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男子悉心照料瘫痪妻子20余载

合肥肥东篇

暖心安徽,为爱同行。由凤凰网安徽主办的"温暖十六城大美小人物"活动已于12月10日温馨启幕。10日上午第一站,凤凰网安徽来到安徽肥东,探访痴情男子孟永涛与患病妻子相濡以沫20余年的故事。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每到冬天来临时,他总要将热水袋装好,放进我的被子里,这才放下心来出去干活。这样细心的人,20多年风里来雨里去,我都记在心里呢。"谈起丈夫孟永涛,妻子滕学芹眼里满是暖暖的爱意。10日上午,在安徽肥东县包公镇孟陶村的一处房屋中,因患病而瘫痪在家的滕学芹,向凤凰网安徽这样说。

家庭和睦、互敬互爱就是幸福。

走进孟永涛家,一条板凳,一架衣架,简单的家具却是一尘不染,很明显能感受到,这是一个简朴却布置的有条有理的家。进了里屋,端坐在床的滕学芹看到我们来了,忙笑脸相迎,招呼大家快坐。虽不能行走,滕学芹却没有病人常有的疲态,她精神状态很好,看上去并不像一位年过五十的人。

滕学芹和我们渐渐打开了话匣子。年轻时的孟永涛是个帅小伙,在那个时兴外出讨生活的年代,孟永涛前往吉林省打工,通过别人介绍,认识了漂亮的滕学芹,通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两人都觉得对方挺合适,滕学芹的家人也很喜欢这个既朴实又能干的小伙子,一两年时间很快过去了,在家人的祝福下,滕学芹跟着孟永涛,远嫁至安徽肥东,开始了一段崭新的生活。

婚后的日子是甜蜜的,滕学芹在家操持家务,里里外外一把好手,孟大哥是个木匠,家里也有一些田地,日子过得红红火火。1989年,他们生了个儿子,两口之家变成了幸福三口之家。

然而好景不长,孟永涛告诉凤凰网安徽,那是在1997年,妻子开始慢慢发现自己的胳膊抬不起来,发现之后,他带着妻子去安徽省立医院做检查,诊断结果为重症肌无力,一时间,两人都无法接受。为了治病,他带着妻子东奔西跑看病,可病情并未得到实质性改变,到目前为止,妻子的病情已进入保守治疗阶段,平时靠吃吃药,做做按摩来缓解。

“我感觉全身无力,抬肩没力,抬手无力,甚至洗脸梳头都需他帮忙。在知道自己的病情后,这对我来说简直是个噩耗,那段时间,我几乎天天哭。对他既有愧疚,又有感激,一个男人回家,至少是老婆孩子热炕头,但我作为老婆没有这个能力……”说到这里,滕学芹眼眶发红,哽咽了。她接着说:“可是,这20多年来,他一点怨言也没有,其实我知道他的累,你们看看他头上的白发和脸上的褶子,这些都是岁月的痕迹。”滕学芹对凤凰网安徽说。

在聊天中,凤凰网安徽得知,孟永涛一家三口,儿子在外工作,平时虽工作忙,但也经常抽出时间常回家看看,平日里,孟永涛不仅要工作,还要照顾妻子的日常起居。为了更好地照顾妻子,他在家附近承包了十几亩鱼塘,平日里靠养鱼为生,因为家庭的特殊情况,政府还给他安排了一个学校保安的工作。在闲暇时,他也会卖点蔬菜补贴家用。“主要是她身边不能离开人,我怎么忍心让她一个人在家?”孟永涛说。

当谈及什么是幸福时,话不多的孟永涛露出了腼腆的笑容,“我觉得家庭和睦、互敬互爱就是幸福。”说完,他拉了拉妻子的手,妻子颔首微笑。一句简单的话里,却包含了对妻子深沉的爱。

看遍了人来人往,到最后才发现,最长情的告白不是鲜花钻戒,不是怦然心动,而是柴米油盐,是一蔬一饭,是说好是一辈子就是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行。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采访结束后,凤凰网安徽授予孟永涛暖心安徽·大美小人物称号!

“温暖十六城大美小人物”活动正在进行中,12月11日,我们将前往滁州市来安县,探访滁州市特殊教育中专学校教师韩先春的故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凤凰网安徽将继续深入安徽多个地市,发现身边的好人好事,记录他们的美好瞬间。这个寒冷的冬日,挡不住我们发掘不平凡的脚步!

