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陵凤凰山风景区位于铜陵的东南部,凤凰山景区山清水秀,风景如画,隐藏着大自然的美妙奇观—天然凤戏牡丹图,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早在明朝“景泰”年间,诗人周铎就书写“庐外山高插半天,石边孤井聚甘泉,凤凰一饮千年后,尚有遗迹万古传”等十六首“凤凰八景”组诗赞美过凤凰山。

相思树

在凤凰山南麓的相思河上,有两棵相拥相绕的连理树,名曰“相思树”。这两棵树隔着一条河相拥着,就像恋人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传说是牛郎织女的化身。相思树是一棵奇特的枫杨树,原位两棵,分别生长于小河的东西两岸,两树干在河面连成一体,树径3米多,高约25米,约有500多年的历史。2014年被授予安徽省名木,位列安徽四大观赏奇树之一。这棵古树枝叶繁茂,像一乘绿色的华盖凌空罩在小河上,小河因树得名“相思河”。

滴水崖

滴水崖,又名泼珠崖,《铜陵县志》 记载:“滴水崖,在县东南六十里横山岭坞,悬崖峭壁,宛如画图。有泉流其侧,如泻银河。”滴水崖,系溶岩断层所致,长约300多米,高约30米,崖顶平坦,面积20余亩。崖间,绿树丛生,藤牵蔓绕,怪石嶙峋,危岩欲坠。崖底右上方有一石洞,洞口狭窄,仅容一人进出,洞体斗折而上,到三米高处,渐宽至七、八米,洞深约20余米,洞内宛延曲折如入迷宫。置身崖下,一泓清泉从30米高崖顶飞泻而下,訇然有声。水花溅处,喷珠吐玉,细雨霏霏,如雾似烟,宛若一条条随风摆动的轻纱。

凤凰落脚石

“凤凰落脚石”,人称凤凰石,与滴水崖相对。它形似圆锥石柱,高约1.5米,兀立于山道旁,其顶端面积约0.4平方米,上有天然禽爪凹印,形似凤凰的脚印。传说是凤凰落脚之地,故名“凤凰石”。凤凰在此小憩之后,随即飞到东边清泉边饮水,这个清泉也被称为“凤凰泉”。凤凰石旁有一泉口,聚水不竭,古有凤凰饮泉鸣立于石上的传说。

牡丹园

凤凰山牡丹秉性特异,别具风姿。花为单瓣,大多色呈玉白,或间有粉红,与洛阳、菏泽牡丹齐名,为国内三大名贵牡丹之一,素有“三分天下春色”之誉。 铜陵牡丹栽培历史悠久,早在东晋时,著名道学家葛洪,就曾栽植过牡丹。据清代乾隆《铜陵县志》记载:“长山石窦中有牡丹一株, 高丈余,花开二,三枝素艳绝丽,相传乃晋人葛洪所植。”被称为“仙牡丹”。1989年,铜陵牡丹(凤丹)被铜陵市民评选为市花。凤凰山牡丹既可观赏,又可入药。其所产根皮简称“凤丹”。“凤丹”以其圆直粗壮,质嫩孔细,表皮细薄,肉厚粉足,气味香浓等特点,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品质绝佳”的盛名。

周氏古民居

周氏古民居,始建于南宋时期的绍兴年间,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是铜陵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民居。古民居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 四厢两正”式的民用建筑,采用黑砖、小瓦、大青石及百年生以上的杉木等为主要建筑材料,飞檐翘壁, 勾心斗角,白墙黑顶,双侧面封火墙到顶,前后大木门双开,厢房的门窗全部采用镂空式雕花的技法制作而成,系标准的徽派建筑风格。周氏古民居独特的建筑构造稀世罕见,令人赞叹不已。

金牛洞古采矿遗址

金牛洞古采矿遗址于1995年12月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早先此处为一小山,山腰有一古洞,民间传说天上神牛私下凡间,因迷恋凤凰山风景而不思返。天帝屡屡唤之,神牛钻入此山中,金牛洞由是得名。经考古专家论证,金牛洞是春秋到西汉的一一个采矿遗址。它的考古发掘奠定了古铜都的历史地位,展示了中国古代铜矿采冶技术,体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该遗址不仅是我国长江流域保存较好、规模较大又有一定代表性的古采矿遗址,也是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2年修复后开始对游客开放,修复后的金牛洞遗址气势宏伟、场面壮观,展现了古铜矿遗址特有的凝重和庄严。

凤仪湖

传说在古代,当月亮刚刚升起时,成群的凤凰就站在凤凰石上翩翩起舞,名曰“凤凰晓月”。舞罢,飞临此湖,见湖水清澈,便飞入湖中沐浴,因而得名:凤仪湖。又见岛上梧桐繁茂,凤凰择梧桐而栖,故岛名曰:栖凤岛。岛有二桥与岸相连,凤不离凰,凰不离凤,桥乃一凤一凰,凤为雄,凰为雌,东侧直桥位于阳面,故为凤桥,西侧曲桥位于阴面故为凰桥。

万松禅寺

万松禅寺,据《铜陵县志》记载,《万松庵》在县东,古松环翠,因名,洪武间建。然几经兴衰,公元二零零一年,心观法师率众信士,全力恢复,寺院已有规模,更名为万松禅寺,供奉地藏菩萨圣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