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田园诗人的梦幻光景

马民新,阅读成瘾,惜字如金。他说自己一个简单朴素的文字搬运工,喜欢独处亦好唠叼。我觉得他就是个富含人文情怀,喜爱游走在山水间的家乡骚客,用脚与大地摩擦,以笔为杖,敲打着心灵与旅途风景相偎依,用笔头抵触到每一位读者的心灵彼岸,让文字温暖着他所爱着的家园。阅读他的文字,不张扬不做作,就像乡间小溪的流淌,涓涓而平缓。今天让我们跟着他,走进安庆马窝老街,在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一片天地里,寻找生活的真谛。
马窝老街 我打江南走来
  • 细雨淅淅沥沥地下,似一串串珍珠飘落,远处的高大笔直树林隐约可见,村庄在那似浓似淡的雨雾中显得迷人神往,金灿灿的油菜花与日渐丰饱的果实惹人怜,这里是一处田园风光景和图。

  • 马窝老街,我打江南走来。我的脚步亦趋亦快,我的心速也在加快,因为这是我日夜渴望的故土,是我父亲出生地和青少年度过的家园。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二十三个春秋,马窝已成为我生命中最可亲近的地方。马窝,在这个细雨的春天,我来了!犹如投入了您的怀抱,您用宽敞的胸膛将我紧紧搂抱,心头那一块积冰在霎那间化成柔水,打开思绪的闸门一泻千里。

  • 踏在老街砂石路上,仿佛是跟着父亲一同行走。青瓦马头墙、穿房木门,深幽的小巷显现出昔日繁华鼎盛。老街呈一字型店铺临街形成,约有3000米余长。我徘徊在老街好久,老街的大部分人家早已搬走。空荡荡的老街显得寂静冷清,偶尔走来一两人。听热心的张叔介绍马窝的历史点滴,清末以马氏群居地,后人在省府安庆做高官,也称马家窝、马窝子。1870年(清同治八年)“有小市聚及水巡警”,因曾驻江心洲之间的渡口,是个很繁华的港口集镇。1938年6月12日,日军攻占安庆时,在此地登陆上岸。1944年12月21日美国第十四航空大队飞行员约翰•魏德迈驾机轰炸安庆,不幸被日军地面炮火击中,跳伞降落在马家窝,青年王少武营救送到中共贵桐县委,后由新四军沿江支队护送至重庆美国大使馆……

  • “嘀嗒嘀嗒”小雨打在我的伞上,好像在跳着有节奏的舞曲,惊醒了我的梦乡。老街上的供销社早已断垣残壁,空地上已整理出三块菜地,一块种着莴笋,一块种着小菜秧,一块种着辣椒。依然清晰记得那一块碧绿的白菜秧地上,我曾站在那瞅着柜台上的诱人食品,有酥糖、芝麻饼、方片糕、霜果、高粱饴糖果,堆得高高的,馋得让直流口水。那情景仿佛就在昨天。那一年正月新春,我随父亲到马窝二伯家拜年,一路上颠颠簸簸,下车以后,才觉得头脑清醒多了。走进供销社大门,闻到一阵阵糖烟酒等糕点的香味,很浓很浓的感觉,连吸几口气,才觉得很过瘾。父亲买了些看节拜年的糕点,并把我买了红色辣椒糖果,吃得嘴巴边都是红色的糖稀。

  • 马窝老街的一处几间楼阁房屋依然屹立在江堤脚下,象一位历尽沧桑、斑纹横生的老人,粗糙的大手颤颤巍巍拄着拐杖,站在那儿。马窝老街以前有百货店、茶楼、旅社、米行,那时非常热闹,人来人往,街上的东西琳琅满目,几乎不需要到外面购物。透过青石板依然可见当年繁华的市井,在光滑的青石板上,少女身穿羽裳,脚穿绣花鞋踩着小碎步,手拿旋转的风车,一会儿步入百货店,一会儿又步入布店,欢快地笑声在老街飘散……

  • 我在老街寻找着历史遗迹,好象遗失了什么东西。有丢弃在土砖屋旁边的石磨,那个年代不知磨出多少香甜可口的芝麻粉;有草丛中静静地躺着的门槛石,那石楞是那样有深度。在板房门边发现一块白色大理石台阶,刻着花纹图案。在一间褐黄色木板大门上,不知是谁在门上刻下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句,或许是书香门第人家的人生感怀吧。

  • “马窝旅社”招牌已不知吹到哪儿去了,系着招牌绳索却悬挂在那里,依然执着,依然用力,似乎还在招揽着一茬又一茬客官来此住宿小憩。 马窝老街是美的,充满着生命的张力。苍老遒劲的水杉,把马窝老街映衬得格外神秘肃穆。

  • 不知何时雨儿打住了脚步,我却依然穿行在老街,辗压时光遂道,许久许久。我找到了父辈生息地,房屋早已夷为平地,情不自禁俯下身子,深情地望着这片热土。雨水浸湿了我的裤脚,略带点寒意,但我的心依然温暖,伴随着我的人生延续到四季,春夏秋冬!

  • 马窝老街,我打江南走来,春雨的日子里我会想起您!

  • 在此感谢本文图片来源摄影师:安庆塔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