工作给我满满幸福感——滁州韩先春和他的教育哲学

滁州来安篇

暖心安徽,为爱同行。由凤凰网安徽主办的“温暖十六城大美小人物”活动已于12月10日温馨启幕。11日上午第二站,凤凰网安徽来到滁州市来安县,探访来安教师韩先春的故事。

工作给我满满幸福感

初冬的早晨,凤凰网安徽来到今天的采访地点——来安县新安镇中心学校,早晨的校园里很安静,远处传来清晰的朗朗读书声。

我们见到了今天的主人公,来安县新安镇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韩先春。韩先春向凤凰网安徽介绍说,他从滁州市特殊教育中专学校调任至该校刚3个月左右,从特教学校来到普通学校,这对自己来说,不仅仅有环境上的转变,这也是组织上对他工作上的肯定,因此自己“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1994年,韩先春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来安县龙山乡中心小学,2008年踏入了来安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大门,当看到有口不能说、有耳听不见、有眼看不见的盲聋哑孩子时,他的心震颤了,他讶异于苍穹之下竟有如此残缺的生命。从那一刻起,他就立志为这些孩子开辟一条人生的坦途,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聋哑教育,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0年。

“特教的岗位,有苦也有乐。”跟着韩老师,我们回到了滁州市特殊教育中专学校,又回到了熟悉的班级,孩子们的名字,韩老师随口就能报出,教室里孩子们自己绘制的板报一笔一划,墙上是学生们自己做的书画作品和集体活动的照片墙,学生看到韩老师来了,一个个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特教的岗位,有苦也有乐。”跟着韩老师,我们回到了滁州市特殊教育中专学校,又回到了熟悉的班级,孩子们的名字,韩老师随口就能报出,教室里孩子们自己绘制的板报一笔一划,墙上是学生们自己做的书画作品和集体活动的照片墙,学生看到韩老师来了,一个个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因为学生的特殊性,在多年的任教生涯中,韩先春最关注、也是最担心的,就是他们的安全问题。那是在2013年的夏天,特教学校发生了“惊魂一夜”,特教老师在查岗时发现,学校的一名女生不见了,韩先春高度警觉,立即向校长报告,租车一起四处寻找,经过一夜反复联系、确认,直到第二天早晨,在辖区派出所的帮助下,这名女生终于找到了!谈起这场“惊魂一夜”,韩先春仍旧“心有余悸”,但好在孩子平安无事,这件事也为特教学校未来的工作敲响了一个警钟。

特教的岗位 有苦也有乐

和许多教师不同的是,韩先春有一段难忘的“援疆”经历。2017年8月,韩先春来到了南疆和田皮山县,皮山县位于祖国西北边陲新疆的西南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缘,与印巴克什米尔的实际控制区接壤,是个以维吾尔族人为主体的边境县,汉族人仅占总人口的千分之一,沙漠、山区各占约四成,风沙、干旱、贫瘠,自然环境相当恶劣,当地流传着“皮山人民真辛苦,一天要吃三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民谣。

“因为环境恶劣,人的身体吃不消,也有打退堂鼓的人,但更多的人坚持下来了,这是一种信念在支撑着我们,是一种荣誉感在鼓舞着我们。我们的指挥长援藏后马不停蹄地继续赶来援疆,他是我们的榜样,他经常鼓励我们,大家是组织上派来的,我们必须不负使命!” 韩先春动情地说。

今年9月,组织上任命韩先春担任来安县新安镇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该校现有学生1300多名,共设26个教学班。虽任职才3个多月时间,韩先春也通过自己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为学校争取了一些荣誉。近日,该校获得滁州市禁毒示范学校称号,这是2018年来安县唯一一所申报成功的学校。目前,学校正准备加紧申报全国文明校园。

“未来从事普通教育,我将一如既往,从工作中,我总能获得满满的幸福感,做富有爱心耐心的教育者,为教育事业付出,我无怨无悔!“投身于教育事业的他始终如一,默默奉献。采访结束后,凤凰网安徽授予韩先春暖心安徽·大美小人物称号!

“温暖十六城大美小人物”活动正在进行中,12月12日,我们将前往铜陵市义安区,带大家探访始终坚守诚信的胡士红女士的故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凤凰网安徽将继续深入安徽多个地市,发现身边的好人好事,记录他们的美好瞬间。这个寒冷的冬日,挡不住我们发掘不平凡的脚步!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铜陵胡士红为农民工讨薪风雨无阻

铜陵篇

暖心安徽,为爱同行。由凤凰网安徽主办的“温暖十六城大美小人物”活动已于12月10日温馨启幕。12月12日,凤凰网安徽一行来到第三站——铜陵市义安区,探访始终坚守诚信的胡士红。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冬日的早晨,在铜官区的一老旧小区内,我们见到了当事人胡士红。突如其来的灾难带走了家里的顶梁柱,在这种情况下,胡士红是依靠着什么信念,咬紧牙关帮助农民工讨薪还债的?胡士红用“欠债躲得过一时,但是躲不过一世,良心会受到谴责”这句话,开启了我们暖心安徽第三站的对话。

2015年4月,病魔夺走了丈夫的生命,留下的是没有结清的80多万元农民工工资和20多万元外债。“欠农民工的工资一定要付清。” 来不及从悲痛里慢慢走出来的胡士红,毅然接下了还债的千斤重担。为了信守丈夫徐飞生前的承诺,胡士红一边照顾儿子,一边东奔西跑,省吃俭用,咬紧牙关还债。一年多来,她四处奔波讨要工程款,尽管日子异常艰辛,但她从没有动用过一分钱,坚持将80多万元农民工工资一一结清,包括一些没有欠条明细只凭知情人相互佐证的欠款。

