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2015安徽反腐大数据:打掉13只“虎” 4市落马官员最多


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2015,安徽打掉13只“虎” 4市落马官员最多2015年,安徽反腐继续深入,13名厅官、100多名县处级领导落马。反腐巨大成效让舆论支持吏治反腐的声音增强。与此同时,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令人震惊

原标题:2015,安徽打掉13只“虎” 4市落马官员最多

2015年,安徽反腐继续深入,13名厅官、100多名县处级领导落马。反腐巨大成效让舆论支持吏治反腐的声音增强。与此同时,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令人震惊:比如个人腐败向团体腐败扩散;塌方式腐败已涉及更多领域;小官巨贪应证基层监督形同虚设;国企高管贪腐触目惊心……

“打虎拍蝇”会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腐“只打苍蝇不打虎”?如何防止“灯下黑”?2015年,在吏治反腐上,舆论场上开始出现不同声音。基层发生的多起舆情事件也加剧了这种猜疑。

澄清外界猜疑,这一年安徽反腐机构做足了工作,一些制度举措也赢得了公众认同。继上周本刊刊发《2015安徽政法舆情热点报告》后,本期刊发《2015安徽吏治反腐舆情报告》,请关注!

2015年安徽落马厅级官员名单

舆情概述

全年拿下13只“虎” 小官巨贪引关注

年终岁末,安徽再拿下一“虎”——六安市委督查组原副组长陈新民(副厅级)因涉嫌严重违纪被调查。截至12月30日,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安徽共“打虎”13只(见图表),比去年还多。根据公开通报,全年约有100多名县处级以上领导被查处。

本刊梳理发现,2015年安徽反腐舆情,仍呈现官方主导模式,网络爆料反腐迅速降温。安徽省纪委、省检察院成“打虎”主力。2015年,省纪委和省检察院共查处13名厅级干部。其中,4名厅级干部落马前均受到实名或网络举报,证据充分。

王强在公示为池州市长候选人期间,即被媒体报道称,被人举报而取消候选人资格;赵红梅是安徽广电贪腐窝案重要主角之一,系被落马同事举报;胡沅和陈某某因去年深陷“女贼偷厅官”而遭到组织调查。

在“打虎”的同时,安徽反腐机构还将触角伸向基层。12月24日,安徽省纪委监察厅网站公布了一起小官巨腐的典型案例引发全国舆论关注。淮北市烈山社区原党委书记刘大伟在位18年间,与黑势力勾结,寻求上级领导庇护,涉案金额超1.5亿元。刘大伟案再次凸显了小官巨腐问题的严重性,也促使舆论反思,基层腐败干部为何能变成“巨腐”?

舆论聚焦多系统“塌方式腐败”

2015年,安徽反腐最大舆情关注点无疑是个别地方和部门的“塌方式腐败”。从年初,黄山市多名厅级、处级干部被查,到年中安徽广电窝案被揭开,再到年终由淮北“小官巨贪”牵出的官场震动,每一起塌方式腐败都令舆论震惊。

此外,安徽卫生系统“16名医院院长被查”、环保系统“12县区环保局长”落马、淮南交通系“38人监守自盗被查”、阜阳国税系统窝案等被揭出,令舆论震惊。

梳理2015年安徽落马官员案例发现,黄山市、淮南市、淮北市、六安市成为落马官员较多市;广电、卫生、国税、教育、交通、环保、开发区等系统均出现了塌方式腐败。

4月,新华社刊发《皖北“腐败顽疾”调查》,指出皖北十年反腐为何仍现“塌方式腐败”?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澎湃新闻记者就黄山市、安徽广电“塌方式腐败”向时任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提问,获得当场回应。

安徽多地、多系统出现“塌方式腐败”引来媒体聚焦,也促使安徽省下大决心从制度层面解决。这一年,安徽出台了多项规定,限制一把手用权;公布了省市县三级权力和责任清单;实行市委书记向省委述职述廉,厅局长向省人大常委会述职等制度。

在外界质疑“只打苍蝇不打虎”的背景下,6月15日,安徽省委常委、纪委书记王宾宜在《求是》杂志发表《打赢反腐败斗争这场攻坚战持久战》文章。他强调“党内没‘铁帽子王’,不论职位多高,不论有什么背景,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必须坚决予以惩治。”

