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合肥高新区:智慧之城 发展新图腾


来源:合肥高新区

2015年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GDP增长11%,财政收入增长1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75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实施创新驱动,发挥区域竞争新优势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做优“创新链”,做强“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以国际标准打造长三角自主创新的策源地。

一是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加快引进创新型领军企业,扶持和培育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核心技术的小微企业,鼓励企业建立和申报国家、省市各类技术中心,帮助企业申报各级科技计划支持,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成果应用,不断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是发挥创新平台“动力引擎”作用。构建集高端人才培养、先进技术研发、创新成果交易和产业化等于一体的“创新生态体系”。推进中科大先研院、合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公共安全研究院等运行管理机制创新,重点加强平台内涵建设,加快建设集成电路、生物工程、公共安全等研发平台。依托协同创新平台,聚集培育创新创业团队,建立创新单元,孵化创新型企业。

三是优化创新服务环境。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服务链,积极申报科技部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工程,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服务示范区域。完善创新服务体系,依托“一中心”,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培育一批与国际接轨的品牌科技服务机构和企业,为产业发展提供应用研究、检验检测、中试孵化、技术交易等多方面、系统化、专业化的服务。完善科技创业全程孵化链条,优化“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功能配置,加强孵化服务标准化建设,以制度的形式固化服务标准,推进服务质量目标化,服务方法规范化、服务过程程序化。推动孵化器管理运营体制机制的市场化改革,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引领发展”的专业孵化器、加速器。

四是深化科技金融融合。建立健全拟上市企业领导包联制度,执行“135梯形后备资源储备计划”;以建设高新区中小企业金融信息化服务平台为抓手,完善企业征信体系和自主创新投融资政策支撑体系;深化与沪、深交易所等专业机构战略合作,集聚要素资源,成立基金产业联盟;打造财政金融产品,发挥财政资金的“酵母”和“杠杆”效应,撬动社会资本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支持;坚持市场化原则,出台更多激励与扶持市场主体的政策;进一步做大“天使投”、“创新贷”、“助保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金融产品规模,改进服务模式,发挥资本市场对优质项目的天然发现和选拔机制,提高创业投资基金的配置效率。引导企业积极申报“新三板”,力争2015年6家挂牌。推进股权与分红激励试点。强化对融资担保和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以规范促发展,优化地方金融生态。

五是建设合芜蚌人才特区。把握中关村“6+4”政策推广至合芜蚌试验区的契机,完善高新区“2+2”政策体系,开展“江淮硅谷”创新创业团队建设,推动“团队式”引进培养模式,发挥政策对高技术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引导和激励作用,进一步激发人才活力。促进安徽省青年创业引导资金尽快发挥作用,推动青年创业、万众创新。推进“高层次人才、高校毕业生、劳动力市场”三位一体的引才方式,探索“人才市场开进社区”的服务模式,安徽省高新科技人才市场全年开展招聘会65场,依托工商联、海联会、女企协、企业家沙龙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交流活动。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詹厚坤]

标签:合肥高新区 发展 创新

人参与 评论

一周要闻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