漫漫讨薪路,步步艰难。据胡士红回忆,2015年4月,她与丈夫的朋友一起去阜阳讨薪,然而这次讨薪未果。当时,她和对方协商,这笔款项将于6月底赔付完成,然而6月很快过去,一转眼又过去好几个月,这笔款依然未还清。在这期间,胡士红坚持不懈,几乎天天与对方电话联系讨薪事宜,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12月,这笔款项终于到账,胡士红将这笔钱原封不动给到欠薪当事人手中,当事人拿到了辛苦钱,有点难以置信,又表示非常感激。

凤凰网安徽也与其中一位农民工伍先生进行了交谈。据伍先生介绍,2015年6月,伍先生接到电话,“欠你的那些工钱,现在可以还给你了。”他感觉非常惊喜,徐飞生前欠他的一万元工钱还没结清。“根本没想到,这笔工钱还能拿到。”伍先生说,2014年,徐飞查出骨癌晚期,还拖着病重的身体四处讨要工程款,兑付工人们的工资,这让他很感动,“后来听说徐飞去世了,还惦记着我们的钱没还清,我也没想过这么快就能拿到这笔工资。”伍先生说,领到了自己的血汗钱,心情很矛盾,“说实话,徐飞都去世了,嫂子还能将这个担子挑下来,这么守信用,真让人佩服。”

漫漫讨薪路 步步艰难

谈到目前的生活,胡士红坦言,自己生活较为拮据,前期欠农民工的工钱虽已还清,但因之前丈夫治病,她向亲戚朋友借了一些钱,目前还欠债近10万元。因为没有固定收入,胡士红一直在做家政贴补家用,欣慰的是,儿子已考入东北某重点大学,不过,近几年也还需胡士红打工赚钱,以给儿子提供一些生活来源。

“今年10月,我生了一场病,政府领导知晓此事后,带了慰问品来到医院看我。在逢年过节的时候,领导会带队上门慰问,给予最大的照顾,并积极关心,解决就业问题。虽然目前生活状况不是很好,但有上级领导的关心,以及每月的低保收入,我对未来还是很有信心的,毕竟社会上有很多人在关心我,关注我,我真的特别感动。”胡士红激动地对凤凰网安徽说。

谈到以后的打算,胡士红的想法很实在:“我想把欠的债还完,把儿子抚养长大成人,这样对我来说,才是良心有安”。

采访结束后,凤凰网安徽授予胡士红暖心安徽·大美小人物称号!“我觉得我也没做多大的事,我只是做了做人最根本、应该做的事。”采访结束后,胡士红谦虚地告诉我们。

“温暖十六城大美小人物”活动正在进行中,12月13日,我们将前往安庆市,带大家探访30年如一日,照顾、培养脑瘫女儿的肖霞妈妈的故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凤凰网安徽将继续深入安徽多个地市,发现身边的好人好事,记录他们的美好瞬间!

悉心照顾脑瘫女儿30年 安庆妈妈肖霞谱写爱的赞歌

安庆篇

暖心安徽,为爱同行。由凤凰网安徽主办的“温暖十六城大美小人物”活动已于12月10日温馨启幕。12月13日,凤凰网安徽一行来到第四站——安庆市迎江区,探访一位名叫肖霞的妈妈,她30年如一日,悉心照料脑瘫女儿,孝顺服侍年迈的公婆而无怨无悔,被身边许多人传为美谈。

只有走 才能走出来

刚进门,肖霞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刘璟坐在轮椅里,状态不错。家里虽然不大,但收拾的井井有条。“刘璟1988年出生,出生10个月后发现她不能走路,于是我们带她去医院看病,开始诊断为缺钙,于是吃了3个月钙片,但3个月后发现状况更差了。后来,医院最终确诊为脑瘫,医生说,这种脑瘫的概率是千万分之一,具体表现为生活不能自理,但智力各方面都是正常的,由于当时医学不发达,也不清楚具体病因。”肖霞和我们谈起了那段辛酸的往事。

这对于肖霞乃至对整个家庭来说,是一个打击。肖霞告诉凤凰网安徽,那段时间就像一个漫长的黑夜,她感到自己走在黑夜的路上,好像没有尽头。因为对女儿有太多的爱,太多的舍不得,特别想把女儿照顾好,所以也没想太多,“一步一步往前走,只有走,才能走出来”。

肖霞向我们描述了她日常的生活,她将自己的早晨形容成“打仗”。早上,肖霞起床后,要将卫生搞好,做好早饭,辅助刘璟起床,因为老人孩子饮食有所差异,所以需准备不同的早餐,早晨全部收拾好至少2个小时。除了日常照顾刘璟之外,公公还患有痛风,许多东西不能吃,脑子也不太好使,有时刷牙洗脸、吃早餐一上午进行好几次,肖霞每天需给其提醒。婆婆今年2月份已经离世,从2010年以后,婆婆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肖霞给我们举例,患病后,婆婆只要一进入厨房就将液化气点着,干烧空水壶,电水壶已被烧掉无数个,有时锅里不放米不放水干烧饭。谈起这些事时,肖霞说:“其实有时也想有自己的空间,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事,但一想到家庭,就忘记了一些个人的想法,可能这就是家庭的力量吧。”