“官员非正常死亡”信息公开不足遭批

官员非正常死亡成为舆论关注的另一大热点。

1月25日深夜,时任郎溪县委书记邵建华在辖区内一水库溺亡;1月27日至4月6日的70天内,马鞍山市5名中青年公职人员陆续身亡,其中,2名领导干部坠楼身亡;7月27日晚,合肥市政协副主席满铭安在该市一小区内非正常死亡;8月11日凌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姚卫东在当地一工地坠楼身亡。

多起官员非正常死亡引发了舆论场上的各种猜疑。面对外界质疑,官方回应时,不仅动作迟缓,且通报内容大都语焉不详。有关网络举报和公众关心的问题未见回应,后续调查结果也没公布。信息不透明受到舆论批评。

巡视工作动真碰硬赢得舆论好评

2015年安徽反腐,巡视功不可没,犹如一把利剑撬开了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本年度,安徽多位重量级官员落马与巡视有关系。

年初至今,安徽省委开展了四轮巡视,对108家单位和地区进行了全方位“体检”,仅前三轮巡视就发现领导干部有关问题线索3172件。

每轮巡视开展前,巡视组均通过媒体和网络对外公布驻地、联系方式等,民众更是在巡视组驻地前排起了长队。巡视组还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将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外发布,让公众了解更多真相,倒逼被巡视单位整改。这一举动得到媒体和网友赞赏,形成了良性互动,提升了巡视组权威和舆论对吏治反腐的支持度。

巡视组披露的诸多问题被媒体报道后,引发全社会关注。比如,“涉土”、“涉项目”、“用人”等腐败成不少地方共性;“塌方式腐败”、“系统性腐败”在不少地方和单位存在;在“两个责任”执行上,个别地方纪委被批“菩萨心”重,多年没有查办大案等。

此外,通过巡视,国企腐败也被暴露在公众面前:海螺集团存在“利益输送问题突出”;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存在“吃马钢饭、砸马钢锅”问题;徽商银行“个别分行出现塌方式违规”……此后,多名国企高管被查,引发新一轮舆论聚焦。

研究新媒体、借助传媒发声,形成强大舆论等是今年安徽省级巡视的一大亮点。不遮掩的通报、全社会的聚焦,让被巡视地方和单位不敢懈怠,及时整改,收到了良好效果。

四大因素让官员深陷舆情漩涡

纪严于法,将纪律挺在法律前面。2015年,安徽“打虎拍蝇”的同时,更加注重执纪和制度建设。与作风和纪律有关的舆情,也成为2015年安徽热点舆情的重要部分。这些舆情事件往往由官员违反党纪、惰政懒政、雷言雷语、官官相护等引发。

违反党风政纪方面。《蚌埠市体育局一副局长岳父去世,职工收到“吊唁通知”、《蚌埠:区政法委副书记违规办婚礼被降职》等325起违反“四风”和中央“八项规定”典型案例被通报。因案例多发生在群众身边,因此引发网友热议,形成舆论热点。

与以往不同,上述多数舆情事件大都由各地纪委主动发布,掌控了议程设置,也达到了预期效果。2013年,网络整治之后,网民实名举报官员违法违纪的案例大幅减少。不过,一旦有被网民盯上,再经媒体曝光,涉事官员或单位很少有全身而退、应对成功的。

比如,宿松县水产局长和林业局长聚众赌博首先由网友论坛报料,媒体曝光,最后县委出面处置。有媒体将此事与此前宿松县多名官员聚众吸毒整合报道,令当地吏治形象跌至谷底。泗县农机局半年内连续发生两起“喝酒死”事件成为全国舆情热点,官方被质疑隐瞒不报,公信力受损。

惰政懒政方面,最为典型的就是潜山县源潭镇70岁老汉王恩来因多次反映困难未果,最终以喝农药方式引起官方重视。舆论质疑基层惰政酿悲剧。

官员雷言雷语、粗暴言行也引爆了不少舆情。比如《颍东区官员强拆现场笑对拆迁户哭诉:不服告政府去》《滁州市民手机遭抢城管称怕“断章取义”》《霍山县公务员上班看“黄片”官方回应:“电脑中毒”》《宿州民政局官员“灭稿”不成肆意辱骂省台记者》等。官员因雷言雷语不仅丢了官,还令所在单位和地方形象受损。

