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元农业保险公司不断提升服务效能


来源:中国网

农业保险涉及千家万户,点多面广,工作难度较大。该公司坚持从实际出发,在业务推动、产品开发、流程完善、规范管理、风险管控、基层服务网络建设、信息技术开发运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确保业务规范开展的基础上

农业保险涉及千家万户,点多面广,工作难度较大。该公司坚持从实际出发,在业务推动、产品开发、流程完善、规范管理、风险管控、基层服务网络建设、信息技术开发运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确保业务规范开展的基础上,着力加大效能建设,切实提高为农服务的工作效率。

自2008年开业以来,至2013年底,该公司六年来累计承保农作物4.8亿亩、森林0.4亿亩、畜牧800万头,累计实现农业保险保费收入67.6亿元,累计为全省1200多万农户提供风险保障近1500亿元,累计向2749万(次)农户支付赔款近45亿元。开发特色农险品种40多个,共实现保费收入23.07亿元,全年农业保险累计赔付12.3亿元,其中秋季作物赔付近10亿元,简单赔付率超过100%,有效地发挥了农业保险的“稳定器”、“助推器”作用,得到了中央有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加快制度体系建设,提升规范化管理效能

为加快推进农业保险制度建设,省政府、省农险办及时制定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皖政〔2008〕42号),以及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暂行办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理赔管理暂行办法等,建立了较为健全的“1+8”制度体系。为让农户尽快享受农业保险这项政策带来的实惠与好处,公司组织人员深入研究相关政策精神与要求,迅速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具体落实措施如政策性种植业保险管理办法、养殖业保险管理办法等,第一时间将农业保险政策惠及农民。2008年公司开业的当年,承保农作物达1515万亩、能繁母猪达64万头,服务农户超过15万户次。

经过多年发展与经验积累,该公司持续创新工作方法,多次优化操作实务与业务流程,大力提升规范化管理效能,逐步摸索出了从收费出单,到查勘定损、赔款支付等一整套完善的工作流程,减少或简化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切实提高工作管理效率。承保环节,从2009年开始以行政村为单位集中投保,每个行政村一张保单,有效地简化了承保手续;同时,以粮补面积为基础,附详细的分户清单,切实保障每位参保农户的保险利益。为切实提高对种植大户的服务效率,该公司专门对1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组织等实行单独出单和一对一服务。查勘定损环节,对于重大灾害,均成立由农业专家、乡镇和公司人员组成的联合查勘组,实行查勘到村,定损到户,于每季作物收获期前,主动赶赴田间地头,实地查勘,现场定损,切实提高查勘定损工作时效。赔付环节,从2010年开始通过财政“一卡通”直接将理赔款打卡发放到户,并对每季作物打卡发放的时限进行明确要求。同时,自今年起,公司对种植大户实行赔款集中支付,赔款支付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业务流程的不断完善和改进,农业保险业务的承保、查勘和理赔工作时效得到明显提升,普遍较工作方法改进之前缩短工作时效10天以上。

推进信息技术运用,提升信息化管控效能

农业保险涉及农户数量庞大,信息收集与业务管理费时费力。为切实提高业务管理效率,该公司着力推进信息技术运用,不断加强农业保险业务信息系统建设。2010年开发了种植业保险农户电子档案系统,为全省1200多万投保农户建立了包含姓名、身份证号码、农户代码、直补卡号、粮补面积、投保面积、种植品种、保费金额等信息的档案,提高了农户基础数据的管理效能。2011年该公司开发了养殖业保险电子档案系统,对能繁母猪保险全省统一接报案,提高了报案处理效率。设计了涵盖农户识别码、投保亩数等信息的机打电子凭证系统,提高了保险凭证发放效率。系统运用3S技术研究开发了农业保险地理信息系统(GIS),综合运用无人机、雷达、遥感等现代科技手段,通过采集和监测农业、气象、水文等基础数据,建立灾害评估模型,促进农业保险的快速查勘定损。在部分地区设置了农村综合信息自助查询终端,即时更新农业保险政策信息及承保、理赔结果信息,极大地提升了农业保险信息展示的信息化水平与工作效率。2013年开始利用GPS现场测量种粮大户的土地四至信息,并导入核心业务系统,锁定土地标的,有力地提升了针对种植大户的信息技术服务水平。