通过交谈,凤凰网安徽了解到,肖霞已经退休,现在每周会去乡村教孩子跳拉丁舞贴补家用。鉴于刘瑾的特殊情况,政府为其申请了低保。去年,迎江区政府帮忙为其申请了一套60平米的公租房,肖霞告诉凤凰网安徽,这对他们家来说,是从2006年以来最开心的事(2006年刘璟考入大学),这套公租房对他们来说意义非凡。安庆的领导对他们很关心,每年逢年过节必有慰问,他们心里对此特别感激。

明天会有希望

当谈及自己的孝老爱亲的看法时,肖霞笑着说:“周围的人都比我做的好,应该也是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大环境是积极向上的,周围人几乎都对家里人好,我觉得如果我做得不好,就是不对,我觉得自己并没有做的多好。”

我们也采访了积极乐观的刘璟。毕业后,刘璟选择做一名自由撰稿人、网络写手,并在家里兼职做起了英语家教。最令人佩服的是,她用两根手指“点”出了两部近80万字网络小说,创造一次又一次人生的奇迹!刘璟也有自己的甜蜜的“烦恼”,她说,读者看了小说后意犹未尽,经常会催更,这对她来说,是动力也是压力。她认为自己一个自由散漫的人,如果没人给压力可能就会拖稿,现在好了,有人催着她去填这个“坑”。目前,她最新的小说已经写了20多万字。

肖霞看着女儿,饱含深情地说:“希望以后医学能发展地越来越好,希望像刘璟这样的孩子,能靠医学得以改善,让这些孩子能自理,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这是关乎到一个家族的问题,是一个社会的问题。”

刘璟的愿望很质朴,“因为妈妈不喜欢闻厨房的油烟味,我希望能为妈妈做一顿饭,但为了我们一家人,她都忍受着油烟味,做出一样样荤素搭配合理的饭菜,我想着,以后等我有能力了,我就雇一位保姆,这样妈妈就可以光荣地从厨房“退休”了。希望妈妈少干一些活,有更多的属于自己的空间,并且少为我操劳一些。”

采访的最后,凤凰网安徽授予肖霞暖心安徽·大美小人物称号!肖霞说:“我不管明天怎样,我们一家人一定会将今天的每分每秒过好,这样明天才有希望。”

“温暖十六城大美小人物”活动正在进行中,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凤凰网安徽将继续深入安徽多个地市,发现身边的好人好事,记录他们的美好瞬间!

扎根深山 芜湖王新发26年“钉”在乡村教育

芜湖南陵篇

暖心安徽,为爱同行。由凤凰网安徽主办的“温暖十六城大美小人物”活动已于12月10日温馨启幕。12月18日,凤凰网安徽一行来到第五站——芜湖市南陵县,采访扎根乡村教育26年的教师王新发。26年来,他既是多才多艺的全能教师,又是学校的“勤杂工”,他关心乡村的留守儿童。他说他就是“钉子”,要一直“钉”在格里,“钉”在建设乡村教育的道路上。

关心教育 主动选择

顺着蜿蜒的山路,凤凰网安徽走进了芜湖南陵县烟墩镇中心小学格里教学点。地处山区,只有两个教学班17个学生,就是烟墩镇中心小学格里教学点目前的现状了。从26年前的主动任教,到如今的毅然坚守,格里小学教师王新发用自己的执着,默默守护着山区孩子的读书梦。

1993年从南陵中专毕业后,王新发主动提出前往格里小学任教。“学校的房子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集体修建的,房顶上的每根木料都写着各个生产队的名字,瓦片都是小块堆积的,飞机飞过或者周围燃放烟花时瓦片都会下落。当时最害怕下雨了,一下雨学生们就得把桌子挪来挪去”,如今谈及到自己刚来格里小学时的设施条件,王新发仍历历在目。

2011年,芜湖市下拨了专项资金对学校进行了修缮,学校的各项设施进行了完善,教室也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如今,孩子们可以在教室里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多媒体教学,各式实践活动得到了丰富,王新发也能更加安心的进行教学活动了。

时光荏苒 毅然坚守

时光飞逝,随着岁月的不断推移,当初和王新发一起教学的十个老师,也因退休和调动等原因一个个离开了格里小学,现在也只剩王新发一人了。“最后只有我了,我不能再走了,这里需要我”,王新发坚定地向凤凰网安徽说到。

其实,当初从师范毕业后,若不选择来这里,王新发其实是可以在中心小学和中学工作的,但是看到乡村教育的需要,他还是主动选择留在相对偏远落后的格里小学。而这一坚持,就是26年。

谈及是什么让他一直坚持留下来教学,王新发表示,“作为一名教师,哪里需要你,你就在哪教书,那就是真正的人生价值”。

目前,烟墩镇中心小学格里教学点只有王新发和另外一名代课教师,两个教学班,一年级6人,二年级11人,学生基本上也都是留守儿童,“现在好多学生都是我当时学生的孩子”,因为一直在格里小学教书,当初的学生也已变成了现在的学生家长。

