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韩新东:徽剧再进京彰显徽商力量


来源:徽商杂志

近日,由徽商传媒携手安徽省徽京剧院联合推出的“重走徽班路•徽剧徽商梦大型巡演活动”将登上北京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为首都群众奉献一场视听盛宴。 “几百年前的徽班要进京,是因为那时候的北京是中原大地的政

近日,由徽商传媒携手安徽省徽京剧院联合推出的“重走徽班路•徽剧徽商梦大型巡演活动”将登上北京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为首都群众奉献一场视听盛宴。

“几百年前的徽班要进京,是因为那时候的北京是中原大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除了给皇帝祝寿,还有一个自我展示、自我呈现的意思。而我们这次进京也有这样的意思,但我们不仅仅是一个展示,而是经历了几百年之后,徽剧希望接受北京观众和中国人的检阅,检阅的不仅仅是徽剧本身,还包括对徽文化甚至是中国戏剧。”

近日,就在巡演即将赴京之际,徽商杂志社总编辑、徽商全球理事会秘书长韩新东接受了《徽商》杂志的独家专访,他详细介绍了徽商传媒继再芬黄梅徽商情之后再度与艺术院团合作,共同推动徽文化发展的文化共识,也对当代徽商企业家参与传播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与使命感表示赞同。

Q:这次与徽京剧院的合作是徽剧与媒体的第一次牵手,却是徽商传媒第二次与艺术院团合作。是什么促成了这次合作?这次的合作与之前与黄梅的合作有什么共性?又有什么特别之处?

韩新东:如果说有什么特点和共性的地方,就是两个词:文化、徽商。徽商传媒一直致力于传播徽商文化,打造徽商文化的品牌。在我们传播的内容当中,在我们单位发展过程中,文化都发挥了特别重要的起承转合的影响力。正是因为我们在传播徽商文化方面有自己独特的定位,在表达和提升徽商文化中有我们的追求。

之前与再芬黄梅的合作也是基于一种文化,他们肯定我们在这方面的市场运作能力。虽然具备这样市场运作能力的媒体还有很多,但像我们这种对文化情有独钟的传媒并不是很多。我们一直认为,黄梅戏作为安徽戏曲文化的一张名片,对传播安徽的形象和安徽的新文化理念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黄梅戏也产生了几代人的代表人物,从严凤英、王少舫到黄新德、马兰,再到韩再芬、蒋建国等等,都是在这个领域里面,既塑造了黄梅戏的形象,也塑造了安徽文化的形象。

正是那一次成功的合作,让徽京剧院看到了我们在市场运作方面的巨大能力,主动找到我们要进行合作。尤其是这次《惊魂记》的制剧人、徽京剧院的副院长李龙斌也是我多年的挚友,大家一直志同道合,非常有默契。

Q:如今的徽剧院团已经不是当年被徽商家养的戏班子,但是本次巡演仍然获得了新时代徽商企业家群体的大力支持,这似乎与200多年前的“徽班进京”有着某种历史的相似,您认为这样的现象可以说明些什么?这样的巡演最大的价值在哪里?这一次徽剧、徽商和媒体间的亲密合作又将为传统艺术嫁接商业资本树立怎样的“榜样”?

韩新东:传统的戏剧文化大多都是根植于民间、根植于百姓的生活,我们现在不能错误的认为过去的徽班仅仅是徽商养的一个一个戏班,其实那些戏班自身的生存能力非常强,这与那个时代可以接触到的娱乐方式、文化传播方式和艺术欣赏方式的单一有一定的关系。

那为什么过去这种戏班会那么兴盛?我想首先那个时代人们的经济是富足的,生活是安康的,人民对戏曲文化是大量渴求的,这从戏班的多样化也能表现出来;还有就是安徽这个地方,尤其是徽州,一直是兴文重教的,对文化对教育特别重视。在外创业的徽商事业有成、致富返乡之后,特别希望用自己的财富和一种责任的担当使徽剧这样一个地方剧种能够走得更远。实践也证明,正是有了四大徽班的进京,并与汉剧合流,才有了京剧。

