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政屏:“书”写人生——专访作家刘政屏

刘政屏总是很忙。

他身形文弱却目光炯炯,略带沙哑的声线总是出现在各个文化类活动的主持身份中。32年来,他工作在“新华书店”这个国民精神营养的输出窗口之一,见证人们的阅读兴旺,也记录自己文路飞扬。他写清新散文,也写生活纪实,近年更因对合肥方言的护育与鼓呼成为合肥文化圈的一位醒目代言。

我们在一个仓促的下午见面,刘政屏与几位友人的文化活动策划会前,我们在他们会面地址的隔壁咖啡馆相见。忙起来,刘政屏的时间都要按“小时”排表,他的朋友圈也展现着每天事务的繁忙多元。文墨世家平顺出身的他,有过沧桑辛苦的人生岁月,于是更懂得安世的不易,与一个知识分子可以发挥作用的时间难得。可这一切被他用低轻的语声道来,让刘政屏周身散发着一种谦雅而舒和的力量。

Vol.1 父辈的旗帜

前两年,刘政屏张罗着为年迈的父亲出了一本书。父亲刘定九是土生土长的合肥人,曾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合肥市政府首位专职文化干部,也是合肥市文教科文化组组长,分管文化、体育、宗教、园林等多口工作,并长期从事文化戏剧创作与研究,参与编写《中国戏曲志·安徽卷》等

眼见父亲年事愈高,刘政屏想着自己做了半辈子的文化工作,应该为父亲做点什么,同时,这也是为合肥乃至安徽的戏剧传承做点什么。“当年父亲的剧本,基本上是以手稿及刻字印刷的形式保存下来的,时间久了,纸张变质,好东西可能就难以保留了。”刘政屏动员家中的年轻人一起参与整理稿件、录入电脑、选稿分类……2015年,一本收录了父亲庐剧、话剧、京剧、街头戏作品的《戏语》出版,并含有安徽文化界的知名人士为书中每个剧本所作的评论和分析文章。《戏语》一出,国家一级编剧完颜海瑞题词:最是生花开健笔,传奇戏语铸虬姿。

看着父辈的精神财富得到传藏,刘政屏欣慰。他回望家族文脉历史,从曾与张子开齐名的著名书法家、大曾祖刘访渠开始,家族就有着深远文化传承。从祖辈开始,家族便落宅于如今合肥步行街的李鸿章故居旁边,虽老宅现也不在,但当年与李家会文交棋的历史、祖祖辈辈流传而下的书艺濡染,都让刘政屏感到,依然要继续传承文化、记录历史,才对得起这份平凡又不凡的家族基因。有时刘政屏漫步淮河路,走在李鸿章故居旁,他会抬头望望天:数若年前,这悬在屋棱角上的月,也曾如此地悬在祖父老宅的窗边吧?

于是,他打算把从曾祖父的祖父直到自己这一代的家族文化故事做出一本书,名字已经想好了:《合肥:一个家族的记忆》。

“今年开始,一直在整理家族文献,了解自己家族的过程越是慢一点、困难一点,收获就越大。这过程像在进行一场研学。”

这场“研学”,是刘政屏对家族文脉禀赋的寻根溯源,也是对合肥近代民史的无私倾献。

查看详情>>

Vol.2 “书”缘

家族的熏陶濡染让刘政屏注定与“书”结缘。

1985年,23岁的刘政屏进入合肥科教书店(现为合肥新华书店三孝口店)工作,他也是其成立后的第一批员工。这对于从小嗜书如狂的人来说,是生活的理想极点。“上学的时候就喜欢往书店跑,每次都会带两本书回来。”尤其对于出生于60年代的人,经历过“无书可读”的资源饥渴,可以每天在书海泱泱中穿梭,“是梦幻般的事”,工作之余借机阅读,是刘政屏的精神狂欢。

刘政屏看各种书。文学的,社科的,科技的,还有曾经负责过一段时间的“生活”类书。而他在书店的部门是“科技门市部”,手下负责的大多是《BASIC语言》《机械设计手册》《法医图谱》《五金手册》这样的纯科技、工程工具书。这个选择是爱好文学的刘政屏的刻意所为。

“接触一些完全陌生的东西,会拓宽视野和知识面。现在看来,还真是这样。尽管都是些皮毛,但机械、轻工、化工、纺织、医药、自然、农林牧副渔等方面星星点点的知识,一些冷僻的行当,一些专业的术语,都成为我知识储备中的一部分。如今,我最熟悉的出版社大多都是科技社,我关系最好的朋友也大多是科技社的。显然,这样的经历已经深入到了我的骨血里,成为我最好的年华里一种别致的色调。”数年后,刘政屏在回忆自己的从业历程时,这样写道。