加强产品创新,提升产品供给效能

为第一时间满足广大农户和基层政府的需求,公司结合安徽农业农村实际,切实增强产品供给能力,积极创新开发和迅速投放了一批农险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先后开发了蔬菜、水果、茶叶、家禽、淡水养殖等40多个特色农业保险产品以及农房、农机、农民健康等9个涉农保险产品,风险保障范围从农林牧副渔、向农村财产、农民人身等方面不断延伸。近年来,在农村承保了大量的农用运输车、收割机;推出的“乡村干部保险”、“农家福”保险在皖北部分县的覆盖率达到60%以上;去年以来,共承办了全省35个县(区)的“新农合”大病保险业务。围绕农村土地流转,探索提高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保障水平,去年开发了水稻、小麦等6个品种的商业性补充保险产品,并进行了试点。

2009年公司在国内首次开发天气指数产品并试点,此后陆续开发了宿州市埇桥区小麦种植天气指数产品(包含干旱指数、倒春寒指数、干热风指数和连阴雨指数)及芜湖市南陵县杂交水稻高温热害天气指数产品。五年累计承保农作物天气指数保险34万亩,涉及全省1.4万农户。该险种以气象部门采集的气象数据为定损、理赔依据,节约了查勘定损费用,缩短了理赔时间,减少了道德风险和保险纠纷。特色农业保险及天气指数保险等产品的及时、快速研发与推广,为我省各地近年来特色农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风险保障。

深化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提升面对面服务效能

农业保险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广大农户,因此,要保障农业保险的为农服务效能,建立一支扎根于基层的、完善的基层服务体系必不可少。公司自成立以来,积极按照农险人员专职化、业务培训常态化、硬件设备标准化、经费发放固定化、管理制度规范化的要求,始终把健全基层服务体系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2009年,在全省启动了乡镇三农保险服务站和行政村服务点建设。去年以来,开始在部分耕地面积5万亩以上的乡镇发展专职协保员,在部分10万亩以上的乡镇设立保险营销服务部,建立了以协保员为纽带,以乡镇三农保险服务站为中心,连接每个行政村、覆盖全省的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

特别注重对既懂保险又懂农业、懂气象、懂动植物病虫害等复合型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目前公司直接从事农险工作的员工有1000人,占员工总数的70%,其中70%在县级机构工作。2010年开始实施驻点员制度(县级机构员工在乡镇驻点工作),目前全省44个农业大县的每个乡镇都有一名驻点员,其他业务规模较小的县,每2-3个乡镇配备一名驻点员。同时,发挥乡镇农经、农技人员、村干部贴近群众、熟悉农村的优势,在每个乡镇配备1-2名兼职协保员,在每个行政村至少配备1名兼职协保员,全省协保员总数达到1.8万人。

为发挥好乡镇服务站和协保员的作用,明确由驻点员负责联系、管理乡村协保员,并承担规范业务操作的责任。根据省里的规定,与协保员签订委托代办协议,明确权利义务,理顺委托关系。按照保费收入的3.5%-5%支付工作经费,并且70%发放给村协保员。为提高协保员的政策水平、业务能力,每年都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组织了一大批协保员参加农村保险营销员资格考试,培养了一批农村保险营销员。通过这些举措,不断把工作重心向下移,把服务关口向前移,努力做到“网络连成片,服务面对面”,切实提升面对面服务效能,确保农户需求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吴振北]

标签:农业 服务 公司

人参与 评论

一周要闻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