“在我们格里教书26年了,不论是什么天气,王老师都一如既往地专心教学,只要我们把孩子送到老师手里,他总是给我们家长一份放心”,在格里小学的26年认真教学,也让王新发赢得了当地村民和所有家长们的一致赞扬和好评。

倍感幸福 一切值得

“他生日我到现在都还能清楚的说出来,是1988年8月8日”,在王新发的印象中,这位1999届的毕业生不仅在音乐上天赋突出,成绩更是优异,“有一年的7月,夜里十二点多他打电话给我,说自己被南开大学录取了,我当时非常激动,而且他第一个告诉的就是我,他父母都还不知道”。在学生们的眼中,王新发除了是他们的老师,其实更多时候他还像是自己的父亲。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教室里,王新发正在上音乐课,骆宾王的名诗《咏鹅》在他的改编下,变成了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把古诗唱出来,这是王新发课堂上常见的场景,王新发说,用儿歌的形式把古诗唱出来,既富有趣味性,也加深了孩子们对古诗的印象。

在多媒体教室,摆放着泛黄的老照片和陈旧的地球仪,时间在这所大山深处的小学里仿佛特别慢。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一位尽忠职守的老师,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们,一切仿佛都静止了下来。但王新发有时也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快到26载岁月,恍惚间如同白驹过隙,他这颗“钉子”,也已经在乡村教育的版图上,钉了26年。

“孩子们的成长就是我最大的收获,我和孩子们天天一起学习,也觉得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了”,谈及26年的乡村教学工作收获,王新发笑着对凤凰网安徽说到。

采访结束后,凤凰网安徽授予王新发暖心安徽·大美小人物称号!“我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优秀的师范毕业生能够加入到乡村教育工作的队伍中,让乡村教育的明天更加充满希望!”,对于未来,王新发表示自己将继续坚守在格里小学,为孩子带去知识和希望。(文/凤凰网安徽袁瑾)

不忘初心 池州李朝阳7年青春献扶贫

池州石台篇

暖心安徽,为爱同行。由凤凰网安徽主办的“温暖十六城大美小人物”活动已于12月10日温馨启幕。12月19日,凤凰网安徽一行来到第六站——池州市石台县,采访石台县河口村村总支第一书记兼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李朝阳。从皖北到皖南,他坚持主动服务基层,先后带领两个贫困村庄摘掉了“贫困帽”,推进“合作社+扶贫”新模式,让村民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

两度踏上扶贫路 推广“合作社扶贫”

在距离石台县县城39公里的河口村党群服务中心,凤凰网安徽首次见到了这位河口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兼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李朝阳。河口村党群服务中心办公室里简单明了的布局,别出心裁的摆件,整齐排列的档案,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间不大的办公室里的一切,仿佛都在诉说李书记多年来扶贫工作的严谨和不易。

2012年5月初,被单位选派至淮南市谢家集区孤堆回族乡杨镇村进行基层服务的李朝阳开始了自己的驻村扶贫工作。2014年10月服务期满后,他又主动向组织申请参加第六批选派干部工作,并被派往池州市石台县河口村担任村总支第一书记。

谈及为什么还继续主动申请服务基层,李朝阳表示,淮南驻村扶贫虽然是组织安排的,但到了农村工作,发现自己在农村工作感到十分充实,尤其是能直接和农民群众打交道,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贫困村的群众生活发生一些变化,自己感觉特别有成就感!在结束淮南的基层服务工作后,内心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就主动向单位申请了继续服务基层。

“刚来河口村时,和村干一同走访农户家,第一感觉是皖南的生活还是比较精致的,无论家庭条件如何,河口村的家家户户都收拾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卫生习惯好,人也较为淳朴”,据李朝阳介绍,河口村位于石台县东部的七都镇,全村辖17个村民组,总人口1608人,其中贫困110户,304人,也是石台县重点贫困村之一。

“石马塘村民组交通十分不便,村民们出行不方便,生产的农产品也不易运输出来”,刚来河口村的时候,李朝阳就特意要求走访了河口村17个村民组中最为偏僻的石马塘村民组。

在石马塘村民组走访时,当地的贫困户王重阳就给了李朝阳一个大大的“下马威”:“给你反应的修路的事情如果不解决,下次你就别来了!”后来,李朝阳才明白那也是村民们为了激励他踏实工作的一种激将法。

在河口村,当地村民技术能力较差、文化水平普遍低,对市场的意识也较为薄弱,又加上河口村没有支柱性产业,群众脱贫致富没有实际载体的实际情况。李朝阳和村党委积极创新并推广发展“合作社+扶贫”新模式,积极推广食用菌种植、茶叶种植与加工和黄牛养殖等,并慢慢地形成了一个产业群。

“统一生产、统一销售、统一打造品牌,团结力量大家一起干,比单打独斗效果强”,李朝阳向凤凰网安徽介绍到,合作社成员有的负责生产,有的负责跑销路,还有负责机器维护的,科学合理的分工也帮助合作社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益。