说到这次的徽剧、徽班和徽商,跟我们的关系就更加紧密了。历史上之所以有徽班进京,名噪华夏,在京城掀起了徽剧和徽文化的旋风,恰恰是因为有了那个时期的非常强大的徽商的力量,所以四大徽班得以同时进京,上演了非常好的、有传统和历史价值的几部徽剧。

徽剧和徽商、徽文化的渊源是一脉相承的,联系得格外紧密,如今我们让徽剧和徽商再度携手,从另外一个侧面表达了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需求,也表达了现在的徽商企业家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传播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既有关联性,又有一脉相承的地方。虽然时代的特点和背景不一样了,我们现在要发扬徽剧、发展徽剧,要弘扬徽剧中的徽文化,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尤其是有识的企业家。这一次,我们能够再度进京,在人民大会堂为首都人民奉献一台全新的徽剧,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一是经过了几百年,徽剧有没有发生变化?现在可以确定的是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一次虽然是徽剧的表演样式,但整个故事剧情却是改编自莎士比亚的名著,这应该是中西文化的一次汇合;二是新人穿古装,演的是外国的剧。

现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欣赏娱乐的方式,从舞台上也呈现出全新的表现形式和表演样式,包括灯光、舞美、制作都是那个时代的徽剧中不可能有的。新的技术手段的革命给徽剧这样的古老剧种又带来了新的生机,也给我们的审美和价值重构带来了新的方向。应该说,这种创新是有意义的探索,而不是几百年后一次简单的回归。因为时代变了、审美变了、故事剧情变了、人物变了,但作为一个古老的剧种,如何发展发扬下去,既要找到它最核心的文化,又要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这也是我们徽剧艺术家们一直在探讨的,如果还是抱着200多年前的基本程式、基本的服装道具和舞美,那完全不符合我们现在人的审美,那就仅仅是出土文物的再现,缺乏文化本身的活力。从文物到文化,关键是“化”,时间、时代、经济和社会需求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所以要找到符合新时代特征的徽剧表演形式,这样才更有利于它的传播、让人们更好的欣赏。

Q:本次巡演的主题是“重走徽班路”,本周巡演将“进京”,登上人民大会堂的舞台,相比起200多年前的徽班进京,这次徽剧巡演为什么依然选择了北京的舞台?尤其是历经百年风雨,徽剧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再次“进京”,有什么时代意义?

韩新东:文化的魅力在于不断创新,徽汉合流创造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但它毕竟不是徽剧也不是汉剧,它是京剧。这就说明,徽剧还会有自己生存的空间、有自己的生命发展,不会被另外一个剧种替代。

几百年前的徽班要进京,是因为那时候的北京是中原大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一个自我展示、自我呈现的意思。而我们这次进京也有这样的意思,但我们不仅仅是一个展示,而是经历了几百年之后,徽剧希望接受北京观众和中国人的检阅,检阅的不仅仅是徽剧本身,还包括对徽文化甚至是中国戏剧。

我们知道,由于现在娱乐方式的多样让中国戏曲遭受了一定的冲击,这是很正常的,一个艺术样式想要更长久的保留下去,一定需要不断的创新、创新再创新。这个创新有一个不变的原则:这是徽剧!不可能把徽剧变成黄梅戏、变成京剧。京剧也不是徽剧,它只是从徽剧中汲取了它最有用的、最能体现北方特色的东西,比如高亢、嘹亮和大气是京剧中所特有的,当然徽剧在塑造人物中也有这些。但京剧更多的以唱腔的细腻、华丽和温婉来塑造,而徽剧其实更符合现在的审美特点,它不是以唱腔为中心,而是以表演为中心推动剧情。所以我们在《惊魂记》中看到,虽然也有大量的唱段,但更多的是靠表演来推动故事展现人物内心。所以随着我们徽剧的再度进京,证明徽剧还是有自己的生命力的,这个生命力是需要得到观众的检验、认可和喜爱。

 Q:上个月在安庆进行巡演首站之后,举行了一个“徽剧保护与发展研讨会”,在那次研讨会上,各方专家学者以及徽剧的从业者、研究者针对是保护传承还是创新发展徽剧碰撞出了很多思想的火花。您是如何看待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您之前说过“传统文化不仅仅是GDP”,那您觉得传统文化需要走向市场吗?传统文化又如何顺利实现市场化?

