旅游项目,江河村村民黄生嘉在景区边的黄泥组流转土地80亩,栽种了葡萄、柑橘、桃子、樱桃、火龙果等水果,办起了采摘园。“今年采摘园葡萄、黄桃、西瓜等水果采摘,预计全年可带动群众和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加10%以上。”黄生嘉说,以皖鄂漂流大峡谷漂流为中心,打造采摘、农家乐、民宿于一体的城郊型旅游区,可形成新的旅游经济板块。

白帽镇旁的龙潭河,以前默默无闻,通过实施龙潭河休闲旅居康养度假生态园项目,如今成为安庆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龙潭河河道长8公里,境内大龙潭水清石秀,林茂花香,小龙潭九潭相连,险象环生。“目前已完成龙潭河生态旅游规划,建成50亩生态鱼混养垂钓中心,10亩龙虾、10亩荷花塘。”项目负责人徐卫兵说,如今,每到周末,许多城里人到这里游玩。

休闲垂钓、民宿旅游、山水土桥、红叶摄影……白帽镇不断激活原生态的旅游资源,建设七彩白帽,着力打造岳西县非重点名山景区的旅游强镇。

(全媒体记者 汪秀兵 通讯员 汪从权)

(来源安庆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