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揭秘东北抗联英烈不为人知的往事


来源:合肥晚报

根据中央的指示,童长荣积极奔走于各高等学校和文学团体之间,说服党内外左翼文艺工作者停止与鲁迅的论战。而在这些年中,何坤芝曾两次出家,其中一次是被童长荣母亲“逼”的。

未婚妻执着的守望

为更进一步了解烈士的成长轨迹,经过千方百计的努力,我们寻访到了童长荣的亲属——他的外孙郑卫胜先生。但郑先生的一句话让我们唏嘘不已,“我其实与童长荣烈士并无一点血缘关系。”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郑卫胜的外婆叫何坤芝,一个如灵芝般轻灵美好的女子,出家后改名何佛清。十八岁与童长荣订婚,三年后童长荣到日本,临别时留下话:三年后回来娶你!谁知,这一等就是一生,从此一去无回。在童家大家族分家、寡母无人奉养时,二十出头的大姑娘自嫁入门,从此挑起了生活重担,侍奉老母,挣钱养家,成了烈士母亲唯一的精神支柱和生活依靠。她受尽了千般委屈,吃尽万般辛苦,却始终无怨无悔,为童长荣烈士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在长江北岸这个破败的小镇,在这个缺少男人的家里,两个女人日夜倚门盼望。从憧憬、挂念,到担心、埋怨,直至心碎失望。其中的孤寂与凄凉,辛酸与绝望谁人能知?

而在这些年中,何坤芝曾两次出家,其中一次是被童长荣母亲“逼”的。

从1925年离家去日本,童长荣一直杳无音信。有一天老人对何坤芝说:孩子,你走吧!嫁人去!何坤芝说:妈,您糊涂了?我是您儿媳妇!“我儿不回了,他没那个福分。我不能耽误你,会遭人骂的。”老人一次又一次“撵”何坤芝走,她一次又一次求情。终于,她思考再三,离开了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到一个无人认识之处,与青灯古佛做伴,靠打斋化缘、靠倒腾点小买卖求生,一点一滴地积攒着每一张角票,每一文铜钱;还经常偷偷溜回家,在窗台上留下点什么。

又过了几个三年,童长荣母亲思儿心切,哭瞎双眼,佝偻身子,摸索独行,如同一段枯木,随时可能倒地。何坤芝再也忍不住了,一头扎进家门,抱着老人,娘俩相拥而泣。何坤芝说,我就是您的儿,我给您养老!

何坤芝没有食言!几个月后,老太太油枯灯灭,带着深深的遗憾走了,全然不知她的亲儿早她十四年就已经长眠在冰天雪地深山密林之中,为信仰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何坤芝含悲忍泪,以孝子的身份,风风光光地将老人家送上了山。周围十里八乡的人都赶来,帮忙的、慰问的,谁都不免肃然起敬,唏嘘感慨,啧啧赞叹一番……

此后,何坤芝成了茅屋的唯一主人,她坚守着,等待着。等着童长荣回来,她先要代老娘好好打他一顿,问他为什么扔下老娘几十年不闻不问;她还要代老娘好好疼他爱他,让他漂泊几十年的身心得到安抚。她考虑自己年龄大了,将来的家不能缺孩子,便抱养了姐姐的幼子,又领养了从小没娘在自己眼前长大的一个小女孩(也就是郑卫胜的妈妈),想为童长荣营造了一个完整的家。

但何坤芝一直没有等回童长荣。直到解放后两年,一张烈士证明书击碎了她仅存的最后一丝希望,她再一次遁入空门……不过,国家没有忘记烈士,也肯定了何坤芝的身份。她最后的三十多年是在儿孙绕膝中安然度过的。1987年,83岁的何坤芝离世前,嘱咐身边的养女:“将来一定代我去看看你的父亲!”

这也就不难理解,在我寻访烈士的过程中,有资料表明,长荣对家乡对亲人一直有着深深的眷恋。他走南闯北多年,但乡音难改。安徽口音使他在给群众干部做报告时常常带个“翻译”;偶尔他也和同志谈起家乡,谈起家中的老娘,也是充满相思之情。原来,在他的身上演绎着这样一个传奇的故事……

201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受东北有关部门邀请,童长荣的养女童承英带着郑卫胜姐弟俩千里迢迢到东北吉林省汪清县童长荣烈士陵园,拜祭了他们从未谋面的父亲和外公。今年是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四月下旬,我陪汪清县的一个专门小组,沿着童长荣烈士青少年时期的轨迹,到我省枞阳、安庆、合肥及上海、天津等地,进一步核实补充资料,准备一起拍摄一部童长荣专题片、写一本介绍他光辉一生的书。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宋吾能]

标签:英烈 童长荣 日本

人参与 评论

一周要闻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