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博望区:十年 长出一座新城

马鞍山市博望区:十年 长出一座新城

2012年9月12日,博望镇莲华广场上一声宣告,马鞍山最年轻的区——博望区正式挂牌。

十年不长,历史长河中激不起一丝水花;十年不短,足够一座新城拔地而起。从无到有,从容颜蒙尘到靓丽光彩,从工业立区到工业强区,从囿于一隅到东向发展前沿,十年光阴,见证了博望区的华丽转身。

最美的风景总在下一程。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博望区紧抓“四大重点”,聚焦“四大版块”,强化“四大引领”,持续推动高质量一体化跨越式发展,加快打造“四区一极”新博望。

走好创新转型路,打造“产业强”的博望

“别看产品不起眼,但这种大型耐磨空心磨球能够替代德国进口产品,生产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国内能生产该产品的企业不多。”7月26日,在公司展厅,海天重工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孙恒指着一个大圆球说。

在耐磨铸件领域长期耕耘、专注“细分赛道”做深做细,造就了海天重工在细分市场上的独特地位。因其“专业”,今年5月,海天重工成功入选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

海天重工是博望区一家老牌工业企业,其成长为“小巨人”的历程,也映射出博望区坚持走创新转型道路的决心和恒心。

博望以工业立区,辖区内制造业企业众多,且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民营企业何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唯创新这一途径。

十年来,博望区坚持产业为基,加快刃模具、机械配件、铸锻造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搭建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刃具小镇,设立省级刃具研究实验室,发布全国刃具行业指数;支持产业智能化改造,推进制造过程、装备、产品智能化升级,开展“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实施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打造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

项目是转型发展的主引擎、硬抓手。博望区在招大引强上发力,韵达产业园、顺博合金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纷纷落户,供应链、产业链进一步拓展延伸,为博望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十年创新转型,十年硕果累累。2012年博望全区生产总值(GDP)65.6亿元,2021年上升到149.38亿元。十年间,博望在全省率先启动亩均效益评价,工业企业实现全覆盖,规上企业亩均税收年均增长25%。全区拥有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4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户,省专精特新企业29户,市专精特新企业44户,各梯度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位居全市前列,战新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

走好绿色发展路,打造“生态优”的博望

最近,马鞍山日报抖音平台发的“送你一片‘橘子海’”视频被网友疯狂点赞、转发。视频拍摄地在博望区石臼湖。夜幕降临,夕阳余晖洒在湖面上,湖水仿佛镀了一层金边。“太美了”“就像橘色天际线”……网友评论说。

石臼湖“日出斗金,夜出斗银”美景再现,源于博望区铁腕治湖行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受利益驱动,石臼湖沿湖村民围网养鱼。湖面竿连着竿,网连着网,形成了一片又一片壁垒森严的“人工池塘”。长时间的围网养殖,天然饵料已不能满足鱼类蟹类生长需求,渔民们不得不投放冰鱼等人工饵料,这严重破坏了石臼湖生态环境。

2017年,博望区把石臼湖生态修复作为重点工作,拆除湖上围网,全面禁渔禁捕,实行“渔民上岸”。短短一年,石臼湖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鸟回归,银鱼再现,石臼湖又成了水生动植物的天堂。

石臼湖的美丽回归,也是博望区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十年来,博望区相继出台了全域人居环境整治、畜禽规模养殖、生态环境保护行动计划,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战役,统筹推进工业企业治理。对全区100多家涉气企业安装视频监控,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52家;建成并投用博望东区污水处理厂、丹阳片区污水处理厂、新市工业园污水处理站;设立区镇村三级91名河(湖)长,不定期开展巡河,现场解决问题;开展“四乱”专项治理,全面消除城区黑臭水体;对10个非煤矿山实行“一矿一策”,开展生态修复,累计实施治理面积约749.98亩,对13家尾矿库完成土壤初调并编制《尾矿库污染防治方案》《尾矿库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博望区还突出长江保护,持续推动长江流域禁捕退捕,辖区内720户、2809名渔民全部上岸。突出项目拉动,系统谋划五大类25个生态环保项目,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巩固提升石臼湖水系生态综合整治成果。

走好一体化发展路,打造“活力足”的博望

“这个项目一完工,我们整个产业链就全部搬来了。”8月初,位于宁马新型功能区的腾亚环境控制智能装备制造及产业链配套项目工地上,挖掘机挥舞着铁铲,运输车进进出出,指着眼前施工正酣的工地,项目负责人易新玉自豪地说。

站在腾亚环境控制智能装备制造及产业链配套项目门口,沿着宁马新型功能区润州路往北走,一路不是绿网围起来正在施工的厂房,就是机器轰鸣、生产忙碌的车间。宁马新型功能区经济发展局局长李明介绍,宁马新型功能区累计签约落地产业类项目16个,总投资226亿元,现有新建招商引资类项目12个,总投资198亿元。

2021年7月,宁马新型功能区挂牌。自成立伊始,这片位于江苏省与安徽省交界的区域,就承载着探路先行、创新示范的国家使命。一年间,宁马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以创业者的姿态,紧扣“一体化”“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强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扎实推进规划编制、基础设施、生态保护、产业协作、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六个一体化”落细落实、埋头苦干、奋勇争先,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实景图”。