作为一名80后的扶贫干部,李书记年轻且富有激情,但也正是因为这份年轻,他在初到河口村的时候也遇到了不少问题。“2014年底,河口村食用菌合作社的第一批大棚平菇收获时一度出现了销售困难的情况。因为平菇的保鲜期短暂又不耐长途运输,滞销必然会影响合作社的收益情况”,面对困难,李朝阳积极想办法,并带领村干部前往铜陵、安庆、芜湖等地的蔬菜批发市场跑市场。

在李朝阳的不懈努力和带领下,河口村食用菌合作社第一季的平菇最终实现了生产与销售的双丰收,合作社也成功与池州周边地市的经销商建立了长期供销关系,河口村的平菇销售市场被成功打开。

村干部和群众都十分支持李朝阳的工作,“有困难我们都是一起克服”,在李朝阳的印象中,2015年初,为了加快出菇赶在春节前把合作社的平菇卖个好价钱,缺乏经验的村民们把大棚都密封了起来,导致棚内平菇缺氧,后来又来了个大通风,平菇又都缺水,李朝阳得知情况后连夜赶回合肥,找到农业技术专业的专家进行学习指导,大棚内的平菇也得以转危为安。如今,在不断地学习下,河口村的食用菌合作社已经办的热火朝天,销量也在一年一年不断增加。

采访中,李书记又带我们来到了一处扶贫生态养殖工厂——永祥家庭农场,这里养殖了100多头牛。贫困户将家里的牛托养在这里,每年年底进行分红,这也是河口村的特色扶贫项目之一。

“扶贫先扶智” 村民强烈挽留

采访结束后,凤凰网安徽一行走出办公室,却在楼梯间看到一幅匾额,上书“扶贫先扶智”,我们不禁好奇的问李书记其中含义。李书记笑着说,“按照以往的扶贫模式,物资方面的扶贫不容易激发群众的脱贫动力,我就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把扶贫和扶智、扶志相结合”。

在河口村走访之际,李朝阳发现村里很多十五六岁不上学的孩子,出去务工年龄太小,在家不仅不会也不愿意干农活。见到此情此景,李朝阳连忙想办法联系到了安徽汽车学校,在2016年的春节后送村里6个孩子去学校学习汽车维修技术,“孩子们也很争气,现在除了两个还在学校继续学习的孩子,其他四个已经毕业工作了,一个月工资也在六七千了”,而安徽汽车工业学校的校长有感于李书记此举,故提书“扶贫先扶智”。

这几年,李朝阳请来了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各个大型农业公司的专家来到河口村开展农业知识讲座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让农民群众掌握一技之长。邀请农民创业家来村里亲身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激励大家脱贫攻坚的信心。

2015年至今,河口村开办“河口大讲堂”,目前已开办到第八期,讲堂主要围绕技术和创业知识两方面展开。让村民们在掌握农业技术的同时又有了创业的动力,李朝阳觉得那才是实现脱贫的长久之计。

2017年10月,李朝阳在河口村的三年任期已满,任职三年间,河口村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5.87%下降到了2016年的1.74%。141户贫困户中,有131户脱了贫。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而对于李朝阳的即将离开,河口村289个村民联名上书了带有自身手印的挽留信,申请挽留住他。

对于村民们的挽留和赞许,李朝阳表示自己很感动也很开心,“在这工作的几年,我感觉自己和当地村民感情越来越深!”,后经过组织同意,李朝阳又得以留在河口村再基层服务到2020年。

经过不断的努力协调,在河口村的四年工作以来,李朝阳为河口村争取了将近一千多万的资金用于修路、修桥、修拦河坝和农田水利建设,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活条件。同时,对于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家庭,李朝阳也积极做好服务工作,加强技术培训、看护好留守儿童,为外出务工人员解决后顾之忧。

在李朝阳和当地群众的共同努力下,2016年河口村已实现重点贫困村出列的目标,目前仅有五户未脱贫,明年也将实现整体脱贫!

采访结束后,凤凰网安徽授予李朝阳暖心安徽·大美小人物称号!“我希望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他们的生活发生好的变化,我就感觉十分踏实”,面对着镜头,李朝阳这个朴实的80后驻村扶贫书记,说出了自己的最大工作心愿。(文/凤凰网安徽袁瑾)

风雨无阻 黄山西递义务打更队“守”古村安宁

黄山西递篇

暖心安徽,为爱同行。由凤凰网安徽主办的“温暖十六城大美小人物”活动已于12月10日温馨启幕。12月20日,凤凰网安徽一行来到第七站——黄山市黟县西递村,采访历史文化遗产西递古村落的“守夜人”——西递古村义务打更队。这支由土生土长的西递人组成的特殊“打更”队伍,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世代相传中守护着西递古村落的平安祥和。

守护村落的平安

“我们西递村真正意义上形成专业的义务打更队是从1996年开始的”,据黄煜介绍,因为西递古村落的建筑多为木质砖瓦结构、防火间距近,为了守护村落的平安,西递村自明清朝代便建立起了打更制度,而现在的西递义务打更队于解放前由村民们自发组建,延续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