此外,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约谈土地违法市县不点名,省审计厅披露省直单位“三公经费”超标问题也不点名,被舆论批评为“官官相护”。虽然,在舆论的巨大压力下,最终还是点了名,却丢了执法权威和公正形象。

反腐机构也被舆论聚焦

随着反腐的深入推进,社会舆论对反腐机构的观感也发生着微妙变化。一方面,民众对反腐机构给予强大支持,另一方面,舆论也对反腐机构执纪产生了一些忧虑。

2015年,与反腐机构有关的舆情有所增多。比如蚌埠淮上区纪检干部谈话期间突然死亡;利辛村民举报村支书被打死,当地纪委被质疑不作为;安徽省委巡视组副组长方克友(副厅级)被查等均引发舆论热议。

澄清外界质疑,反腐机构一边清理门户,一边加强与媒体和公众互动,消除外界的神秘观感。比如《人民日报》、人民网、中纪委监察部网站等媒体对省市巡视、巡查机构办案和巡视等进行了部分揭秘;安徽省检察院举办2015年首次“检察开放日”,邀请公众和媒体代表参观办案室等。

在自身建设方面,安徽省纪委加大了对“两个责任”执行不力的追究。4月27日,12月24日,省纪委网站先后两次通报10起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不力被问责的典型案例。十多名党委书记、纪委书记被问责。在吏治反腐上,安徽省纪委给公众留下不护短,不手软的印象。

舆情处置问题与应对建议

2015安徽吏治反腐舆情量多、复杂,总体可控。大多数舆情发生在基层,多数因处置不当,致使舆情升级,带来负面影响。

在反腐大案中,官方掌控了大多数案件的发布时间和议程设置。不过,在查处的13名厅官中,有4人则令办案机构被动。比如王强公示期内被取消池州市长候选人资格一事,被澎湃新闻率先披露,形成舆论聚焦;接着,澎湃新闻又提前发布了吴克明落马的消息,令办案机构被动;胡沅、陈某某的落马更是由“女贼偷厅官”引发,媒体长达近一年的跟踪报道,致使反腐机构被动介入。

观察2015年吏治反腐舆情,涉事单位回应迟缓、处置拖延成为共性。比如,潜山县安监局违规从培训机构收费中抽取10万元作为安全监管经费等问题。舆情爆发前数月,就有安徽媒体曝光,但当地迟迟不予处理,最终被央视曝光,形成全国热点。

其次,官方回应避重就轻,避实就虚最终丧失处置主动权。4月11日,在被央视《焦点访谈》曝光蚌埠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要投标先入“会”》后,官方回应时,既没有交代乱收的费用去向,也没有说明对相关责任人的追究。过于简单的回应不仅无法止损,还造成网民新一轮的质疑,让政府形象受损。

此外,涉事部门“鸵鸟式”应对,让简单舆情复杂化。今年4月,蚌埠市卫计委“封杀”药企引发争议。舆论发酵初期,蚌埠市卫计委对待媒体采取躲避,拒绝态度。直到舆情爆发,才出面解释,失去了最佳回应时机。此后,国家发改委认定蚌埠市卫计委此举涉嫌垄断,发文给安徽省政府,要求责令整改。舆情上升到法律层面。

新媒体时代,吏治反腐的舆论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官方一锤定音的时代已不复存在。在此背景下,反腐机构需要研究舆论新特点,提升与媒体、公众打交道的能力。

在发布重大涉腐案件时,应研究发布时机,后续跟进等。应尽早发布权威消息,防不实消息扩散。面对公众关心的重大事件,如官员非正常死亡等,舆情处置单位应及时、完整地披露信息。即使第一时间无法做到,也应在后续调查结束时,给予正式回应。这是官方构建公信力的重要基础。

处置官员违纪违法重大舆情时,切忌隐瞒不报,故意拖延。在查清事实后,应第一时间回应,依法依规追究责任。防止舆情集聚和联想效应引发“次生灾害”。

网上应对需解决网下文章。只有认真研判、解决网下反映的问题,才能彻底消除舆情,赢得公信力。(选自12月30日《网络舆情(安徽版)内参》)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吴振北]

标签:安徽 官员 反腐

人参与 评论

一周要闻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