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安徽火笔画:两千年前只在宫廷里傲娇


来源:中安在线

"火笔画",又称烙画、烫画,起源于西汉,兴盛于东汉宫廷,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后来由于连年灾荒战乱,烙画工艺曾一度失传。直到明末清初,才真正走进民间并且逐步流传开来。

原标题:合肥火笔画

"火笔画",又称烙画、烫画,起源于西汉,兴盛于东汉宫廷,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后来由于连年灾荒战乱,烙画工艺曾一度失传。直到明末清初,才真正走进民间并且逐步流传开来。

安徽"火笔画"是江淮地区流传甚广、极具群众基础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以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刘祝华(1916-1991)及其弟子为代表,通过作画工具的革新、作画新材料(器具)的使用以及本土题材、内容的创新而形成独自的流派。安徽"火笔画"的特征是以"铁"作笔,以"火"为墨,在木板、竹簧、宣纸、绫绸等不同材料上作画。其作品大至数丈,小不盈尺,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解放前,"火笔画"主要以家族传承、民间作坊和平民化、大众化、实用化的形态生存。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火笔画"工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制品自1956年开始出口,远销东南亚、北美及西欧各国。近40年来,随着工厂化、流水线生产方式的运用,"火笔画"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工艺制作流程和20余万件制品的生产规模。刘祝华、刘凯及其弟子等工艺传人们的作品曾12次参加国内外工艺美术大展;两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其作为省、市对外馈赠礼品为国际文化交流做出一定贡献。

相关新闻:

标签:火笔画 安徽 民间

人参与 评论

一周要闻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