西递古村落的义务打更队队员年龄段主要分布在20岁到60岁,并且都是土生土长的西递人。

据凤凰网安徽了解到,打更队的工作从每天的夜里的十一点到第二天凌晨两点才结束,主要区间在夜晚十点到第二天的三点多,然后打更人根据自己的安排合理调整,“像我们年轻人夜间打更长时间还能吃得消,但是对很多年龄大的尤其是退休的一群人来说还是会有些吃力的,也会吃不消”,黄煜表示,虽然夜间打更很累,但是西递村打更队的精神一直在默默鼓励大家坚持义务打更。

“那是2008年的一天,我们村打更队队员方国富在夜间巡逻路过一户人家时,在门口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他立马紧急通知村干部和附近村民前往这户居民的家中,进屋后发现该户家庭煤气罐发生严重泄漏,整条街都是煤气味,好在村民及时赶到,及时关闭了煤气阀门,避免了一场火灾的发生,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据黄煜回忆,那也是打更队在夜间打更中唯一发现的一次最为印象深刻的事情。

20多年打更队坚守每一个夜晚,但发现险情的情况仅仅是2008年一起,那么它是否已经失去存在的价值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从现实意义上来说,西递是一座古村落,一旦发生火情带来的灾害将是毁灭性的。因此,必须将隐患消灭于萌芽期。而从精神意义上来说,义务打更早已成为西递人的一种文化传承,采访中,很多西递人更是表示,自己晚上听不到打更声都睡不踏实。

其实一开始,西递村的村民都并不是很理解这种夜间打更行为。尤其是在九十年代的时候,西递村家家户户都务农,夜间打更也影响到了很多村民的正常休息。但是久而久之的坚持,加之安全意识不断增强,打更队也慢慢获得了村民们的支持与理解。

风雨无阻

今年10月,西递“打更队”作为安徽省唯一一家被表彰集体入榜第四届全国119消防奖拟表彰对象公示,获得这样的荣誉,作为队长的黄煜表示,“能获得国家级的一种荣誉既是对我们打更队长期坚持义务打更的一项认可,更是对我们的一种鼓励,我们要继续发扬这种精神,做好传帮带作用,继续守护好自己的美好家园”。

乡村的夜晚来的特别快,街上的熙熙攘攘仿佛刹那间归于平静。到了夜里11点,西递这座千年古村已经彻底陷入了沉睡,只有各家各户门口的路灯温暖着漆黑的深夜。在这万籁俱寂的时刻,一阵锣声突兀的响起,但它并不刺耳,听起来反而那么让人心安。听到这声响锣,西递土生土长的村民们也就知道了,今晚又将是一个平安祥和的夜晚。

采访的最后,凤凰网安徽授予黄煜暖心安徽·大美小人物称号!作为新时代西递古村的“守夜人”,他将带领西递义务打更队,继续守护西递这座历史文化名村!(文/凤凰网安徽 袁瑾)

利辛老党员夫妇捐出十多万退休金 情系脱贫攻坚

亳州市利辛篇

“刘爷爷,我过来看您了,今年我考上大学了!”2019年6月底的一天,两位特殊客人的到来打破了安徽省利辛县刘文贵、杨秀荣夫妇所住小院的平静。杨飞虎是刘文贵、杨秀荣夫妇前年资助过的一位学生,由于去年高考没发挥好,选择了复读,今年考上大学的他在班主任姚启峰的陪同下向两位老人报喜。

利辛县的刘文贵今年91岁,妻子杨秀荣今年87岁,两位早在上世纪50初就加入中国共产党,耄耋之年的两位老党员夫妇,“退休心不休”,始终关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关心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017年,刘文贵、杨秀荣夫妇把平时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10万块钱,捐赠出来,助力党领导的脱贫攻坚事业,体现了两位老党员的忠诚担当和深厚的家国情怀。同时,从2017年开始,两位老党员夫妇先后资助了十位贫困高三学子,帮助他们实现大学梦。

不忘初心 耄耋夫妇拿出5万元助力扶贫事业

2017年6月2日,89岁老党员刘文贵与85岁老党员杨秀荣夫妇来到利辛县县委组织部,郑重地将5万元交到组织部干部手中。

“我们都是80多岁的老人,有着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多年受组织的培养,现在想为党和人民再做点工作,但我们也老了,你说现在我们去干事业也力不从心,我就想着把自己省下来的退休金捐出来,为党的事业尽点微薄之力。”刘文贵老人缓缓地道出自己的初衷。

刘文贵的想法得到了妻子杨秀荣的大力支持。“她其实入党比我还早一年哩,说起来,党龄比我还老。”刘文贵夫妇相伴60余年,一直同心同力,相濡以沫。

刘文贵平常没有什么其他爱好,除了读书看报,就喜欢看新闻,对国家大事都很关心。从新闻中,刘文贵夫妇了解到全国上下在党的领导下,正在投身于脱贫奔小康、实现中国梦的宏伟实践,考虑到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有不少困难群众需要帮助,刘文贵、杨秀荣夫妇商议决定,为国家脱贫攻坚事业作一份贡献,为党尽一份绵薄之力。

