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那些关于界首渔鼓的回忆


来源:安徽文化网

界首渔鼓,乍一听,还以为是敲锣鼓或类似花鼓灯一类的舞蹈,其实不是。界首渔鼓是河南坠子起源的曲种之一,也是中国地方稀有剧种道情戏的鼻祖。

原标题:界首渔鼓的激情回忆

界首渔鼓,乍一听,还以为是敲锣鼓或类似花鼓灯一类的舞蹈,其实不是。界首渔鼓是河南坠子起源的曲种之一,也是中国地方稀有剧种道情戏的鼻祖。现流传至今的唱腔经几代人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对原生态的说唱风格有了新的内涵,是全面反映颍河流域一带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伦理道德、民族、宗教的一部百科全书。同时,也是研究渔鼓与戏曲同宗同源同发展的颍河流域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研究价值,是我国曲苑中一朵芬芳郁香的奇葩。

界首渔鼓的起源发展

界首文化昌盛,历史久远。曲艺活动源远流长,现代曲艺起源于原始的说唱艺术,从田营镇魏窑出土的10件战国铜铃器上,证实了远在战国时期,界首一带就已产生了说唱艺术活动。从1955年陶庙乡境内岳庄出土的汉代陶戏楼,1956年靳寨乡聂冢子汉墓出土的乐队陶俑,可以略窥秦汉以来界首说唱艺术的盛况。

早在二三万年前就有人类在界首这块土地上劳作生息。这里是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刘福通的故里和起义的策划地,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作为大后方的界首,商贾云集,名噪一时,各地著名曲艺艺人汇集于此,为界首渔鼓的交流、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界首渔鼓,又称道筒子或坠子嗡,行话为“溜兰条儿”,源于唐宋,流行于明清。后由道士以道教为演唱题材,教化人民遵守国法、孝道,经民间艺人传唱传入界首约有400多年历史。我认为,渔鼓最早的源头在道教,她原本是身背葫芦、云游五岳的道士、道姑们化斋时唱的劝世、修行歌,后传入民间,成为艺人手中的绝活。随后,道教渔鼓从民间传到了界首,并在界首一带广为流传,后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改革创新成为界首渔鼓。

界首渔鼓主要分布于界首、太和、颍上、临泉、阜阳、亳州、涡阳、利辛、蒙城以及河南省的沈丘、项城、周口、太康、郸城等地,界首渔鼓艺人主要分布于光武镇、芦村镇和顾集镇。

目前,界首渔鼓分布区域逐渐缩小,传承艺人日渐减少,而广大群众对界首渔鼓的厚爱有增无减,现只有一年一度的界首苗湖书会还能依稀看到界首渔鼓的身影。

界首渔鼓源于明代,具体年份不详,兴盛于清朝道光年间,那时较有名气渔鼓艺人有王德庆、郭窝、常原德等。1905年左右,女渔鼓乐艺人摆摊说唱,其中以谷喜花、付贵喜等最为著名。在此期间,界首渔鼓与当地的曲种“颍河溜”相融合传至河南省后,称之为河南坠子。通过专家论证,河南坠子源于安徽太和一带,当时界首为太和县管辖。

1906年,界首渔鼓艺人以多人搭台伴奏演唱后逐步发展为今天的界首道情戏。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界首渔鼓发展的全盛时期,其影响区域东至安徽省太和县、阜阳市、蒙城县,西至河南省沈丘县、新蔡县、郸城县、太康县等。较为著名的艺人有徐风山、梁凤兴、徐广真、徐志帮、路立成、徐志斌、黄立臣、黄成海等,所演唱的曲目大多为打闹斗趣的轻喜说唱段子。如《于二姐拜寿》、《李玉莲招婿》、《打连科》等。

界首渔鼓源于民间,流行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唱词与说白均加韵脚,即以演唱为主,夹白为辅。因界首南北狭长,行话又分为“上韵渔鼓”和“下韵渔鼓”,也就是南称“高音渔鼓”,北称“低音渔鼓”。高音渔鼓以头腔共鸣发生法为主,音色高亢且音质清亮;低音渔鼓属胸腔共鸣发声法,音色低沉且又音质浑厚。高音渔鼓的代表艺人是徐志帮、黄成海,曲目多为《八马骏》、《马前泼水》之类的小段子。低音渔鼓艺人为路立成、徐立斌,演唱曲目为《金鞭记》、《三侠剑》等长篇大书。所持乐器为打击器,即渔鼓筒子和简板,所演唱曲目多为传统书目,其唱腔高亢嘹亮,委婉动听。

抗日战争时期,界首作为水运码头的中枢,渔鼓艺术得到相应的发展,渔鼓班多达20多个,与当时兴盛的河南坠子、淮北大鼓并开为名扬周边地区的三大曲种。
 

[责任编辑:杨静]

标签:渔鼓 苗清臣 苗湖书会

人参与 评论

一周要闻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