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敬亭画僧石涛


来源:皖南晨刊

石涛是中国画坛历史上—个重量级人物,康熙帝两次南巡都分别于南京和扬州召见了他,如此殊荣,在画坛历史人物中也是少见的。宣城著名学者吴晴岩论及石涛说:“予不善竺乾氏教,而与石师游,以画以诗以书,而石画尤著。

原标题:敬亭画僧石涛

石涛是中国画坛历史上—个重量级人物,康熙帝两次南巡都分别于南京和扬州召见了他,如此殊荣,在画坛历史人物中也是少见的。石涛的画艺和理论都是绝伦的,如果说,新安画派的坛主是江韬的话,那么石涛就是黄山画派的重要奠基人。中国书画大师齐白石早有诗歌称赞石涛:“下笔谁教泣鬼神,二千余载只斯僧。焚香愿下师生拜,昨晚挥毫梦见君。”中国另一位大画师陈石壶评石涛为:“石涛可称博大精深。我认为石涛歌行体诗是杜甫之后第一人。书法也绝佳,八分书是清代三百年间第一。”可见石涛的诗书画冠绝一时,享有三绝之称的大家是屈指可数的,而石涛恰恰是这星座中的最灿烂的一颗。

石涛(1630—1707),俗名朱若极,法名元济,号有“小乘客”,“枝下人”,“大涤子”等。他的名号多到几十个,都是随着境遇时间不断翻新出来的。祖籍安徽凤阳,生于广西全州清湘县谷口。远祖系高皇帝的兄靖江王朱赞仪十世孙,父亲朱亨嘉在南明福王亡时,明后裔唐王在福州称监国,朱亨嘉挟制巡抚瞿式耜僭称监国于桂林。事败,被瞿式耜押赴福州,不久,被唐王囚禁而死。“石涛托内官以存活。削发为僧时已十六岁了”。

时石涛潜逃外地云游四方,他对自己青少年时代前期生活经历,大约隐瞒了15年,云游湖广之武昌、洞庭、长沙、庐山,共花去约5年时间,从而结束了青年时代生活。石涛大概在37岁到52岁之间驻锡宣城敬亭山南麓之广教寺(俗名双塔寺)。此间,他把“师古人、师造化和师心(重个人的独特感受和理解)相结合出一条正确的艺术道路”,整合写出完完美美的一部《画语录》初稿。石涛一直到67岁,仍往返醉泊敬亭、黄山泉石云林之间。他驻锡麻姑山与喝涛理论禅机,采药著画,医药活人成为宣城东南乡济世活佛;驻锡广教寺与云林上人劈荆修庙,开荒种地,植树造林;栖身清隐庵与道人徐鸿起研读道法,习作书画。这期间石涛生活充实,丰富而多彩。石涛好友李驎在《大涤子传》中,对石涛这一时期的生活作了如下的简略叙述:“由越中之宣城,施愚山、吴晴岩、梅渊公、耦长诸名士,一见奇之。时宣城有书画社,招人相与唱和,辟黄檗道场于敬亭之广教寺而居焉。每自称‘小乘客’,时年三十矣”。其实石涛在宣的诗友画友及出家的好友是很多的,如《清诗五种》的梅杓司、沈泌和半山和尚,黄山友人江注等等。石涛居广教寺时,他常住的还是敬亭山上之闲云庵,山下之广教寺,城东的金露庵、宛津庵(喝涛住此)、清音庵等,他们或终日相与唱和或泼墨挥毫,与诗与书与画和朋友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宣城一时的文坛盛事。

被誉为“南施北宋”著名诗人施愚山曾写诗《石公种松图歌》赞扬石涛。宣城著名学者吴晴岩论及石涛说:“予不善竺乾氏教,而与石师游,以画以诗以书,而石画尤著。盖睥睨古今,横溢榘短者也。”对石涛画真情意蕴大为赞赏! 石涛与黄山画派巨匠梅清相遇,使宣城大地进入到一个画卷长天、诗花漫地、人文荟萃的新境界。石涛早期的山水,曾受到梅清的影响,梅清后期的画作则染石涛之风。石涛有赞梅清诗云:“江左达者人共传,瞿山先生思渺然。静把数编朝隐几,闲携卮酒夜移船。已知词赋悬逸赏,好使声名谢尘埃。我欲期君种白莲,揽衣直出青霞上。”此后的多年,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相互切磋技艺,结伴邀游名山,泼墨挥毫,并与梅庚、半山和尚等创立了黄山画派。

石涛大师寄居宣城实际时间,现就傅抱石、杨成演,韩德林等年谱、年表和长庆的《关于石涛和尚年谱问题》、杨新的《石涛生卒年考》等所述,长达17年之久。另住南京、扬州期间,途经宣城到黄山、歙县、合肥、巢湖等地访友写生达六七次之多。石涛大师对宣城友人和敬亭山水怀有十分深厚的感情,这是不言而喻了。他晚年病残跛足僵手不能远行时,仍沾笔画出一幅题款为“往昔居闲云庵,古梅树腹中破(洞)。予种兰于内,春深齐放,今忽忆写之,得以自乐”的古梅出兰图,后署“小乘客济”(这名号是他寄居宣城敬亭所用的专名)。石涛居宣城十余年期间,所作诗文序跋和画等作品,目前概计有240多篇幅,写出他对祖国对人民深深的情和爱,给后人、给宣城留下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

[责任编辑:杨静]

标签:黄山画派 麻姑山 朝隐

人参与 评论

一周要闻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