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揭秘陆军首支女子导弹连:有人3个月增重30斤(组图)


来源:潇湘晨报

第41集团军某旅女子导弹连,队员们正在进行装填训练。图/潇湘晨报记者辜鹏博

第41集团军某旅女子导弹连的队员们正在进行训练。图/潇湘晨报记者辜鹏博

第41集团军某旅女子导弹连的队员们正在进行装填训练。图/潇湘晨报记者辜鹏博

原标题:揭秘中国陆军首支女子导弹连(组图)

3月2日,衡南县的一个山坳内,年味尚未散去,田垄上的油菜花已经开了。金黄的油菜田背后,是一片军绿色的训练场。场内机电轰鸣,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首支女子导弹连正在进行集训。

组建不到两年,这支“娘子军”就创造多项纪录,荣获多项荣誉。近日又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为此,潇湘晨报记者特意前往其驻地,探访这群“女中豪杰”的训练和生活。

她们的组成多来自后勤部门,最小的才18岁

2013年,按照将女兵编配从保障岗位向作战岗位拓展的要求,第41集团军党委决定,从全军范围内抽调女兵,组建一支导弹发射连。话务员、卫生员、打字员……原本这些后勤部门的女兵们,经过层层选拔,来到了这个连队。

指导员孙茜介绍,这些女兵年纪都不大,大部分有高中、大学的学历,但平均年龄不足22岁,最小的女兵出生于1997年,今年不满18岁。

连队使用的某型导弹装备有十多个分系统,一台搜索指挥上就有三百多个开关按钮。女兵们刚接触操作教材时,面对密密麻麻的电路图、流程表如看“天书”。她们在男兵教练班长带领下,每天在狭窄矮小的战车方舱内,对着开关按钮、电路板认真识练,常常一蹲就是大半天,下车时双腿麻得挪不开步子。

数据背记是导弹操作必过一关。光瞄员莫招姨最怕背东西,面对海量数据头皮直发麻。为不拖后腿,她把相关内容编成“口袋书”随身携带,一有空就拿出来背记,熄灯后还打着手电在被窝里看。一天夜里,排里战士被莫招姨的梦话吵醒。“XX,270;XX,300……”原来,梦中她还在背数据。

她们的训练多吃饭多锻炼,三个月增重30斤

3米高的战车,训练一次要上上下下十多次。血肉磨钢铁,难免受伤,三十多名女兵,几乎人人腿上留着疤痕。操作程序很复杂,仅一个放千斤顶的操作就有十多个步骤。

除了紧张的脑力活动,女兵们还要将重达127公斤的导弹抬出并装车。此外,方位俯仰瞄准机重63公斤,大电缆盘架重82公斤……对于这群年轻的女兵,一开始都很难吃得消。为了提高臂力,女兵们制定了增肥计划,每天早上多吃两个馒头,晚上9点多再喝一顿瘦肉粥。3个月后,不少原本苗条的队员结实了很多,其中一名女兵的体重从103斤“飙”至133斤。

2013年10月21日,女子导弹连首次亮相实弹射击场。当天晚上8点整,靶机信号闪现在搜索指挥车雷达显示屏上。搜索员李枫迅速移动操纵球,稳稳套住目标并发送给发射车。发射车内,主操作手延海楠紧盯屏幕,敏捷操纵开关按键。“5,4,3,2,1,发射!”口令声落,延海楠果断按下“发射”按钮,车体随即一阵剧烈震动。数秒后,显示屏上靶机回波信号消失,这支“娘子军”首次实弹射击即命中目标。

2014年10月,该连勇敢接受挑战,在气象条件不佳、靶机航路多变情况下,凭借平时练就的过硬本领,一举创造某型导弹击中目标高度“最低”纪录。

她们的生活 爱读书能聊八卦也化得了美妆

“我从一些人的世界路过,一些人从我的世界路过。”记者在与22岁的女兵黄兰兰闲聊时,黄兰兰无意间聊起张嘉佳,那个“微博上最会写故事的人”。当过兵、上过军校,黄兰兰如今是一名排长。黄兰兰说,部队训练虽然很辛苦,也不能阻止她们对文艺的热爱。

记者在女兵宿舍内看到不少书,有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也有沈从文的《边城》,以及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

下了训练场和战场,女兵们大都很健谈,还能和记者聊起娱乐圈的八卦。黄兰兰说,部队的干部偶尔可以外出,也会去买零食、淘衣服、看电影,自然也少不了给战友带化妆品和护肤品。

指导员孙茜说,休息期间,有的女兵也会化妆,“毕竟爱美是女孩子的天性”。她告诉记者,很多新兵刚从学校出来,平时不怎么懂化妆,结果训练时间长了,导致皮肤龟裂。为此,不少老兵会在休息时,教她们如何保护皮肤。

在连队宿舍楼旁,记者还看到一间舞美室,里面有架子鼓、吉他等乐器,还有瑜伽练习用具。休息之余,她们会做做瑜伽唱唱歌,“队内有好几个‘麦霸’呢”。

潇湘晨报记者覃剑 通讯员易晓春 黄金建 王豪

[责任编辑:陶金]

标签:导弹 个月增重30斤 组图

人参与 评论

一周要闻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