2004年,刘政屏从科教书店调至四牌楼新华书店出任管理工作,后又调至安徽图书城担任总经理。圈内人都知道,刘政屏堪称“策划狂人”,书籍从策划、出版、发行、销售、宣传的一条龙流程,他都能独立参与,成为文化圈的一抹亮色。

村上春树御用中文译者施小炜、林少华,金牌编剧王丽萍,《酥油》作者江觉迟,画家韩月,教育问题专家孙云晓,文、书、画三栖名家温跃渊……这些都是刘政屏亲自操办的文化沙龙嘉宾,全国名家于是成为丰富安徽文化活动的精彩外援,本土名家也因此有了更多与读者共享互动的经典案例。

查看详情>>

Vol.3 书写坚毅人生

多年来,刘政屏也在做着自己的书写。

散文随笔集《月明风清》《让记忆有个落脚的地方》《倾听合肥》与合集《五虎出列》,记录着一个古城文人的文化探访与地域情怀;长篇纪实《就这样,我们赢了!》记录了带着儿子与病魔作战的数年心路;参与策划、编纂、撰写的大型散文集《阅读合肥》,展现着知识分子的视野进阶;《以书的名义聚会》分上、下两册,上册呈现“卖书人”和“读书人”的文化故事与精神世界,下册收录众多文化名人、作家、媒体记者等“写书人”的文字。

其中,《就这样,我们赢了》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并连续数周名列新华书店文艺类图书周排行榜前列并接连再版;2014年列入安徽人民出版社版权输出图书,在台湾出版。

作为送给儿子18岁的生日礼物,刘政屏用书信的形式记载了8年来,全家与儿子的严重血液病抗争、数度赴京求医度过生死关口的历程。这本书,成为一个看似文弱的读书人在强悍的生命阻力面前,留载下的人性大美语言,树立起的父爱担当典范。

更重要的是,在战胜儿子的病魔之后,刘政屏没有停止对医疗公益的呼吁,并成为安徽自愿捐献骨髓第一人。

“很多画面现在依然历历在目。有一年除夕,电视台在合肥火车站拍摄回乡农民工, 当时我刚带着儿子结束一段疗程从北京回来。一夜火车的疲惫和狼狈,让记者以为我们也是农民工,把我们摄入了镜头。那种无暇追求风采和体面的岁月,是人生的痛,也是人生的‘得’。”

查看详情>>

Vol.4 知识分子的文化担当

结束完那场人生的残酷“历练”,刘政屏回到重归平静的生活中,他开始想做一些不一样的事。

他重新思考人与自己生命本源的关系。他想到人生的源头,家乡的给养,文化的根由,他决意给自己的写作垦辟新调。配合着“微博”这样一个传播平台红遍童叟,他开始尝试着在微博上写合肥方言。

“我是一个合肥的地道‘土著’,生长在合肥这片土地上,小时候我对合肥方言一开始很排斥,总觉着说起来很土,从我身上就能看出合肥人的不自信。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合肥晚报》刊登了王光汉的作品,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也开始尝试着用合肥话来写文章。方言这东西并不是你想丢就能丢掉的,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感觉到它的魅力和它特有的内涵,有一种与你分不开的感觉。”

他把微博上述写“合肥方言”的160条集结成册,配合160幅充满趣意的水墨漫画和16篇内容丰富的“趣谈”,著成《享受合肥方言》,“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深入浅出地了解合肥方言,进而达到‘理解’和‘享受’的境界。”

刘政屏对自己的写作有明确界定,他认为自己不属于“方言写作”,也不是“语言学专家”,只是“拿方言说事儿,是一种泛方言写作”。

“我们要对自己的方言和地域文化充满自信。不论是哪种方言,只存在听懂和听不懂,不存在好听和不好听。要学会说方言,感受方言原生态的美和质感。从根本上说还是观念的问题,我们不扭曲、丑化自己的方言,也不歧视别的方言。对于方言,听不懂可以,但不能小视它,因为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每个地方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方言。”

对合肥方言趣味的深掘,是刘政屏一直以来“书写合肥”的递进,也让他对合肥的城市味道更深探视。2017年3月,刘政屏重回“读城”视野,一本《合肥的小街小巷》由其主编出版,集结安徽几十位知名作家,共同书写合肥的人文地理与市井情结,一系列的对话沙龙也接连落地,作家们与读者直面分享对合肥的书写历程。

《合肥的小街小巷》得到评论界与市场上的双重好评。在这座快速“飞奔”的城市中,刘政屏的“合肥情结”渐渐品牌化、体系化,也渐渐让合肥人感知到自己脚下这片土地的文化力量与生活情致。

关于书、人生、未来,刘政屏知道,自己要做的事还有很多。读书、藏书、卖书、荐书、写书、编书……他的这一生注定与“书”不解,这人生也注定以“书”开解。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