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芜湖市建“海绵城市” 提升城市排涝能力


来源:安徽日报

连日来,全国不少地方普降大雨,在一些城市因内涝成了“看海城市”之际,芜湖主城区经受住了连续降雨的考验,主干道没有发生大面积淹水;部分支路和老旧小区虽有少量淹水,在采取强排措施后很快被清除。大雨中,城市交通和居民出行基本保持顺畅。这得益于该市多年来持之以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排涝能力,运用信息化手段在入汛前做好应对预案,常态化养护雨水管网等。

原标题:芜湖建“海绵城市”治内涝顽疾

连日来,全国不少地方普降大雨,在一些城市因内涝成了“看海城市”之际,芜湖主城区经受住了连续降雨的考验,主干道没有发生大面积淹水;部分支路和老旧小区虽有少量淹水,在采取强排措施后很快被清除。大雨中,城市交通和居民出行基本保持顺畅。这得益于该市多年来持之以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排涝能力,运用信息化手段在入汛前做好应对预案,常态化养护雨水管网等。

去年以来,芜湖市启动“海绵城市”规划,突破传统“以排为主”的城市雨水处理理念,以小区、广场绿地、城市道路、城市水系等基础设施为载体,通过生态化技术,构建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该市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强调优先利用植被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组织排水,探索构建城市雨水开发体系,根治城市内涝顽疾。

结合编制“海绵城市”规划需要,该市每年投入5亿元用于城市沟渠湖塘清淤、城市管网建设改造和泵站扩容,坚决清除影响排水的养殖网或拦水坝,提升沟塘蓄水能力,畅通管网排水系统。该市出台城市排涝应急预案,对泵站、明渠、排水管网等排涝设施及应急人员和物资等进行详细规定。

芜湖市注重信息化建设,提升城市排涝能力。 2011年4月,该市启动城市排涝信息系统建设,其中一期、二期已于2013年3月建成投入使用,三期正紧锣密鼓建设中。目前,该市已在市区22座排涝泵站、7座立交桥下通道和6座人行过街通道及其他重要节点安装130个监控摄像头,将各关键区域的实时情况通过网络传送到监控中心;在保兴垾、青弋江等主要水系设立40个远程水位采集点,通过智能化装置,实时监测水位情况。

为增强部门间联动,该市市政管理处在系统建设中同步接入市容、交警、气象等部门的监测平台,详细了解道路积水情况,通过综合性气象水文资料,发布城市排涝预警。今年6月以来,该市先后经历6场强降雨,总降雨量超过316毫米,2倍于去年同期。由于应急队伍出击及时、覆盖广泛,再加上市区468台泵机连续作业,累计排水量约3600万立方米,城区未出现大面积积水,城市工农业生产运行平稳,市民出行平安。(记者沈宫石、柳文)

【编后】

现代城市需要看得见的繁华,更得有看不见的根基。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存在“重地上、轻地下”的观念,城市管理缺乏统一规划。芜湖市着力打造“海绵城市”,不惜重金改造升级城市地下管网,为根治城市内涝顽疾开出了一剂良方。

微信号:ahifeng 新浪微博:@凤凰安徽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楚武文]

标签:芜湖 海绵城市 内涝

人参与 评论

一周要闻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