“人虽然退休,但思想上不能掉队。众人拾柴火焰高,国家的发展需要每个人‘发光发热’,更何况是像我这样受党教育、培养多年的老党员、老干部。”刘文贵的一席话道出了作为老党员的忠诚担当和深厚的家国情怀。

关心社会 老党员夫妇再捐5万扶贫款

6天之后,刘文贵、杨秀荣夫妇又来到利辛县政府办公室,以普通市民的身份,亲手将5万元捐款交到县扶贫局干部手中,专门用于支持利辛县的精准扶贫工作。

目前,这笔5万元扶贫爱心捐款已由利辛县扶贫局统筹安排,并将资金用途第一时间向老人通报。

刘文贵是利辛县商务局退休干部,老两口的家,位于原商务局家属院的一个只有几十平米的小院,为上世纪90年代早期的砖瓦房。大门虽然老旧、地面虽然还是红砖,房间内依然是20年前的装饰,家具简单破旧,室内墙皮脱落。卧室连地板都没有铺,至今还是水泥地面。

刘文贵老人不但血压、血脂、血糖偏高,还有轻度脑萎缩;老伴杨秀荣患有低血糖、心脑血管疾病,腿部也有毛病。为了不给儿女添麻烦,刘文贵杨秀荣老人主动搬到了养老院生活。   

在养老院,刘文贵、杨秀荣老人每人每月要交纳1400元费用,共2800元,他们每月退休金5000余元。刘文贵、杨秀荣育有5位子女,最小的独子今年48岁,是县糖酒公司下岗职工,两个孙子都在上学。

虽然家境并不宽裕,但老人对捐款一事却没有丝毫犹豫,这是他们俩长久以来的心愿——“不管钱多钱少,为党和政府的扶贫事业捐一部分,给儿孙留一部分,自己应急有一部分就行了。”刘老的儿子刘武说:“父母经常教育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是党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

据了解,在夫妻俩退休后的几十年里,他们始终不忘党员本色:老年学会慰问贫困家庭活动,他们捐款4000元;老年公寓改造,他们捐款5000元……他们积极参与社区、老年学会组织的活动,并乐于奉献,发挥了老党员的模范作用。   

刘文贵说,他和老伴的身后事都计划好了,已经把遗嘱写在了笔记本上——死后不开追悼会,移风易俗,骨灰就撒到西淝河里。“自己在利辛县工作生活了大半辈子,这里就是自己的故乡。”

情系教育 可爱老人助贫困学子圆梦大学

刘文贵夫妇的先进事迹经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在全省首届党员教育微视频大赛中,利辛县委组织部根据刘文贵夫妇的先进事迹制作上报的《耄耋夫妻党员的情怀》视频作品,在全省评比中荣获三等奖。

由于事迹感人,反响强烈,刘文贵夫妇被授予了一系列荣誉称号:2017年7月,刘文贵、杨秀荣被亳州市文明办授予2017年6月份助人为乐类“亳州好人”;同年8月,刘文贵、杨秀荣被授予2017年6月份“安徽好人”;同年11月,刘文贵、杨秀荣被授予2017年11月份“中国好人”;同年11月,刘文贵、杨秀荣被省委老干部局授予全省离退休干部正能量活动之星。

获得了很多荣誉的刘文贵夫妇依然过着十分平静安详的晚年生活,在老两口的房间里,摆放在最显眼处的也不是这些荣誉证书,而是一群孩子们送给老两口的锦旗。

退休后的刘文夫妇贵始终心系教育,2017年底,老党员夫妇俩把个人荣获“安徽好人”发放的20000元奖励金用于资助利辛一中5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为每名贫困学生发放4000元生活补助。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刘文贵夫妇也深知这个道理。“我们资助的4000元,3000元是给孩子们的生活费,让孩子们在高三一年可以放心读书,不为吃喝发愁。剩下的一千元给孩子的家人,买点小猪仔、小鸡仔养,或者养些瓜果蔬菜,对家庭而言,都是一份收入。”刘文贵说。

2018年,刘文贵夫妇又资助了5位学生,近些天,学生们的高考成绩下来了,陆陆续续地,都来“刘爷爷”这里报喜。“都考得非常好,有一个考了650分,有两个考了590分……”91岁的刘文贵对孩子们的成绩如数家珍。

孩子们也知感恩,学习之余,也会来看看他们的“刘爷爷”、“杨奶奶”,陪陪两位老人,还一起送了两位老人一副大大的锦旗。如今,这幅锦旗被珍而重之地挂在客厅的最显眼处,别人一进刘文贵夫妇的家门,便可看到墙上的这一处赤红,宛如两位老人的赤子之心。

“再过几天,等孩子们的通知书下来了,我来做东,让十个孩子都过来,大家一起聚聚,好好乐呵乐呵。”刘文贵说,他们夫妇俩也在计划着今年再资助一批贫困学子。“在我们有生之年为社会多尽一份力量。”

正在加载...