韩新东:原汁原味的徽剧相对来说比较小众,应该得到政府的保护,我们的政府也非常有眼光,把徽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来,这是政府出于保护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手段,但这并不能代替或成为它的全部。如果它真是一个没有生命力、将死的文物,那它该到文物堆里去就到文物堆里去。这是保护的角度,另一方面是要传承。

传承,“传”与“承”是两个方面。“传”就是古老的徽剧基本具有的一些特质特征不能变成通俗歌曲、不能变成西方的咏叹调,这点没有问题;“承”就是要和这个时代紧紧地嫁接、沟通在一起,“承”是一种桥梁,是一种纽带,但有的时候也是一种创新和拓展。

徽剧从先贤那里继承来的有时候更多的是“徽剧”这两个字,是一个品牌,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和变化,要有符合我们这个时代和这些人的审美特点的徽剧,这种徽剧才会有生命力,而且改革是必须的。有些部分可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一招一式、一举一动是应该被保护下来,但如果要走向市场,成为更多大众接受和喜爱的戏曲样式,一定要借鉴吸收其他的艺术门类和艺术种类,它才能更加丰富、更有价值。我想这个也不仅仅是对于徽剧,对所有的艺术门类和形式都是这样的。今天可能是先进的,明天可能就是落后的了,如果我们一味的照搬照套过去的成功案例和经验的话,肯定不符合现在的文化艺术发展的潮流和方向,所以创新和传承是永恒的主题。

我以前说过“传统文化不仅仅是GDP”,传统文化应该是一种教养、是一种文明,是衡量我们社会历史的深度、文化的厚度、内心的宽度的标尺。如果把文化作为DNA来看,我们继承的就是基因和元素,但同时我们要和这个时代同呼吸、共命运,所以除了我们的基因密码不改变,我们的穿着打扮、说学逗唱都要符合时代特征,才有生命力。

我认为我们文化工作者和学者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不要因为强调“剧种要原汁原味”而无视时代的发展和变化,200多年前大家可以坐一天看一出戏,现在既没有那个时间也不符合现在的审美习惯,这一部分属于传统的一招一式,不会被改变,而会被我们保护起来。第二,从这个里面抽出它的基因,把它重新组合,让它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又不丢弃传统文化样式的基因,这才是文化传承的价值所在,也是文化能够传承的可能性所在。Q:《惊魂记》把莎士比亚的名著拿来,为了符合徽剧的表演,将故事架空到春秋战国时期,这样的模式可以复制吗?

韩新东:《惊魂记》的改编应该是比较成功的,我们知道剧本就是“一剧之本”,莎士比亚的名著是历经了几代人,经历了不同时期严苛的读者们所保留下来的,实践证明它是经得起推敲的,中国化的改编是有价值和意义的。

首先,莎士比亚的名著已经被时间证明了其价值,被世界广泛认同,这就是个“借力讨巧”的问题。一剧之本,如果没有很多时间和精力创造出来一个好剧本的话,不如通过改编,迅速的完成“本”的问题,这个改编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有思路有想法的举动。

第二,从剧的角度来说,尽管故事是莎士比亚的,时代是春秋战国,表演形式是徽剧,这都不重要,因为人性都是相通的。虽然时代背景不一样,但人内心中对财富、地位的欲望从来没有改变过,这就是为什么《惊魂记》能在我们的内心中激起同样的波澜,它叙述的人性的贪婪或者是美好,这些都不会因为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恰恰是我们要不断反复审视自己的内心,通过这样的剧目,给我们生活在当下的人更多的警醒。我们可以追求幸福美好,但要通过正当的手段,否则就会造成剧中表现的“人神共愤”的结局,这个剧对当下社会生活也是有启迪意义的。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吴振北]

标签:徽剧 韩新东 力量

人参与 评论

一周要闻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