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残疾人日:那些靠救助生活的老人
2014年12月03日 12:03
来源:安徽财经网 作者:王庭民 赵莉
他们或因为患病失明,或因为遭遇意外成为肢体残疾人,或成了精神病患者……因为残疾,他们全家生活坎坷,但他们不得不面对现实,坚强生活。今日是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记者走进几户残疾人家庭,倾听他们的心声,希望在这个寒冷的季节给予他们一丝温暖和关怀。
国际残疾人日:倾听不同类型残疾人的心声
他们或因为患病失明,或因为遭遇意外成为肢体残疾人,或成了精神病患者……因为残疾,他们全家生活坎坷,但他们不得不面对现实,坚强生活。今日是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记者走进几户残疾人家庭,倾听他们的心声,希望在这个寒冷的季节给予他们一丝温暖和关怀。
“有老伴带着,我才能出去转转”
采访对象:倪世柱一级盲人
享受政策:贫困重度残疾人补助
今年60岁的倪世柱是一级盲人,每天生活在黑暗中。“我以前眼睛就受过伤,后来又得了青光眼,40多岁就彻底失明了。”倪世柱告诉记者,自从失明后,他基本上每天都待在家里,“只有老伴在的时候,她带着我才能出去转转。”
采访时,倪世柱正一个人待在家中,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业余爱好,只能有的时候听听新闻。他和老伴住在高新区的一处回迁房内,他的身体也不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腰椎也不太好,家里的事情他基本上帮不上什么忙。因为身体的特殊原因,倪世柱不能工作,老伴也是个农民,两口子基本上全靠政府补贴生活。
“我每个月能拿到400多元的补助款,其中包含贫困重度残疾人补助金。”倪世柱感慨地说,“每个月的补助款养活了我们两口子,要不然真不知道咋生活!”
“经常半夜犯病,必须常年服药”
采访对象:李荣菊精神残疾
享受政策:精神残疾药补
“我小女儿患了精神病,今年40多岁,已经患病10多年啦。”接受记者采访的是李荣菊的父亲李长和,已经是82岁的老人。
李长和告诉记者,小女儿李荣菊跟爱人单独住,现在跟他们住在一个小区,“这样犯病的时候可以照顾一下,她经常半夜犯病,然后就要送去医院。”
李荣菊必须长期靠药物控制病情,“有时候清醒,有时候病情特别严重,所以我们也不敢离她太远。”李长和说,他共有四个孩子,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家里条件都一般,刚能顾上自己,所以我们也不想给他们添麻烦。”
现在李荣菊享受到了省残联的惠残民生工程项目即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李长和老两口享受高龄津贴、低保等政策,“我们俩总共一个月千把块,够基本生活吧。”
“全家生活俭朴,荤菜很少买”
采访对象:阮明重度癫痫病等多重残疾
享受政策:贫困重度残疾人补助
10多年前,阮明就因为患有重度癫痫病及脑部多项病症,失去了工作能力。之后,爱人张其会便辞去了工作,在家里全职照顾他,因此家里的经济条件也越发显得紧张。
“我们还有一个孩子正在上学,所以我们全家生活很俭朴,平时很少会买荤菜。”张其会告诉记者,爱人因为患了这个病已经导致残疾,并且还需要经常住院治疗,“他这个病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严重。”现在,阮明家里的日常开销主要靠贫困重度残疾人补助、低保金等来维持。
相关链接:
60多万贫困残疾人受益惠残民生工程
省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以来,省级实施的多项惠残民生工程让60多万贫困残疾人受益,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
今年,贫困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标准得到提高,二级残疾以上每人每年救助800元,三级救助400元。救助中,各地严把救助对象资格审核关和资金审批发放关,做到“应助尽助、一个不漏”。为更好保障低收入残疾人家庭日常生活,合肥、滁州等地相应提高救助比例,池州、铜陵等地把四级贫困残疾人也纳入救助范围。
此外,今年我省还实施了万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项目;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项目,并对每人的补助金额由原来的500元调整到1000元;同时,继续实施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今年任务数为9945人,较去年增加1505人;今年,由住建部门牵头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数的20%用于困难残疾人家庭,概算要改造约2万户。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