大项目、好项目入驻,优越的营商环境是关键“吸睛点”。近年来,博望区成立“四送一服”工作小组,走访调研辖区企业,全面摸清企业基本情况、生产需求和存在的困难。积极推广“四送一服”网络平台,建立健全企业包保责任制度,按季度入户走访包保联系企业,优化各级部门服务工作机制,从“企业来办事”向“主动帮企业办事”观念转变。对企业普遍反映的土地、人才用工、科技创新、疫情防控、融资需求等问题和诉求,适时组织企业问题集中办理会,邀请企业参加人才、银企等要素对接。

同时,博望区还利用微信、电子屏、网络等,把政策、理念、要素、项目、服务送到需要的企业手中,着力打通精简行政审批“最后一公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审批效率,全面推广“网上审批”模式,尽可能满足企业足不出户就可以把事情办妥的需求。

走好区域协调路,打造“城乡美”的博望

绿草茵茵,草坪上新栽种的栾树、香樟、红梅、垂丝海棠生机勃勃,孩子们在树丛间追逐嬉闹。夕阳西下,走进博望区新市镇新禄村生态公园,眼前绿意盎然的景象,让人很难把它与“臭水塘”三个字联系在一起。但其实不久前,这里就是一个臭水塘。

住在公园边上的村民陶明芳说,由于地势低,镇上的生活污水、雨水汇集于此,周边居民也经常往塘里倒垃圾,久而久之塘水污染严重,一到夏天,臭气熏天,蚊虫肆虐,周边居民苦不堪言。

以群众的呼声为哨声,新市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清理臭水沟的污泥垃圾,实施雨污管网分流改造工程,铺设草坪,栽种栾树、香樟、红梅、垂丝海棠等绿植。臭水塘不见了,老百姓茶余饭后多了一个休闲好去处。

城区一天天变美,农村也一天天换颜。十年来,博望区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要求,大力实施文明创建和全域人居环境整治,系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自美丽乡村评选以来,博望区共建成17个省级美丽乡村、11个市级美丽乡村。通过环境整治,改善了中心村风貌,培育了文明新风,传承和弘扬了优秀乡土文化,改变了农村居民的精神面貌。

博望区还常态化开展美丽庭院、卫生家庭创建行动,把“美丽庭院”“卫生家庭”示范户创建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通过评比夯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提升农民的文明素养,让典型和先进“榜上有名、脸上有光”,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提高了群众参与度,营造了文明和谐的农村环境。

走好民生改善路,打造“百姓富”的博望

一到饭点,博望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就热闹了起来,来就餐的老人络绎不绝,他们打好饭菜围坐一桌,一边吃饭,一边聊聊家常。今年72岁的刘元顺老人是就餐中心的常客,他几乎每天都来,自己吃一份,同时给腿脚不便的老伴带一份回去。如果老人存在行动不便的情况,还可以拨打送餐电话,由志愿者送餐上门,博望镇五保老人张增平就已经享受这种服务三年多。

张增平身有残疾,腿脚不便,每逢高温、雨雪等极端天气,如何吃上一顿营养健康的饭菜就成了难题。以往他只能下点面条对付过去,但从2019年开始,每逢雨雪、高温等极端恶劣天气,照料中心的志愿者就会把准备好的饭菜送过来,和老人聊家常的同时询问是否有其他需要,并提醒老人注意安全。

一枝一叶,关乎民生。十年来,博望区把民生工作当作首要任务来抓,从老人助餐,到孩子上学,再到百姓就业、医疗、住房、出行等方方面面,织牢织密民生保障大网。博望区每年将全部财力的87%用于改善民生;城镇居民医保实现应保尽保;新改扩建中小学7所、幼儿园8所,马鞍山二中博望分校让更多学子有机会在家门口就读优质高中;在全市率先开展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博望区人民医院迈入二级综合医院行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蓬勃发展。

数据显示,2012年,博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1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231元。2021年,博望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157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35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201元。

“干”字当头,“拼”出一个新博望

时光匆匆,沧海巨变。从阴暗简陋的家庭作坊到机器轰鸣的现代工厂,从叮叮当当的人工制作到一键遥控的智能制造,从静守一隅的千年古镇到东向发展的前沿阵地,10年时间,博望华丽嬗变。回看博望10年发展脉络,最大的感触就是,成绩不是等来的,也不是盼来的,而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

以工业立区,博望本身就是在干实业中成长起来。大大小小的作坊,一锤一锤地炼砸,将“吃苦耐劳”四个字融进了博望人的血脉。在这里,每一个工厂就是一部创业传奇,每一位企业家都有一个时代故事。上一个10年,博望上下白手起家,把作坊变成工厂,将单个车间变成整片生产基地,他们脚踏实地去干、去拼、去闯,为博望区挣回“中国刃具之乡”“中国剪折机床第一镇”“国家级出口机床及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剪折机床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等“国字号”招牌,也为博望引来了韵达产业园、顺博合金新材料产业基地等“金凤凰”。

产业发展靠干出来,生态环境改善也是在“干”中实现。石臼湖上密如城墙的围网哪有那么容易拆除,但博望做到了。区、部门、村干部一家一家动员,一家一家走访,一个困难一个困难解决,渔民们动容了,二话不说拆了围网,“洗脚”上岸,有的甚至还自愿加入护渔队,成为一湖碧水的守护者。

没有等出来的成绩,只有干出来的精彩。下一个10年征程再起,加快建设“四区一极”新博望其时已至。唯有发扬钉钉子精神、真抓实干,一切难题才能迎刃而解,一切办法才能落地见效,一切发展才能顺利推进,一切机遇才能紧握手中。相信,博望下一站会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